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研究*

2020-03-08 04:39李帑洛
广州化工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验室应急化学

彭 颖,丁 岚,姚 旭,刘 映,李帑洛,郭 玉

(南华大学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高等教育执行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其安全问题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目标在高校的推进,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规模大幅提升,其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亦是与日俱增,并对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随之也涌现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导致高校化学实验安全事故频发。例如,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一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1]。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文件(教技函〔2019〕36号),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现状,结合我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现状,从实验室安全责任、安全准入、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和风险评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适应当前开放创新性化学实验室管理要求。

1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与安全事故类型

化学实验室除了水电气等常规安全隐患,各类化学试剂与专业仪器设备也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另外,化学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实验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泛,且大多属于探究性实验,其风险往往难以预见。据报道,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大致可分为火灾、爆炸、生化危害、毒害、仪器设备损坏、机电伤人、设备或技术被盗等七类[2]。有学者分析了10年来的100起安全事故,数据表明:火灾、爆炸、中毒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共占到统计数据的92%[3]。另外,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可给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挑战,例如雨水、雷击、鼠虫等安全隐患,也须纳入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范畴。

1.2 安全教育及培训欠缺

对于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忽视,是导致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缺乏科学认识,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实验安全培训都极度欠缺。安全文化体系不健全,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较低,安全管理经验化,无权威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操作规范,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且后续整改执行力差,最终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困难重重,甚至囿于原地。

1.3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往往取决于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建设。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化学实验室日常管理大多依凭经验惯例,缺少类似国外的可供参考的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为SOP)[4]。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实验器材与试剂无统一管理,存在自行订购,随处堆放,过期与报废处置不及时,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学生对仪器设备的了解不到位,仪器旁缺少相应的标准化操作规程,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胡乱违规操作,易引发仪器安全事故;第三,实验室缺少相关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理设备,如护目镜、手套,应急喷淋装置等;第四,无统一规范化风险应急处理程序标准;第五,实验室安全检查常常流于表面,检查现场提出的整改建议,往往无相应的后续落实监督,大多因落实过程困难重重最后不了了之。

2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对策

2.1 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

主体责任人体系可由校领导、校安全管理部门责任人、二级单位责任人和实验室责任人组成[5]。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主要分为日常管理体系、督察体系、制度与文化建设体系三个部分。日常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试剂的购置、储存与废液的处理,仪器的申报、维修与报废及实验室水电气与存储空间的规划管理;督察体系主要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与跟进落实;制度与文化建设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改革与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宣传与师生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工作要安排细处,要落实到实处。务必建立相关档案,做到有据可循、权责到人、权责分明。另外,对于学生开放性实验的安全管理,可由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与导师及带队研究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时需在开放性实验学生登记表在签字,以增强师生安全责任感。

2.2 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可由学校安全文化建设部门统筹规划,根据学生实验安全需要的阶段性情况,分层次开展安全教育[6]。首先,对于刚入校的学生可由校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普及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随后,学生开始本科实验的当前学期,由院级实验中心开展符合本专业特征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护装置介绍、仪器设备使用章程、试剂领用与废物处理及危化品使用规章等。最后,对于参与研究创新性项目的学生,由课题组最终责任老师负责开展实验室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可安排院级安全管理人员参会并提供指导意见。以上所有培训都需经考核通过,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最终目标是使实验室安全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7]。

2.3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设立校级安全管理机构,可聘请具有实验室安全教育背景的人才对安全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SOP[4]。具体可先在上述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基础上,按日常管理体系、督察体系、制度与文化建设体系,分模块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最后在校级安全管理机构统筹下,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SOP,指导并协调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4 完善实验室安全防护体系

防护工作应涉及安全隐患的方方面面。学生需穿戴好实验服进入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主要包括防护用具、通风系统、应急喷淋装置、报警系统、安全标识、应急药品等[5,8]。防护用具包括护目镜、手套等,可按具体实验需要进行领取;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橱、排气扇等,以保障实验室空气质量;应急喷淋装置包括洗眼和全身喷淋装置,可在附近张贴简单的操作说明;报警系统包括火灾烟雾报警器、相关化学试剂泄露报警器等;安全标识应设在所有需安全警示之处,包括应急通道标识(排除障碍物)、应急药品标识、应急喷淋装置标识、废液回收标识等;应急药品应根据防控风险因素进行储备,一般应包括酒精、创可贴、绷带等,要求使用完毕后需及时做好登记,派专人按月检查并做好补充。

2.5 建立实验风险评估机制

实验前可安排专家进行安全评估,然后根据实验风险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安全保障措施[9-10]。一般性实验开展期间附近必须有人看护,并要求定时查看实验室水电状况;风险较高的实验,如高温高压实验,务必有人时刻看护现场;风险极高的实验,如实验试剂毒害较大,需由导师签字,并在学院备案,同时需提供实验内容与应急处理措施。一般提倡在工作时间使用实验室,如果需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实验室,需提前申请报备,并做好开放性实验出入登记,但风险较高与极高的实验除外,除非安排专业老师值班看护。

3 结 语

目前,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高校化学实验室一般实行开放性管理,参与实验人员多且流动性大,仪器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越加细致且复杂。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验室管理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特别是美国高校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nvironment,Health&Safety,简称为EHS)管理体系,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7],包含物质、制度、精神、教育等4个方面,为实验室安全提供了十分全面有力的保障。我国也有很多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上提出了对标EHS的策略[11-12],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在试剂采购集中处理、定期消防检查、实验室安全检查、废液回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5]。近年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也给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助力[13-14],但是仍未建立统一可供参考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操作过程,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实验室应急化学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