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健康管理措施对基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影响

2020-03-08 01:49李燕兰马天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血压水平

李燕兰 马天聪

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管理措施对基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影响。方法 纳入本社区2015年01月-2018年01月的112例基层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健康管理措施的为观察组,实行常规干预的为参照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基层高血压患者来说,通过对其实行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

关键词:健康管理措施;基层高血压病;血压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53-02

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最近几年,在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基层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日渐提高。而科学、长时间用药则是治疗疾病以及控制患者血壓水平的重点所在,但是当前基层人群的遵医情况较为严峻,所以在疾病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科学性以及有效性都相对较高的健康管理措施极为关键[1]。本文主要目标是观察健康管理措施对基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影响,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社区2015年01月-2018年01月的112例基层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参照组56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60.15±1.85)岁,观察组56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60.33±1.47)岁。两组一般资料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已经知情本次研究。排除存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干预。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告知其合理用药,耐心讲述药物的用法用量、禁忌症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2.2观察组

该组实行健康管理措施。①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以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综合干预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宣传板报等方式,能够强化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强化防控。②心理指导和行为干预。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因素,缓解其不良情绪,纠正其错误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进而实现强化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的目标。③定期随访。每月展开一次电话随访,每季度上门随访一次,随访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检测,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健康管理中。④危险因素控制,评估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进而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⑤对非药物治疗加以关注,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平衡心理状态以及缓解精神压力等。同时辅助患者制定这很对性饮食方案,并对其用药以及进食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⑥用药干预。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药物特征、类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耐受程度等对抗压药物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其合理用药,进而使患者的治疗以及用药依从性获得进一步提高。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变化,同时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并详细记录[2]。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统计值,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百分号描述,开展t和x2检验;组间值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变化

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当前认为其产生和环境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也就是在遗传背景下,受到各种后天因素共同影响进而造成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造成的。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所占比例约为60%,遗传因素所占比例约为40%。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因素包括饮酒、高盐饮食以及超重,且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和高血压病的产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3]。除遗传因素以外,高血压危险因素还包括心理压力、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吸烟等。

高血压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社区人群实行危险因素评估、健康管理以及干预措施来营造健康环境、纠正人们的不良生活以及行为习惯、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干预模式。在一般人群中,其主要是对高血压的产生进行预防,而对于高危人群,其通常以减少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规范管理为主。在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其主要是通过高血压患者防治策略、高危人群策略以及全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4]。在管理期间,要对危险因素控制、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规范管理进行重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这表明对于基层高血压患者来说,通过对其实行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产生。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在基层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其对于降低血压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雪,于水,宋龄,等."生命网"健康管理模式对青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2):392-395.

[2]江长勇,杨梅,胡薇.社区高血压签约患者参与慢病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323-326+332.

[3]林春梅,张敏,阿里旦·艾尔肯,等.专项培训对新疆和田地区基层医护人员及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素养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9):57-60.

[4]涂龙霞,查道德,赵莉萍,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105-107.

绿春县人民医院 云南绿春 662599

猜你喜欢
血压水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评估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的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径、血压水平的影响
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