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见证劳模精神的时代嬗变

2020-03-08 02:19白复海
当代工人·精品C 2020年6期
关键词:洪家劳模工人

白复海

“黄牛”精神

1980~1983

“请党组织相信,只要我活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这是1972年,全国劳模、鞍钢电修厂总工程师宋学文,从厂党委处得知自己罹患牙龈癌,沉思片刻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没询问病情,没忧心未来,只是反复强调:“只要一天不倒下,就要干一天。”

《当代工人》1980年2月刊载的宋学文事迹,令人肃然起敬,这种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奉献,是那个时期劳模精神普遍闪耀的时代色彩。《当代工人》1982年9月刊载了党的十二大代表断臂铁人赵成顺的故事,文章中赵成顺的一段内心独白同样令人震撼——“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应该怎样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我要像英雄们那样,做生活的强者。我失去了左手,还有右手,还有健全的头脑,要继续为祖国的电器化贡献力量。”

在那个“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年代,铁人精神遍地开花,劳模精神中透着强烈的英雄主义,劳模用身体换增产、用生命搏创效,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全国劳模通常每5年评选一次,但在1977年~1979 年,短短 3 年,就先后召开过5次劳模表彰大会。因为此前的动荡年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了极大破坏,百废待兴,劳模评选工作也因此中断了10多年,劳模成了当时社会急缺的人力资源。

工厂里、车间里需要一群标杆式的人物站出来,带领工人恢复生产,创造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就社会状况而言,劳模的导向性十分明显,就是培养对社会主义生产有突出作用的建设者。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劳模评选的首要标准就是——是否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落实到具体评选,则体现在:“对超额完成全国先进定额和计划指标有重大贡献者;在完成生产建设任务,实现增产节约方面有重大贡献者;在生产技术上有重大改革或者有重大合理化建议者;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者。”由此评选出的劳模,首先是革命时代的英雄儿女,经过革命的洗礼,从革命中来,深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熏染,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勇于为社会主义革命献身,为社会主义建设拼命。

厂长荣耀

1984~1998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劳模精神嬗变的基石。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历史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得意之作,就是实行厂长负责制。几乎一夜之间,厂长一下子站到了国有企业舞台的最前沿,成了备受瞩目的中心人物。

1989年,在评选全国劳模时,筹委会明确规定:在各地的推选人中,一线工人比例不得少于 32%,可最终一线工人占比只勉强达到30%,而企业家的占比却大幅上升。这个时期,劳模精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基础上,打上了深深的企业家精神烙印。与此同步,《当代工人》对劳模的关注也逐渐从一线产业工人向企业家转移。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家成了时代的掌舵者,“一个好厂长顶100名好工人”的口号并非空穴来风。《当代工人》1987年7月刊发了金杯汽车董事长赵希友的改革之路:第一个改革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创建实体公司、第一个搞租赁经营、第一个试行资产经营、第一个在企业中搞《破产法》试点,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基石。

文章回顾了赵希友在改革进程中,承受的巨大压力。搞租赁,招标选厂长,被批成资本家,说他打击干部、排除异己、安插亲信。赵希友坚信冰雪靠春风得以融化,误解和偏见靠赤心得以排除,小厂租赁后,仅一年便扭亏为盈。改革浪潮里,赵希友浮浮沉沉却从不屈服,最终成就了金杯汽车一个时代的辉煌。

国企改革经历了初步探索、初步发展、推动创新以及纵深推进4个阶段,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一大批像赵希友一样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扛起改革的重任,在时代的浪潮里迎面与旧体制相撞,撞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

挺身而出

1999~2006

1995年春天,沈阳有27万工人沦为“下岗大军”,还有数量更庞大的“富余职工”准备加入这支队伍。1995年不过是下岗大潮的序幕,2000年前后,东北三省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工人下岗。其中1999年是最为惨烈的一年,有近180万工人失去了工作。

一个城市的过去越辉煌,面对骤然来临的巨变就越狼狈。下岗工人每月可以领到119元失业救济,或85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政府而言,已是竭尽全力,但对工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工人们走进劳动力市场找出路,此时他们还不清楚下岗意味着什么,还满怀期望地等着政府为他们安排工作。他们还在怀念自己在车间里生龙活虎的年代,还盯着政府颁发的金灿灿奖状,反复盘算怎样用下岗救济金养活全家人。

