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保障体系分析

2020-03-04 02:56翟银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建设

翟银平

摘 要: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对如何构建目标、如何加强体系建设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能源问题,和探讨保障体系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能源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问题也在逐渐体现出来。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就应该做好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升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我国的长久发展创造保证。

1 建立可持续利用能源保障系统必要性

能源始终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加强能源建设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有着极高的煤炭资源储备,探明的可开采石油也占据世界前列,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等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储备。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同时拥有大量的人口,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非常高,并且人均能源储备也非常低[1]。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能源问题也在逐渐体现出来。

我国现有能源的分布并不平均,并且和工业的分布并不匹配,这种情况下,国内能源运输会经过较长的路程。比如目前煤炭资源北多南少,东北、华东、华南相对而言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却存在比较明显的能源问题,所以就导致了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空间错位。

虽然我国能源需求在逐年增加,但是总需求量的增速在明显放缓。因为国家加强了对节能方面的要求,提高对低碳的要求,淘汰大量到污染、高消耗的落后产能,各个地区也在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作。但是,国内依然在面临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能源,而且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合理,使得我国目前存在一定的能源缺陷[2]。

未解决当前严峻的能源问题,就需要进行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解决供需平衡。不仅能避免当前问题恶化,也能通过加强建设,完善国家的能源结构,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创造保证。

2 能源保障體系目标建设

为了能构建可持续利用能源保障体系,首先要做好对国家能源战略目标的建设,明确我国能源保障的发展方向,避免目标不明确影响建设效果。

2.1 保障供应和提升效率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所以在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应该确保供应,而且要提升效率,满足国家对能源的综合需求。首先要却确保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基础能源的供应和储备,在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也要做好煤炭的运输工作,满足中国各地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提电力的发展水平,加强对能源一次性消费比例和电力占据终端能源消费的调节。

2.2 提升总体效益

需要保证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所以需要通过改进能源结构满足效益的需求。例如应该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大力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调整清洁能源的结构,积极引进高质量优质能源,增加新能源消费比例等等[3]。同时,也要保证能源的利用效率,向更加节能的方向倾斜。

2.3 合理消费

在控制人均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也需要保证能源的需求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满足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为此,可以构建多样化的能源消费方式,加强迪能源消耗和低污染产品、低碳排放服务的发展,减少社会的浪费,以便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4 围绕经济发展需求改善能源供应

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依然需要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传统能源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及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等等,加快对能源方面的拓展,满足国家发展总体需求。

3 构建可持续能源保障体系方法

3.1 通过能源消费引导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在传统的能源供给观念中,对于供给平衡都采用重数量、轻质量的平衡方式,导致我国的能源结构优化速度比较缓慢,不能推动能源优化,对能源的长期供应十分不利。为此,国家在继续重视煤炭能源供应的同时,应该从煤炭向油气转化,因为油气资源在运输上更为灵活,有利于提升地区之间能源的输送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新能源的推广和消费,逐渐满足全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能源消费高质化的建设,例如加强对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一次能源结构的优化;加强清洁煤炭开采,有效利用转化工作,通过技术研发,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除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也要继续加强风能、太阳能开发,深入研究并网技术,加强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经济性和成熟性。

3.2 构建健全的能源节约体系和储备体系

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所以需要不断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从而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和解决能源紧张的局面,也能减少因为能源利用不充分所导致的浪费、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减缓压力,必须要加强环保建设,倡导节能理念,以及推广节能技术,构建结构性的节能调整。所以我们需要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国家能源节约体系。在制定节能规划的过程中,规划工作不能粗线条、弹性和指导性的,而是需要和国家发展需求结合,构建细化、硬性要求,在满足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国家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4]。其次,也要通过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满足对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行业、产品,重视高新技术发展,满足综合性的节能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应及时淘汰陈旧技术,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

对于能源战略储备体系的建设中,首先需要建立具有适应性的能源储备层次和体系,做好能源储备工作,围绕中短期、长期能源要求加强储备。其次,也要做好对资源的储备,对于探明的能源,可以不开采,将其作为应对中长期能源问题的储备。在技术储备工作中,需要提前做好相关技术的研发,不断探索更高效的采集技术和实用技术,满足能源的应用需求。由于我国石油储量较低,但是汽车数量增加,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因此,需要从战略上加强对石油的储备,构建石油储备的长期战略,完善油气储备系统。

3.3 构建完善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

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建设可以提升能源供应效率,为国家的长期石油供应创造保证。为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强对国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相关油气产出国建立好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要争取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权,以及争取相应的股权,包括继续加强与南美、阿拉伯、俄罗斯等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推动石油多元化供应,保证能源安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市场,结合市场规律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满足我国石油需求。所以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采购体系,投入资金加强对采购风险的应对;建立起多元化的贸易体系,通过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提升自身在石油市场中的主动权。

3.4 完善后备能源体系建设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由于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必然会出现枯竭。同时,依托能源进口并不能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创造保证,因此需要加强对后备能源体系的建设。除了发展传统能源之外,国家应该加强清洁能源的发展,通过对新能源提供减税、补贴等政策,激励新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满足国家长期发展的要求。

结束语

为满足国家的长期发展,必须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能源保障体系,为此需要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综合当前的需求,加强技术研发、经贸合作,构建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以及完善后备能源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郜乃君.立足循环经济模式  构筑“十三五”能源保障体系[J].乡音,2016(03):16-17.

[2]鲍健强,隗斌贤.构建可持续的浙江能源保障体系[J].浙江经济,2012(02):40-41.

(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汉中  723000)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太原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