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及对增强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

2020-03-08 15:42朱海斌喻俊何绮微刘淑贤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康复护理心理状态

朱海斌 喻俊 何绮微 刘淑贤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广州 51043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简称SCH)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在院治疗的66例SCH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3例行康复护理,B组33例行常规护理。对比睡眠与心理状态情况。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均不存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为SCH患者行康复护理可以优化睡眠质量,改善负面心理,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88-02

SCH的病理特征是思维、情感与生活行为出现障碍,如情绪低落、自我封闭和重复同一行为等[1]。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所充当的角色较多,面临的压力增大,当受到重大事件或外伤等冲击时,易导致SCH。该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多以用药治疗外备注,但其依从性不低,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功能受损。更有研究证实,SCH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常出现负面心理,降低其依从性。为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辅用护理干预。本研究选取66例SCH患者,用于分析康复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来院治疗的66例SCH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且在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后开展研究。根据抽签法分组后,A组33例,男患20例,女患13例;年龄范围介于22-89岁,平均(61.24±0.49)岁,病程范围介于1.4-18.3年。B组33例,男患22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介于23-88岁,平均(61.51±0.37)岁,病程范围介于1.6-18.8年。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即用药监管、生活指导、环境维护和知识宣教等。A组行康复护理:

1.2.1 技能锻炼

全面性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个体化拟定技能训练方案,包括职业与社会技能。训练需循序渐进,如开展折纸、陶艺等手工艺技能培训。同时成立多个社团,如绘画社、书法社、音乐社等,引导患者与同社社员进行沟通,提高交际能力。反复强化多种技能锻炼,善于鼓励并认可患者所做出的努力,提高其参与度。每周组织文体娱乐活动,活动内容融合生活技能、社会交往等锻炼项目。如开展联欢会、球赛、歌唱比赛和绘画大赛等活动,鼓励每个社团的社员积极参加。每日坚持生活技能锻炼,如穿衣、洗漱和整理被褥等。同时讲解社会知识,进行社会交往模拟训练,如迷路时如何求救、商场购物等。身体条件允许者,应鼓励其坚持运动,如跑步、打太极,进而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尽快入睡。

1.2.2 心理疏导

在病情作用下,患者的负面心理较为明显,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其交谈,分析负面心理诱因,引用成功病例,讲解治疗期间的配合要点,提升康复信心。同时需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树立康复目标,书写康复寄语,或每日写日记,记录下开心和难忘的生活细节,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1.2.3 睡眠指导

睡眠障碍的诱因是精神症状,需在药物控制的同时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表现。若为睡眠早醒或是间断,可告知患者缩短日间睡眠时长。若为入睡困难,告知患者睡前倾听轻音乐,禁止观看电视或是想事情,可通过冥想法入睡。若为药物因素导致睡眠障碍,则应评估药物安全性,给予换药或是调节剂量等对症处理。对于严重失眠者可口服抗失眠药物。

1.2.4 健康宣教

每周进行知识讲座,细致性讲解知识手册内容,明确疾病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预后等疾病知识;讲解药物作用原理、副反应、起效时间和自我监测要点等用药知识。向患者普及睡眠和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应对技巧。讲座结束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与个性进行知识巩固,引导与督促其学习疾病知识。

1.3 观察指标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简称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含他评条目(5个)、自评条目(19个),仅选取他评项目,原因是患者对于自评条目的配合度不高。他评项目共7个因子:睡眠时长、催眠用药、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入睡耗时、睡眠效率,各因子计0-3分,满分21分,分数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是负相关。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测评心理状态,抑郁量表分值计0-59分,焦虑量表分值计0-56分,分数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是负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義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对比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做比较并未发现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

2.2 对比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做比较同未发现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

3讨论

SCH患者多伴有心理压力,使其机体免疫力下降,疾病康复效果不佳[2]。在临床护理学的改革下,该病患者的护理理念日益人性化,且护理模式延伸至社会医疗模式,更佳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有研究指出,SCH患者的睡眠障碍是导致其病情加重的诱因之一,而负面心理是自杀倾向的诱导因素。该病的治疗重点除控制阳性与阴性症状外,还需调节睡眠障碍与心理状态。康复护理针对SCH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与睡眠障碍进行护理,能够减少应激反应,加快康复进展。其中,技能锻炼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自尊感,使其掌握职业与社会技能,间接缓解其焦虑心理。并要求成立社团,可提供社交平台,使患者主动与他人沟通。定期开展文娱活动或比赛可以丰富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心理疏导的目的是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树立正确认知,找到情绪宣泄方式,提高生活热情。睡眠指导属于专项护理措施,以患者的睡眠障碍为基准进行个体化指导,引导患者按时就寝,排除药物因素导致的睡眠异常情况。健康宣教可全面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针对性巩固疾病知识,同时发挥记忆力训练等作用[3]。

结果中,A组的睡眠质量与负面心理评分均低于B组(P<0.05)。说明康复护理可以优化睡眠质量,使患者尽快入睡,减少早醒次数。且能最大化调整负面心理,使其认识到心理问题,并主动克服,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云蓝.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的评价[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3):205-206.

[2]何卓玲,朱紫颖,王丹,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0,7(12):175-177.

[3]彭静,魏江辉.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62-63.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康复护理心理状态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