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合一,晓战善教”电子技术教员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实践

2020-03-08 14:43孙艳丽张静刘晓娣
大学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创新实践信息素养

孙艳丽 张静 刘晓娣

[摘要]为提高学员电子信息素养,我校提出要加强“知能合一,晓战善教”电子技术教员队伍建设。为促进教员在知识能力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策略,我校从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科学研究、服务部队四方面制订评价标准,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具体的实施策略,推动教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创新实践;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2-0185-03

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军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总参谋部在《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调指出,各级各类军官都要注重戰略思维、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培养,要着力培养学员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该要求体现了战斗力是检验教学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表明当前培养能打仗、打胜仗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员对学员在知识的学习、认知的提升方面均起到主导作用,教授内容必须与军事工程、部队训练、装备建设密切联系,因此加强“知能合一,晓战善教”教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提出以“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保障”为牵引,以部队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员电子信息素养为目标,对教员在“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并制订相应评价标准,健全评价机制,激励与监督双效并举,按照优化培养策略、完善评价机制的总体建设思路,以期推动教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学员电子信息素养的需求

当前部队发展迅速,装备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电子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员到部队后,无论是大学主体培养的飞行学员还是其他航空、岸防相关专业的学员,只要从事与装备相关的工作,满足实战化需求,就必须加强学员的电子信息素养。电子技术前期相关课程主要是电工技术,而后续课程通常是根据各个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课,如雷达原理、反潜原理、导航原理、电子对抗设计等,学习这些专业课程均需要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积淀。我校作为航空工程类大学,电子技术起到大学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过渡桥梁作用,相关的电子类实验、实践内容对后期各专业装备的学习、维护、维修及使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员和学员均应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教员应秉持以“学员发展”为本的理念,时刻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讲授的课程内容要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实战,具有海味、军味特色,以吸引学员兴趣,明确学以致用,提高学员知识与技能,实现学员电子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电子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因此,电子类专业课程应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小班化教学,注重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少讲多实践,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员提供最有效、最有价值的知识。对于具体的学科专业,应该围绕学员需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加强教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员队伍建设评价标准构建的依据。学员需要掌握的电子技术知识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电子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基于EDA的电路仿真与设计能力。

(4)常用电子器件使用方法,电路的搭建、测试、排故方法。

(5)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6)电子电路维修能力。

二、电子技术教员队伍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教员评价标准现状

教员在课程的安排、讲授的方式、内容的重点上均应从学员所需求的知识能力角度出发,如何使学员获得相关的知识能力是评价教员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指标。高校的优秀教员评价标准通常是量化结果,如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者教学成果奖,作为第

。一作者发表的SCI、EI核心论文数量及影响因子,教学比赛获得的各级别奖励,指导学员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的奖励等[1-2]。以上衡量指标通常比较客观,但容易使教员为了这些硬性指标而本末倒置,重视自身的发展,知道白己在“做什么”而忽略了“为学员发展做什么”。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提出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3-5],其中强调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并用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师应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改进。这个标准明显以学生为核心,值得我们借鉴。

(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

作为教员,首要任务是培养学员,包括课堂内理实课程及课堂外创新指导[6]。教员在教学中要熟悉课程内容,并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等,在课外通过俱乐部指导学员进行电子设计,将所学理论真正用于实践。要培养出合格的信息化作战人才,就要对教员能力提出进一步要求,教员必须紧跟专业发展前沿,紧贴部队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把先进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员。因此,教员在具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该学科的科研能力。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教员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教学、指导学员创新实践、科研以及为部队服务四个方面。该评价标准为十分制,每一项进行细化,具体内容见表l。该评价机制,起到激励与监督的双重效果。学校对于表现优异、按计划或超前完成个人目标的教员给予奖励,对于提升计划推进困难的教员进行督促与帮扶,必要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构建“四阶段”电子技术教员成长路线 为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每个教员现阶段特点,在给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培养,主要分为“能教会教”基本型、“知能合一”双师型、“晓战善教”需求型及“创新驱动”专家型四个阶段:

(1)“教学需求”为原则,扩充“能教会教”基本型教员队伍数量。

(2)以“能力为本”,构建“知能合一”双师型教员队伍。

(3)以“聚焦实战”为牵引,打造“晓战善教”需求型教员团队。

(4)贯彻“创新驱动”,培养“教学科研”创新型教员队伍;强化“航空兵专业特色”,打造专家型人才队伍。 (四)形成教研相长的教研机制 教研活动是教研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相长的特色活动,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近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使得教研活动必须同时进行调整更新,构建具有军校特色的教研活动机制。我校建立了教员间相互交流制度,如建立说课、听课和课程组相互研讨等制度。通过说课,引导教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而听课是最直观的互助形式,教员在听课过程中进行学习研究,汲取授课者优点和长处,博采众长,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授课者则可真实表现自我,展示教学的优缺点。教员进行课后点评、研讨、交流,实现学术交流、理念碰撞、知识互补。

