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环节的思考

2020-03-10 09:25张超魁王惠敏王团伟
陕西水利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案供水设施

张超魁,王惠敏,王团伟

(1.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301700;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3.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6)

0 引言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包括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池(箱)、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物业管理条例》和《城市供水条例》规定,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结合二次供水设施状况、隐患评估、处置能力评估来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可以提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1 二次供水应急事件及其影响

二次供水因设施和管理隐患引发二次供水水质安全应急事件一般包括:设施设备损坏无法正常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水泵房淹水、淹水危及附近电力及电梯等设施、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引发不良舆情等。

2 二次供水应急预案编制的技术准备

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内容,并设定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评审。二次供水管理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技术程序见图1。

2.1 编制程序

2.1.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组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成立由主要负责的应急预案编制组,结合本单位二次供水实际情况,明确编制任务,落实工作责任。2.1.2 收集资料

收集所管理的二次供水设施相关建设、运行管理、水质管理、设备保养等资料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类似预案等资料。

图1 二次供水管理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技术程序

2.1.3 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

(1)识别影响因子。识别二次供水管理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的影响因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预估其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根据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影响因子进行分类。

(2)二次供水风险评估。管理单位根据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状况、设备老化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等因素,以发展成各类事故的可能性为条件,以事故后果带来的综合损失及应对事故时的处置能力为评估指标,进行二次供水应急处置风险评估。一是主要评估各种因素带来的停水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空间淹水的次生灾害等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二是评估二次供水水质管理、设备环境、治安管理等因素带来的水污染、停水影响生产生活、饮水人员生命健康受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三是评估安防工作隐患带来的防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3)应急处置能力评估。从现有的预防措施、应急设施配置、物资储备、人员配备、应急供水能力、保障制度、组织能力等方面对本单位二次供水应急处置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4)适用性评估。预案编制应符合并响应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及地方相关政策的规定。

3 二次供水应急预案编制的技术环节

3.1 工作原则

1)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供水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2)在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按照应急工作程序,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3)按照突发事件性质、程度及范围,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如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应根据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处理。

5)应加大二次供水的日常检查力度,严格按照要求对二次供水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饮用水安全。

3.2 应急体系

3.2.1 应急处置机构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设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机构,进行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

3.2.2 主要职责

(1)负责处理所管理的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

(2)负责应急处置系统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信息反馈、善后处理等。

(3)对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的性质与严重性进行评估,及时准确报送信息,为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4)严格执行上级相关部门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安排部署。

(5)负责应急处置情况的汇总。

(6)配备充足的应急处置物资。

(7)其他有关二次供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重要事情。

3.3 应急处置程序

3.3.1 预警

(1)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可进行内部预警,根据事故的范围和程度可将安全事故分为常态预警和事故状态预警。

(2)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可采取张贴公告、隔离事故区域、疏散人群等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

3.3.2 信息报告

事故报告可快报和书面报告。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快报,随后书面正式报告,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应包含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部位和时间、事故简要经过及现场情况、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及时续报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件及当前状态等情况。

3.3.3 先期处置

发生二次供水突发事故时,事故单位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以下先期处置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1)取事故水样检测,进行初步研判。

(2)做停止供水的各项准备工作(人员、物资等协调工作)。

(3)做好二次供水应急设备的调运工作,保障群众用水。应急供水设备其主要功能为城市居民小区二次供水临时供水。

(4)向有关部门联系,通报水质突发事件情况,告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3.4 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饮用水污染事件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对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检查力度,保障水泵房加锁,水箱、水池加盖加锁,日常管理工作到位。

3)建立应急处置成员通讯录,并及时更新,以满足应急联络及信息传递需要。

4)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建立后勤保障制度,为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3.5 后期处置

1)尽快消除事故带来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2)应急处置结束后,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评估等工作。

