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修水利

2020-03-08 14:25刘开显
老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土姨妈民工

刘开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水利建设的热潮。安福县举全县之力,先后兴建了谷口、柘田、社上等六七座水库。我有幸参与了社上水库的修建。

1968年冬天,全县各公社5万多名民工奔赴社上村,修建社上水库。出发那天,天下着鹅毛大雪,我从柘田随同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抄近路,穿山谷,行进在雪封冰冻的小道上。经殿下,上了猪斗坡,只走了大半路程,眼看天已黑,长长的队伍却像蚂蚁一样缓慢移动。我挑着行李,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肩膀被磨红了,脚也冻僵了。凭借他人的一只手电筒的光亮,我们才艰难地下了猪斗坡,到达严田镇邵家村时,已是夜晚十点多钟了。我感到筋疲力尽,好在我有一个姨妈住在邵家村。姨妈听到我的呼唤,急忙开门,把我和同路的伙伴一起迎进屋,给予热情款待。下了山的人都设法找到了住处,来不及下山的,则滞留在山上过夜。

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谢过姨妈,继续赶路。来到目的地,高音喇叭声响彻云霄,大幅标语挂满山冈。工地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安排我和同一生产大队的民工们住在3个大稻草棚里。

那个年代,修水利靠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用锄头挖,凭扁担挑,打人海战。这是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宏大的劳动场面。

取土的,用土炮炸土方,保障泥土供应。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出工,在全体民工出工前,必须把已经安装的土炮点爆完。这些苦,他們并不在乎,但遇上哑炮就麻烦了,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察看炮眼。有一次,负责察看的人刚走近炮眼处,哑炮突然爆炸了。结果,人被炸伤了,所幸保住了性命。

铲土的,看似轻松,其实也很辛苦。每天从早干到晚,给络绎不绝挑土的民工装土,铲得腰酸背痛,手上磨起一个个血泡,也不叫累,不喊痛。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与挑土的换一换,从不松懈怠工。

运土的,川流不息,一支支挑土队,像一列列长火车,源源不断地把黄土运送到大坝基地。我被编在运土队,挑着两畚箕土,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几天下来,肩挑肿了,腿也迈不开了。我咬紧牙关,暗下决心,要做到轻伤不下火线。半个月后,我的脚底磨厚了,肩膀压硬了,挑个百来斤也不在话下。

工地上最大的亮点还是那些青年突击队队员,一旦竞赛起来,小伙子们一挑两担,挑出一身汗来,干脆赤膊上阵,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有的中年人不甘示弱,挑起两大篓黄土,誓与年轻人一比高低。这时,高音喇叭里不时传出“某某胜比赵子龙”“某某赛过老黄忠”的呐喊声。号子声,欢笑声,机器声,汇成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曲。经过一番奋战,大坝基地上堆起了厚厚的黄土,但压土机一压,又变成薄薄的一层。不断堆土,不断压实,大坝逐渐增高。几万民工齐心协力,一直干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五十多米高的雄伟大坝,终于屹立在眼前。

两个多月的艰苦拼搏,磨砺了意志,锤炼了毅力,更体现出了老百姓的忠厚淳朴,以及人民力量的无比强大。后来,我参加工作能战胜种种困难,也得益于这次经历。

猜你喜欢
黄土姨妈民工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陌生的房间(组诗)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牡丹女王的姨妈
土坟
小不点儿
民工买保险
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