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迎香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2020-03-06 06:38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部针刺太阳

国 华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北京102100)

落枕是以颈部突然发生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发生常与睡眠姿势不正、枕头高低不适、寒邪侵袭等因素导致颈部经络阻滞、气血不通有关[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常以舒筋、解痉、止痛为治疗原则[2]。临床治疗多针刺养老[3-4]、落枕[5-6]、悬钟[7-8]、手三里[9-10]、后溪[11-12]等穴位,疗效较好。本研究采用针刺内迎香治疗落枕,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80例落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4岁;病程最短2 h,最长3 d。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2岁;病程最短1 h,最长2.5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符合落枕的诊断依据和标准[13],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落枕;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经颈椎X线片排除骨折、椎管狭窄、颈部肿瘤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针刺双侧落枕治疗。落枕(双侧)在手背的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选用0.3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快速直刺入穴位,针刺深度为20~25 mm,刺入后行快速提插捻转泻法,嘱患者适当活动颈部。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针刺1次。

2.2 治疗组 采用针刺双侧内迎香治疗。内迎香(双侧)在鼻孔内侧,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针刺方法:嘱患者保持站立位,背靠于墙壁处,选取双侧内迎香。使用0.3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鼻根部成30°角,刺入深度为1~2 mm,刺入后快速持续捻转5~10 s,取嚏为佳。嘱患者适当活动颈部,如轻轻左右摇头、后仰等,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针刺1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头颈肩部活动自如,无疼痛酸胀感,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头颈肩部疼痛酸胀感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有效:头颈肩部疼痛酸胀感有所好转,功能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体征或症状无改善[14]。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同时统计临床起效时间。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落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治疗组治疗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落枕患者临床治疗起效时间比较[例(%)]

4 讨论

落枕属于中医“失颈”“失枕”“项强”等范畴[15]。早在《素问·骨空论》中已对落枕的定位及治疗方法有所描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在《伤科汇攥·旋台骨》中对落枕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即“有困挫闪及失枕而颈强痛者”。《证治准绳·杂病》认为“颈痛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落枕发生后,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及学习,且病程在1周左右,缓解时间较长,患者常通过颈部运动、局部贴膏药、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采用针灸治疗落枕,可以缓解颈部僵硬,改善颈部活动功能,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6]。《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循行颈部的经脉不通则筋骨脉失养,关节不利,不通则痛。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经过颈部的经脉有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及督脉。《灵枢·杂病》曰:“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内迎香在鼻翼内上端,为经外奇穴,其所在位置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经脉、经筋及督脉相互关联。如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足太阳经别,“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足太阳经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其支者……入下齿中……上挟鼻孔”;督脉“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针刺此穴,可同时激发4条经络之气,使经气通利,有利于缓解颈部疼痛,达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尤其以取嚏为佳。因此不论是颈项后侧、两侧还是正中疼痛,针刺此穴均可达到“经过所过,主治所及”的效果。针刺时配合颈部运动,牵拉颈部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达到气血通畅、缓解痉挛、恢复功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颈部针刺太阳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清明的雨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