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020-03-08 02:54谭敏徐作明刘爽龚宝琴
销售与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创新型劳动考核

谭敏 徐作明 刘爽 龚宝琴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高校树立以德树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育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上已初见成效,但劳动教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尚未引起关注,不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只有处理好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才能解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现状

我国劳动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在课程建设、理论构建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和创新型人才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考核评价目标不明确。在实际考核评价过程中,由于对劳动教育课考核评价的特殊性缺少清晰认知,往往将其评价模式与其他教学考核评价等同,沿袭其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课程考核评价特色及总结交流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考核评价主体一元化。劳动教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当前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主体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师仅靠学生出勤和论文报告给出成绩,学生只能单方面接受教师给予的评判结果,这种评价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形成。

第三,考核评价内容不全面。劳动教育教学大纲中提倡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但当前现实社会注重唯分数论,减少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忽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且在劳动教育考核中主要以实践论文为依据,关于学生实际收获如何,教师没有一个判断准则,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评价,造成勞动教育考核评价内容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第四,考核评价标准不规范。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部分高校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但主要侧重主观评判,考核评价要求模糊,量化标准不清晰,考核评价过于死板、严格,难以给出合理的考核评价结果,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强,创新意识不足。

第五,考核评价方法不科学。当前,高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时,主要将参观心得、论文写作、社会实践材料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将其等同于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在实践中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第六,忽视创新型人才的考核。审视当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当前仍然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局面,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偏重技能教育,忽视学生全面性发展,忽视个性化、创造性劳动,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定位是实现从知识、技能型人才到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当前,劳动教育的传统目标已经实现,但面对国家战略目标、社会发展趋势的转变,原有定位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当前亟需重新审视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的定位问题。

第一,传统定位:企业家教育。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处于起步阶段,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探索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企业家教育倾向,这种考核评价定位主要源于欧美企业教育模式,以培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着重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因此,在考核评价中侧重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为衡量标准,这种考核评价准则,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劳动教育陷入培养企业家教育的弊端之中,不适应当前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需要。

第二,新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承载立德树人理念,对创新型人才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考核评价内容中以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替换为创新能力评价,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更能够主动地参加劳动课的学习和积极参加课外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重视自我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之所以把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定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国家发展战略而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我国改进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从企业发展需求而言,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提升经济效益、快速适应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运行体系

新时代,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关键在于实践基础上的综合创新,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形成劳动教育考核评价运行体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需要、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前劳动教育考核多唯分数论,这种考核不利于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难以形成创新意识。因此,在劳动教育考核中应采用灵活丰富的考核方式:从认知方面,可开展劳动竞赛、社会实践、参观心得等多种方式,进行质性评价。从技能方面,鼓励学生在疲乏的劳动活动中掌握劳动技能,练就过硬本领,进行量化评价。从行为方面而言,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跟岗实习、支教、扶贫等志愿活动,让学生走进工厂、企业、市场,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劳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场。老师在劳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锻炼,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观察,明确自身的个性优势和问题,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让学生在有步骤、有目标的过程中,锻炼自我动手能力,提升自我创造力。如学校可加强校企合作,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社会和企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能力。

第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建设的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全方位的共同参与,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要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政策保障,社会要改变传统人才使用观念,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设置绩效激励机制,让人才能够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更大限度地挖掘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创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把创新思维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

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劳动知识的掌握,在掌握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结合中寻找自我突破口,发现学习兴趣,转变自我传统保守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创造热情,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

(本文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基金项目:西安思源学院校级课题《OBE理念下民办高校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研究》(XASYPY1-A2013);西安思源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培育路径研究》(XASY-A1917))

猜你喜欢
创新型劳动考核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