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桂附子贴(黄芪、肉桂、附子)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2020-03-08 15:17朱静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朱静

摘要:目的 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采用芪桂附子贴(黄芪、肉桂、附子)+匹维溴胺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2年(2017年3月-2019年5月)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按照1:1比例分组,对照组(n=40)给予匹维溴胺,观察组(n=40)在此基础上给予芪桂附子贴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BS-SSS积分、腹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CGRP、VI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芪桂附子贴+匹维溴胺联合治疗IBS-D,临床效果明显,可对胃肠激素水平进行有效调节,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芪桂附子贴;匹维溴胺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05-0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肠道高发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药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病情,但是无法达到根治效果。近年来,中医疗法在此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所在医院为此类患者提供芪桂附子贴进行辅助治疗,现选取80例患者进行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所在医院近两年收治的IBS-D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所选患者均满足用药标准,且患者耐受性良好,纳入标准:(1)符合治疗标准;(2)无用药禁忌;(3)无中途退出。1:1比例方法分组,观察组纳入40例(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7:13),年龄20-70岁,均值(51.87±4.36)岁。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6:14),年龄20-70岁,均值(66.23±4.45)岁。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性疾病或器质性病变;(2)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3)合并凝血功能严重障碍;(4)合并全身性严重感染;(5)未成年人。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可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匹维溴胺片,每次剂量控制在50mg,每天用药3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芪桂附子贴,将黄芪20g、附子、肉桂各10g研成细末,加入适量蜂蜜捣烂如泥,制成直径为2.5cm的药饼,并采用胶布,将芪桂附子贴固定于患者神阙穴位,贴药后留置8h,每天更换1次。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治疗效果做出判断。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后检验患者血清学指标,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以3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处理,时间控制在10min,提取血清,将其在-20℃条件下保存备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CGRP、VIP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BS-SSS积分(评价项目五项,总积分范围0-500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1])、腹痛程度评分(取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表明腹痛越严重[2])。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包括CGRP、VIP。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n(%)】,P<0.05说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

2.结果

2.1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IBS-SSS积分、腹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学指标(CGRP、VI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GRP、VIP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功能异常有直接关系,同时肠道感染、神经内分泌异常调节也被认为是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但是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释清楚。匹维溴铵属于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后,可直接作用在平滑肌细胞上,其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避免平滑肌收缩,改善胃肠痉挛表现,从而抑制腹痛症状。但是,常规采用匹维溴铵,总体疗效不佳,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目前,中医药领域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发挥显著功效。中医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泄泻”、“腹痛”范畴,病位主要在肠道,并且涉及到肝脾[3]。所在医院为患者提供芪桂附子贴进行辅助治疗,其原理在于将中药肚脐贴固定在神阙穴上,疏通肠经、胃经,下活气血、上调脏腑,能够疏通散三於,开通阻塞。

现代药理学证实,芪桂附子贴中黄芪能够发挥抗菌作用,强化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肉桂中含有大量桂皮油,具有杀菌功效,因其具有一定刺激性,因此作为外敷用药,可明显改善胃痛、胃肠胀气绞痛[4]。而附子味辛,性大热,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治疗脘腹冷痛、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中发挥显著效果[5]。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作为外敷药物,与上述两种中药材合用,通过贴肚脐方式,可将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在患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吸收及运动功能恢复,减少肠道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服用匹维溴胺的基础上,给予IBS-D患者芪桂附子贴,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痛症状,并且降低血清学指标(CGRP、VIP)水平,效果优于常规西药,这说明采用芪桂附子贴+匹维溴胺联合治疗IBS-D,能够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芪桂附子贴联合匹维溴胺治疗IBS-D,临床效果明显,用法方便,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叶恒.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11):2573-2575.

[2]许飞,赵芳昭,吴永,等.抑木扶土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0):84-86.

[3]程健,余莹,何君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肝郁脾虚”本质的探讨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1):5698-5703.

[4]徐蔚飞,张建强.痛泻四神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24):84-87.

[5]郭杏斐.附子理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1):1386-1387.

南通海门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