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障碍及促进的因素的质性研究

2020-03-08 15:17龙凤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调查分析

龙凤玲

摘要: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障碍及促进的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例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访谈,访谈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总结。结果 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障碍及促进的因素提炼出2个大主题: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障碍分为4个小主题:1.心理依赖(产生对他人依赖,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动能锻炼),2.疼痛恐惧(疼痛比较厉害,痛的时候就停止功能锻炼)3.经济压力大(住院费用高,医疗报销比例少)4.对早期功能锻炼产生懷疑(担心预后不能正常工作,担心关节移位)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促进的因素分为3个小主题:1.想快点好起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2.生活能自理(能自理,不拖累家人)3.能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早期功能锻炼肌肉不会萎缩,关节不会僵硬,血液循环好)结论 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心理依赖大,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功能锻炼,疼痛恐惧明显,经济压力大,对早期功能锻炼产生怀疑,这需要医务人员,家人社会及国家的共同重视,并适当的给予支持。

关键词: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48-02

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是指人工假体代替恶性肿瘤部位的关节功能的一类手术方法[1],近年来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在配合化疗方案一起可以有效的作为患者保肢的一种治疗方案[2]。本文就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障碍及促进的因素进行质性研究

1.对象及研究方法

对2018至2020年5月某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第一次行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的患者,术后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均正常,②年龄9-45岁,排除标准:①认知或意识障碍;②语言不通,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例其中男13例,(平均年龄21.5岁,年龄9-45岁)女7例,(平均年龄16.4岁,年龄9-36岁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

2资料分析

2.1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前向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解释目的和作用,并取得患者的同意,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在病房,访谈过程中仔细倾听、观察受访者的语气语调、面部表情和 肢体行为,使用反问、追问、重复、总结和回应等访谈技术,获取其最真实的感受,并做好记录,

2.2资料分析方法:研究者在访谈后将录音内容转录成文字信息,并在访谈中观察受访者的面部及表情,情绪变化,这样能比较好地分析受访者的心理感受及体验。应用Braun的主题分析法[3]进行资料的分析

3.结果:阻碍因素

主题3.1心理依赖:小朋友占多数,会比较依赖家长,A2说“妈妈用手帮压”,A10说:‘基本上不需要帮助,刚开始需要护士指导怎么运功,动作频率,伸缩最少5秒,收缩也要5秒,循环收缩,脚板运动,脚趾基本上能动A17说:“脚出不了力,上不来,下不去,自己需要人铺助才能达到锻炼效果”需要家庭更多的关注,小朋友年纪小,需要父母的照顾和家人的关心和疼爱,提醒父母应该多关心和爱护

主题3.2.疼痛恐惧疼痛比较厉害,痛的时候就停止功能锻炼A1说:“最大的感受和体验是痛,膝盖痛,刺痛”A3说:“要有一个人铺助才得做功能锻炼,要有人帮铺助才得做得了”A4说:“脚能动有知觉,后期能不能走路还不知道,毕竟30-40岁还年经,担心是有的”A5说“害怕摔跤”A6说“微痛,酸痛,麻,没有痛到睡不着”A7说“不舒服,脚麻,抽筋,很累”,A9说“怕以后走路不正常,走不了路”,A14说“觉得早期功能有好处,就是不想做”,A16说“很少功能锻炼,因为痛,所以不做”,A18说“不敢做运动,脚痛麻”,A19说“做完手术后最好能正常使用,医生也不保证”,A20说:‘“帮忙锻炼弯曲,痛就不弯”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疼痛,提醒我们护士要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可以按疼痛疗法来使用,或使用听音,放松心情和转移注意力

主题3:经济压力大(住院费用高,医疗报销比例少)A19说:“对我们肿瘤患者治疗费用太高,一般家庭负担不起,”A20说:“医保也可以报销一大半,但是也需要部分自费,自费的部分我们农民也负担太重,收入太低,”这方面需要国家及社会支持,我国医保成了治病难的问题需要国家来给予必要的方法和措施。

主题3.4对早期功能锻炼产生怀疑(担心预后不能正常工作,担心关节移位)A10说:“想快点好,快点回去赚钱,快点结束”,A20说:“医生告诉不能动太多,会关节移位,就不敢动,翻身也不敢翻”这样对功能锻炼产生阻碍,不利于疾病恢复,这时候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关心及心理的铺导,安慰病人早期功能锻炼的好处

主题3.5需要医务人员指导,A12说:‘刚开始不懂情况下,护士多指导,指点A13说:“基本上不需要帮助,刚开始需要护士指导怎么运功。患者心理需要相应相关知识的指导,心理渴望相关知识指导,我们医务人员就是健康指导的教育者,需要医务人员的知识转递

4.促进因素

主题4.1.想快点好起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A10说:“想快点好,快点回去赚钱”A4说“想快点好,能像正常人走路一样,差距不要太大”,患者渴望快速康复的心理,这使得依从性很高,可以根据这个时候做健康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主题4.2生活能自理(能自理,不拖累家人)A1说:“动力下床活动,主要是上厕所能自理”A2说:“能保得住脚就好”A3说:“怕以后走路不方便,要把脚的力量练回来”渴望早点恢复,生活能自理,不拖累家人的心理,我们可以多给病人心理疏导,保持乐观的心态,能促进疾病的恢复。

主题4.3.能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A6说:“不要让脚失去知觉,感觉,一定要多运动,能康复就康复,人的体质精神状态要保持好”A7说:“痛的时候就慢慢来,功能锻炼针对手术后第二,第三天,开始能动,第一天不能动”,,A8说:“不要让脚失去知觉,感觉,一定要多运动,能康复就康复,人的体质精神状态要保持好”A9说“功能锻炼的好处不让肌肉萎缩,慢慢练就直”,A19说“不让功能僵硬”,A11说:“练抬高脚,不给脚肿,给血液循环,一直动,没事就运动,睡不着就按摩一下,A5说:“尽早康复,不要影响以后走路,不锻炼久会萎缩,疼痛避免不了的,这是一个过程”,有些患者知道早期功能锻炼的好处,早期功能锻炼肌肉不会萎缩,关节不会僵硬,血液循环好,所以这类患者恢复会比较快,依从性比较高

综上所述,主动因素占大部分,说明患者对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产生利于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术的恢复[4],有部分患者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得进行恶性肿瘤人工假体功能早期锻炼,有部分患者疼痛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而放弃运动,还有少部分对来自经济方面的担心,负担太重,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还有一方面对早期功能锻炼的知识比较薄弱,缺少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指导,大部分患者还是保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尽快恢复能够回归社会生活,我们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心态和反应给予相应的措施,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设置在病房的走廊,做投影片放映和健康讲座等对患者进行浅移默化的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人工假体置换与骨肿瘤保肢后的骨缺损修复①:本刊中文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2):9876-9876

[2]刘昆鹏,王保仓,王辉.上肢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1):1619-1620.

[3]Experiences,barriers,and facilitators to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n adults living with chronic pain:a qualitative studyKyle Vader,Tom Doulas,Rupa Patel & Jordan Miller (2019):Experiences

[4]姬艳博,李娜,柳红梅,孙菲菲,高广超,于晓霞,许翠萍.癌症病人症状困扰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的关系[J].护理研究,2017,31(10):1193-1197.

广西壮族自治区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调查分析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