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指导用药措施进行分析

2020-03-08 01:49王鑫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王鑫

摘要: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的用药指导措施。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以及抗生素种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指导用药措施。结果 在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相关性中,静脉注射占比为14.11%、口服给药占比为32.05%、静脉滴注占比为53.85%;在不良反应和抗生素种类相关性中,左氧氟沙星占比为48.72%、环丙沙星占比为12.85%、氧氟沙星占比为37.18%、氟罗沙星占比为1.29%。结论 对于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来说,多种给药途径和药物均可引发不良反应,对其造成影响,需要在给药时明确药物种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等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用药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82-01

在临床当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用药物,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抗菌谱广。而随着此种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再加上出现用药不规范等情况,其劣势凸显出来,也就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甚至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对自身身体健康产生影响[1]。所以应该找到导致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使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用药指导,确保药物可以合理使用。基于此,本院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的用药指导措施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为48例和30例,年龄23~77岁,平均(52.78±3.59)岁。本次研究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不具有任何精神类疾病,没有出现中途转院或退出的情况,可以主动配合。

1.2方法

对所有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找到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和用药种类之间的联系。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总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以及抗生素种类之间的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将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为计量资料。

2 结果

2.1不良反应在给药途径中的占比

在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相关性中,静脉注射占比为14.11%、口服给药占比为32.05%、静脉滴注占比为53.85%,见表1:

2.2不良反应在抗生素种类中的占比

在不良反应和抗生素种类相关性中,左氧氟沙星占比为48.72%、环丙沙星占比为12.85%、氧氟沙星占比为37.18%、氟罗沙星占比为1.29%,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用药物,能够在治疗时成为辅助工具,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其恢复健康的速度。并且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能够将穿透细胞的能力提升,让患者快速吸收,起到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作用。但是近几年,随着此种药物的使用,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其所涵盖的不良反应凸显。本次研究当中,在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相关性中,静脉注射占比为14.11%、口服给药占比为32.05%、静脉滴注占比为53.85%;在不良反应和抗生素种类相关性中,左氧氟沙星占比为48.72%、环丙沙星占比为12.85%、氧氟沙星占比为37.18%、氟罗沙星占比为1.29%。说明左氧氟沙星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并且给药途径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静脉给药,虽然此种方式可以尽快地将药物作用发挥,但是其会导致药物中存在的不良反应物质一起带入到患者的血液中,让其升高,从而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

基于此,需要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使用有效的方式确保用药合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用药指导,让患者治疗时可以将疗效和安全性提升,主要分为[2]:(1)药物适应证的掌握: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需要明确药物的适应证,这对于降低不良反应有着较为良好的帮助。与此同时还需要在使用时控制药物的剂量,从而将不良反应减少。(2)明确药物禁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使用的时候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可能会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所以如果是出现肝肾功能减退或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该慎用此种药物。而对于具有慢性疾病或者是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来说,为了避免自身原因或不同药物之间所产生的拮抗作用,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的时候应该询问患者实际情况,并咨询药师,注意配伍禁忌和患者在用药上的禁忌,为他们选择更加适合的药物。(3)药物联用:如果需要将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一同使用,需要将药物之间的协同机制等明确,确保药物的药效可以最大发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一般不会与非甾体消炎药物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来说,多种给药途径和药物均可引发不良反应,对其造成影响,需要在给药时明确药物种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等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家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7):125-126.

[2]贾王平,郭代红,杨鸿溢,等.11962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肝损害风险信号挖掘[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7):34-38.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0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