这些人里也包括了曾经荣誉等身的大批劳模。对他们而言,过去大半辈子的辉煌,同样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没了经济来源的下岗工人,需要鼓励,但从头再来的出路却不是打打鸡血就能找到的。这时,劳模再一次挺身而出,他们扛起的不是生产重任,而是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曾经带领着工人创造生产奇迹,如今也將带领工人找到生活出路。

《当代工人》2000年3月刊发了劳模玄绪明下岗创业的故事。玄绪明曾是工厂里响当当的钳工技术大师,工厂调整,劳模身份没能改变他同其他工人一样,被调整下岗的命运。玄绪明四处找工作,无奈下岗的人太多了,没有人会在意他是不是劳模、技术有多高超,有限的岗位早已被关系户塞得满满当当。

一气之下,玄绪明决心创业。他和其他几个下岗工友合办了一个工厂——营口市交通测试设备厂。几个人吃住在厂里,没日没夜地设计产品。推销时,玄绪明放下劳模身份,像讨饭一般四处求人,硬是求到了数十万元大单,赚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玄绪明富了,他没有忘记那些命运和自己当初一样的下岗工友,他工厂的员工百分之百是下岗工人,他还把许多下岗工人档案存在电脑里,一旦有了岗位,马上通知。

劳模是企业里的明星,是无数工人追随崇拜的偶像。这些经历了下岗低潮,又在创业路上闪闪发光的创业型劳模,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效应,无数困在下岗绝境的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

技能时代

2007~20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 2003 年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得到了全面部署。新兴产业也不断出现,促使产业逐渐升级,生产性服务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劳模的评选标准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多行业的劳动被纳为生产劳动,越来越多的劳动被承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劳模职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大批知识型、专家型劳模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劳模不再拘泥于一味苦干,而是崇尚以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无论是工具或者技术的改进,抑或管理方法的创新,都凸显了劳模从经验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当代工人》2007年7月的评论道:“技能时代的一大特色,是让工人手中的技术,跨国操作层面的体力付出,成为一张资本王牌,参与到利润分配的格局中。让工人阶级富起来,让技工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只有这样,传统的工人阶级才能在高新科技时代和市场化时代,重新变得有力量。”

此时,随着媒体的兴盛,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都在强化,老百姓开始更加了解劳模的故事、劳模的喜怒哀乐,并看到他们有血有肉的一面。劳模走下神坛,不再似“完人”般遥不可及,变身成了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他们不再一味地只奉献、不索取,而是凭着高超的技艺为企业创效,为自己挣得更体面的生活。

2018 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产业工人共 290 名,占总人数的 41.6%,比规定比例高出 6.61 个百分点;其他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2.96%,比规定比例高出 2.96 个百分点。不难看出,劳模评选已明显向技术型产业工人倾斜。

此次表彰大会上,中国航发普通车工、数控车工双料高级技师洪家光备受瞩目。《当代工人》也曾在2017年11月刊发了作为创新型、技术型代表,大国工匠洪家光的成长之路。

洪家光出生在沈阳市郊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时,在乡里能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是件了不起的事,更是他从小的梦想。

进入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后,洪家光把行李搬到厂里,跟着老师傅学艺,每天工作14个小时,硬是把很多人几年才能学会的技术,在短短几个月就精通了,还攻破了一项国内一流的加工核心技术。仅用时7年,成了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2011年,洪家光摘得第七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成了中国最好的青年车工。随后他自行设计了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数显自动对刀仪,每年可创效278万余元。洪家光坦言,他出身农村,没有有钱的父母、没有背景,就是在轰鸣的车间,与冰冷的车床和锋利的刀具为伴,靠技术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不得不说,洪家光在职业发展的这条路上,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还实现了社会价值。他的优秀品质,正是对新时期劳模精神的经典诠释。正是有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精神,洪家光才能在本行業做到极致,实现人生理想;又是因为他淡泊名利、甘于为社会作贡献的态度,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

今天所谈的劳动,不再是只追求效率而忽略质量的劳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劳动的精益求精日益成为当代劳动者所追求的方向。劳模通过精心打磨每一个零件,制造出最优质的产品、打造着名扬世界的中国品牌,并将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实现小家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洪家劳模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洪家滩游记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富有西方建筑魅力的济南洪家楼教堂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