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城市的产生及其背后的潜在原因

2020-03-05 20:54薛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口经济

薛梦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1 收缩城市的背景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球370 个人口超过100 000 的城市缩减了至少10%。北美、加拿大、东欧、日本和中国等迅速发展的地区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显著下降。例如,在美国,2006 年的人口普查估计显示,自1950 年以来,20 个最大的城市中有16个城市收缩,而且数量逐年减少[1]。由于后工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导致许多城市的收缩,导致失业和移民(例如,匹兹堡,圣路易斯)全球化引起了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行政改革改变政策,这是地方财政改革的中心。低生育率和衰老问题,区域或地方劣势,缺乏区域竞争力,资源和基础设施不平等。所有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城市发展进程。学者、城市规划专家和环境建设从业者正在探索其原因以及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竭力挽救这场席卷全球的衰退危机。因此,城市萎缩的情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生在部分城市,城市甚至某些大都市地区,这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已经大大下降,不仅存在于失业和人口流失中,而且还包括那些空置的城市。面对各国之间日益缩小的形势,使现有的经济环境好转几乎是不可能的。收缩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投资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了失业率。为了养家,年轻人选择在发达的城市工作,这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从长远来看,城市开始减少年轻人的力量,留出更多的老人和小孩在家乡,这是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发生的现象,特别是在距离大城市相对近的市县。为此,如果在短期内难以转变和改变下滑的经济地位,最好的方法是降低收缩速度并保持当前的稳定。因此,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是缓解人口收缩趋势的有效策略,从基础层面上考虑居民的需求是一种有益而有意义的方法。

2 典型的收缩原因

2.1 经济转型的原因

匹兹堡是美国一个不断在收缩的经典城市案例,其遭受产业转型失败的困扰。这是继底特律之后的第二座收缩城市。在衰退期间,匹兹堡几乎失去了一半的人口,由于种族隔离,贫困和持续的人口流失,该市不得不面对居民空洞化而移民到郊区的局面。然后,它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和尝试,包括成功和失败的阶段,例如,拆除空置的房屋和工业,建造新的高端建筑、公园,以振兴早期的衰退经济。但是,尽管进行了这些努力,但收缩的情况仍然在持续。之后,匹兹堡改变了模式,即保留历史建筑,鼓励不同的经济模式,混合了中心城市的功能,与周边城市连接并建立了环境友好型社区。匹兹堡的新规划模式进行了这些改变之后,为振兴美国收缩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大多数策略仍在其他城市中广泛应用。

2.2 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市人口的减少是相互影响的。在美国,“白人大迁移”(white flight)和“汽车文化”(car culture)是导致美国大都市化的两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心城市的衰落和城市的无序蔓延,使得城市的居住范围大大减少,人们也迁移到了更好的地方[2]。

2.3 自然灾害的成因

新奥尔良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港口城市。基于旅游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2013 年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经济城市。由于经济企业的衰落,当地人口从1970—2000 年开始流失,失去了很大比例的人口和就业率。加之这些负面影响和糟糕的经济增长,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是造成该市影响最严重的因素,洪水淹没了该市约80 名居民,造成的打击使该市损失了80 万人。

2.4 资源枯竭的原因

资源枯竭的城市的是萎缩和衰落的普遍现象,并且在资源枯竭时可以预见。矿业城市通常依靠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矿产行业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国际矿业市场则决定着城市的命运,甚至决定城市的兴衰。气候条件、知识教育、卫生服务和交通运输是影响矿业城市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对矿业城市人口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5 环境条件的原因

长崎(Nagasaki)曾经是日本南部著名的造船城市,由于工业转型的失败和山丘的物理特征使这座城市开始萎缩。人口数在1975 年达到507 000,在随后的30 年中,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老龄化问题正在迅速增加。长崎是一座山坡城市,三边都是陡峭的山丘,早期只有几处平坦的土地被工业工厂覆盖,因此,由于山势陡峭,大多数房屋都建在山坡上,汽车无法到达某些地方,因此,这对于某些家庭,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极大地增加了上下山的难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周围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并使城市不断收缩。面对当前形势,政府提供了一些政策来确保当地居民的流动性,例如,建造的山坡自动扶梯、电梯、背负式服务、社区出租车,甚至新的道路发展计划。

2.6 人口结构原因

目前,人类正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巨大打击。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变化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青少年人口比例的缩小,世界人口的人口寿命的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增长以及国际人口迁移。所有这些给世界带来了可怕的挑战:威胁着经济增长,财政稳定,环境质量以及人类安全和幸福。

2.7 政治因素的成因

自1989 年德国合并后,前东德人口开始大量迁移到西德。在1990 年代中期,国际分工趋势进一步加强,许多德国制造公司开始将更多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降低到发展中国家,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新的联邦州工业城市工业功能的全面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3 结语

不同类型的城市收缩原因不尽相同,正确识别收缩的类型是采取不同措施的前提,要持有预见性及前瞻性,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规模的影响及利弊有前瞻性的判断,并预见城市规模缩小可能的时间地点及对省、市和城区的影响,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空间发展的影响而进行及时合理地应对。

无法避免的城市衰退,需要人们努力将被动衰退转变为收缩策略的主动性。这被称之为智能收缩: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智能增长相对应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或新兴战略的发展和完善,它更多地体现在解决城市衰退的问题上。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很难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他国家的城市收缩战略能否在中国成功应用还是未知。但是,它为人们提供了城市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范例。同时,将未来可能缩小的发展战略纳入城市研究和政策决策中,以确保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口最少的国家
看看你是哪种隐形人口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