三、电子技术教员队伍能力培养策略的实施

(一)教学能力培养

教學上,首先教员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沉淀。学校的教员提升计划就要求专业内教员互相听课以及教员跨专业听课,以扩充相关知识量。教员应通过在线课程不断向国内外教学名师学习,学习名师广受欢迎的课堂组织形式,学习创新思维和新颖的设计理念,树立自信,努力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员的学习能力,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从多种教学方法中去粗取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员应磨炼才能成长,积极参与军内外的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反复打磨每一堂课,让这门课成为精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7]。教员应设计实战化典型课例,按照“贴近装备、贴近岗位”的思路,到部队岗位调研,做到教学案例取材装备、知识单元彰显趣味、教学内容突出任职、技能训练紧贴实战,帮助学员理解原理,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对岗位任职需求的认识,增加学习乐趣和动力。例如根据某型教练机上具体电子设备,结合课程标准实施要求,打造完善的课程案例库。先以装备案例作为课堂导入,学员了解应用场景之后,教员便逐层剥开技术外壳,共同探究具体元件和基本电路的原理及功能实现。在基本电路掌握之后,再引导学员将阶段所学综合起来,实现装备上的一个具体功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理实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器件的实际特性,巩固理论知识点,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情况和可能的故障原因。这样的教学过程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应用化,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手脑并用,真正打牢基础,符合应用型飞行人才的发展要求。

(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以学员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员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测试到设计、从设备到装备”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课下自主实践活动,指导学员参加电子设计俱乐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学院“探索之路”等自主创新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创新设计”深度融合、前后贯通,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电子电路识图、电路测试与维护、电路设计与仿真、作品制作与调试等电子装备维护四种应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各种新型微处理器的发展,教员在指导学员使用处理器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掌握最新电子技术发展成果的过程。近年来,我校学员创新成果显著,教员带领学员参加的各类全国大学生竞赛已经获得国家奖7项,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大赛就获得国家奖。

(三)科研学术能力培养

高校里教学科研从来就不分家[8]。科研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搞研究,而是应该为教学服务、为部队发展服务。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员,应在专业理论研究和装备改进方面下功夫,始终站在专业技术前沿。只有将先进的、紧贴部队的、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上,才能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让学员接触到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能激发他们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我校现已经打造了2门紧贴装备服务部队的MOOC课程,下一步将研制“面向飞行员教学的通用航空电子设备功能仿真系统”。

(四)服务部队能力培养

当前,部队发展迅速,装备更新换代迅速,作为为部队培养人才的院校教员,只有了解部队的发展情况,了解部队的真正需求,才能更好地为部队服务。我校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导向,以服务部队为目标进行科研创新、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教员队伍。我校以舰载机飞行员培养为主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需求牵引、分类施策、开放联动、全面融合的原则,按照学院的教员升级计划进行第二专业教学能力拓展,重点向基础航理课程、机型航理课程、部队主战机型航理课程拓展,重塑教学力量,科学构建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与新的编制构架和承训任务相配套的创新型教员队伍。我校积极参与面向航空兵部队定期重大任务保障服务和日常技术应招技术服务,创新服务部队模式,打造服务部队特色,形成一支具有航空兵专业特色的专家型教员队伍。

我校以大学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科学定位教研室发展总体目标和教员发展个人目标,通过实施教员升级计划,将航空装备发展趋势要求与工程技术素养相融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相融合,科学研究和服务部队能力相融合,着力提高教员队伍能力建设水平,提高教研室整体承训能力。我校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比武制度化,教员深入部队,熟悉装备常态化,推动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实现教员理论实践水平同步提高。我校坚持科研与教学同频共振,科研对象面向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我校力争每年有1-2名教员成为教学能手和科研标兵,在3-5年内成为本学科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形成一支“知能合一,晓战善教”的电子技术教员队伍。

[参考文献]

[l]芦咏莉,申继亮.教师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1-174.

[2]陈德云,周南照.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开发:以美国优秀教师的专业标准及认证为例[J].教育研究,2013(7):128-135.

[3]NBPTS.The Five Core Propositions[ EB/OL].(2015-06-10)[2019-02-01 J. http: //board certified teachers. org/about-certification/ five- core- propositions.

[4]香港教育局.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主页[EBiOL].(2015-06-10)[ 2019-02-01]. http://www. ate. gov. hk/tchinese/in-dex.html.

[5] 陈中润.美国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的教师参与研究[J].高教探索,2017(9):72-78.

[6]张文珍.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10(6):130-131.

[7]曹如军.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中国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73-77.

[8]赵增辉.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研组建设初探[J].大学教育,2018(10):10-13.

[责任编辑:钟岚]

[收稿时间] 2019-02-27

[作者简介]孙艳丽(1982-),女,山东莱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信号处理,电子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创新实践信息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