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

2020-03-08 15:17李婷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措施分析手术室

李婷婷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治疗、抢救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时间长、高风险的特点,手术工作中存在各种风险和安全隐患。针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手术室工作开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应用安全管理的研究展开系列综述,旨在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建设及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63-01

世卫组织及全球范围内国家医疗卫生机构高度重视病人的安全,我国也陆续制定、修改及颁布相关的文件。安全管理是对手术实践中涉及所有的病人、物品及環境状态进行管理与控制,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进行消除,安全管理也是护理管理中主要的部分,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确保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手术室中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手术设备与环境等情况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关系。针对研究进展展开系列综述。

1.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原因

1.1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员学历及综合素质普遍相对较低,相关的护理知识及经验缺乏,不熟悉手术流程,手术需要的器械物品准备不全;协助病人的手术体位不恰当;对新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操作不熟练,术中容易忙乱、失误;手术结束后对于使用的器械物品未能及时清点,存在安全隐患。

1.2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完善、质量监管执行力较低,日常管理中的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发现,由于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人员疏于管理,对于护理人员要求不明确,使得手术护士缺乏安全意识,部分对于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流程不够明确,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另外,相关护理人员对于术前的无菌操作重要性意识不强,手术服及相关的配套工具操作不规范;术后医生到手术室学习参观,特别是行感染手术治疗的医生,一系列因素使得病人感染的风险增加[1]。

1.3手术室潜在安全风险

药品放置凌乱或标签不明容易误用;术前予以病人麻醉,医生让护士给病人给药;护理人员在协助手术医生中执行医嘱失误;手术电刀使用中,容易因为金属手术床与病人身体接触导致患者灼伤及烧伤等。术前予以病人注射镇静剂,意识不清醒,容易出现放错或接错等,麻醉医生予以病人皮肤穿刺,疼痛感使得病人突然坠床;接送病人在门边可能发生头部及手脚碰撞风险。

1.4手术室护理风险

术前探访缺乏具体内容;电刀使用中容易发生局部烫伤;相关的单据在手术中填写不规范,如出现涂改、漏填等,容易出现医患纠纷;在同一病区的手术,护理人员根据通知单接病人不及时,耽误手术时间。

1.5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物品:手术器械物品消毒灭菌操作不规范,手术前未再次检查手术器械的精准度及性能是否良好;环境与流程:手术室中的灭菌消毒工作不到位,同时流程管理不明确,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流动较大,术前缺乏仔细核对标识、病历等操作;病理标本错放、遗漏。

2.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完善管理规定

明确制定手术室紧急事件的方案及规范的处理流程,对相关的事件的预防措施、紧急处理、上报等进行明确规定;集体讨论总结,对相关的流程进行规范加以优化,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的认识。完善核对制度,主治医生与病人及家属对手术位置进行确认并做出标记;麻醉前、手术前核对确认手术;对相关的手术器械进行核对清点及规范放置;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完善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培训制度,加强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提升护理人员确保病人安全的意识。

2.2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合理布局手术室,严格划分接送病人及术后器械、污染物品的路线。有研究显示,连台手术用紫外线消毒3min能够提升清洁率,净化手术室,高级手术室要设置在干扰小的区域,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设置消防设备,使得手术环境更加安全,将手术中发生感染几率降到最低,确保手术安全;确保手术工作环境安静有序;在手术器械的清点、核对病人位置、手术环节相关人员要集中注意力,手术中杜绝谈论和手术无关的话题。

2.3用药安全管理

加强药品管理,高危药品杜绝和其他药品储存明确标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识别与规范缩写药物能力;麻醉药品的管理要加强,配置专业的予以注射麻醉的护士,同时对麻醉的剂量及反应进行记录;严格按照要求对药品进行管理,明确药品的存放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及规范整理,确保用药安全。

2.4 防控手术室及医院感染

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经手传播的细菌在整个医院中感染中所占达30%。因此,在术前术后接触病人,要严格执行双手消毒灭菌流程,对于手术器械要在集中处理供应中心进行系列流程的操作;对手术内镜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及统一包装;应用FMEA对手术器械处理程序中失效进行评估分析,提出改进及优化的措施[2];优化手术器械集中处理的流程,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确保手术安全;应用相关的标准予以抗生素,记录给药的起始时间;外来或新增手术器械在术前1天送达手术室,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再次清洗、灭菌及包装后使用;术后物品的处理要进行严格管理。

2.5质量控制

加强病人安全管理,落实查对制度,规范书写文书;控制手术室及医院的感染,加强其感染监测;检查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护士培训完成情况;整体工作的满意度等;对相关重要流程加强管理;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对相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及优化,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

3.总结

综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护理人员、仪器设备、手术器械及环境等,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针对不同的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排除。同时还要在安全管理中应用辅助工具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邝日红,柳素霞,郑利云.风险评估对手术室感染防控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158-160+167.

[2]朱育青.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24-12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金华 322000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措施分析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