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责任

2020-03-05 09:40杜鸿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方言手法作家

读完这部长篇小说,很是佩服作者对这一重大题材的把控能力。

小说从杨敬礼的父亲杨德贵写起,时间跨度九十年。讲述了杨家四代人的人生故事,演绎了那个时代的悲苦人生及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通过一系列事件,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者没有粉饰世界,这一点难能可贵,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要好得多。

好的文学作品,不论小说、影视剧本或是诗歌、散文,都要表达一定的东西,这种东西是老百姓所关注的,应该说《烟霏雨散的日子》在这方面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尝试。譬如对周世友的描写,从刚进住房公司时的一个普通采购员到后来左右公司再后来在西关茶具厂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轨迹就很令人回味。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事件塑造人物的手法,通过一连串的事件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这种写法不错。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作为长篇小说,不论你写什么题材,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作者和作品的影响。譬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譬如国外的《悲惨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莫不如是。

应该说,作者是读过很多名著的。从小说中,看得出作者在写作手法上想极力形成“这一个”。有这个想法很好,但前提是必须消化好前人作品的营养,尤其是精华的部分,譬如社会背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安排和艺术手法的使用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向老百姓学习,学好人家的,结合你自己的,才能形成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文学创作不同于新闻报道。我们不能纯粹依赖现实,也不能凭空臆断。有位比较有成就的作家说过,你想要写小说吗?那么你先去搞一搞民间文学。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必须汲取民间精华的成分。老百姓那里有很多好东西,这些东西是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的。有些东西甚至不需要加工,拿过来就能用,这也是近年来有“高手在民间”之说的缘故。

当然,作者意识到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并力争为自己所用,在小说中没有给人空洞的感觉,不乏运用地方性知识之处,使用了许多方言,给人的感觉并不妥当。小说中使用方言无可厚非,但必须掌握一点——让人看得懂。方言毕竟受地域限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够懂。因为你的读者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地方。同时,小说不是生活的翻版,需要有鲜活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要让人物活起来!

小说作者不但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还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当今社会,作家好当,写几篇文字发了就可能会被一些人尊称为“作家”。但是,真正的作家不好当,他们是有责任的——社会的责任、民族的责任、国家的责任、历史的责任!

文学是要教育人的,让作品起到教育人的作用,作者一定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否则的话,他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至多是昙花一现而已。

我们期待杨凡在写作的道路上如百尺竿頭,更进一步。

作者简介:杜鸿,系当代著名评论家。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方言手法作家
作家谈写作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七步洗手法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和我的“作家梦”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