3.6 应急处置评估与总结

1)应当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完善管理措施,积极整改,确保后续供水安全。

2)应对事故的基本情况、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应急响应措施及实施情况。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4 常见二次供水应急事件及处置措施

4.1 水泵突然停止工作

当水泵突然停止工作,造成二次供水断水时,事故单位应通知工程维修人员立即赶到水泵房,并参考以下操作:

1)将故障水泵的电源切断。关闭故障水泵的止回装置。

2)启动备用水泵,将备用水泵的开关设置至自动位置。

3)故障原因检查

①查看水泵电机温度。

②检查电源及电机控制部分是否缺相,元件是否烧坏,机械是否卡死。测量电机绝缘电阻有无短路或接地现象,电机与泵体接收是否错位,盘根有无损坏。

③如电机已烧坏,立即汇报做更换处理,并做好记录。

4.2 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及时上报上级和有关部门。

2)保护现场,掌握事件经过,开展调查,分析原因。

3)做好应急供水保障。处理事故的同时,可采用二次供水应急供水设备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用水。

4)若出现危及群众生命健康的情况,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将病人送往医院。

5)如须公安部门配合,应立即拨打电话。公安部门如需调查时,应积极配合。

6)做好二次供水卫生管理,配合各部门做好善后处置。

7)二次供水设施专业清洗公司按照《二次供水水池(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对水箱、水池及相关管道反复冲洗消毒,等水样送检合格后恢复供水。

4.3 水管爆裂、水箱满溢

1)一旦发现水管爆裂或水箱满溢后,应立即设法制止溢水,并报告上级单位,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

2)应立即组织工程维修人员、保洁人员等赶赴现场,并做好控制现场水势,防止水浸范围扩大。

3)进行现场拍照或现场记录等工作。

4)及时关闭漏水部位的进水阀门,切断水浸区的电源。

5)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积水。并对配电等设备机房采取相应的检查和防护措施。如果电梯进水,将电梯(人工方式)升高至安全地点,将电源关闭,做好现场安全围闭和温馨提示工作,待电梯修复、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营运。

6)应抢修完毕后,应对遭水浸的机电设备及其控制柜进行测试和相关的修复工作。

7)做好受事故影响业主的安抚。

8)事故处理完毕后,应拟写事故报告并存档,以便日后分析用。

4.4 水泵房发生水浸

1)关闭正在运行的设施和设备,拉下电源开关。

2)封堵漏水源并排水。排干水后,对淹水设备设施除湿处理。

3)更换相关淹水后影响使用的管线。

4)确认漏水故障原因已消除、设施设备有效除湿完成、绝缘电阻和开关器件符合要求后,开机试运行。

5)如无异常情况,做好记录,经公司批准后恢复正常运行。

4.5 小区范围发生水浸

1)立即查找漏水原因,关闭水泵或水阀、堵塞漏洞,采取疏通排水、管网末端排水等措施进行排水。

2)采用围堰等有效措施阻止溢水蔓延,防止淹水蔓延电梯井、设备房、配电室、其他楼层楼内。

3)因水浸造成任何公共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由此引发停水停电,应及时告知相关业主,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置告示。

4)必要时可关闭淹水区域的电闸,对有可能漏电、地面下陷的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各关键位置要安排专人值守。

5)水源中断后,立即修复受损设施,耐心做好业主工作,维持小区秩序,解决受水浸影响业主的困难。

6)需要关闭总阀门,或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无力解决时,应立即联系自来水公司支持抢修。

7)处置完成后,做好事件处置的记录,认真分析事故发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采取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二次供水应急预案管理

5.1 应急预案的培训

1)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上岗培训和常规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建立培训档案。

2)培训工作应认真规范,做好人员的应急救援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对二次供水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和管理法规的培训,确保责任意识到位,制度执行到位。

5.2 演练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根据工作安排和业务需求,组织内部二次供水应急预案演练。可邀请有关部门、业主委员会和住户参与。演练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完善不足,不断改进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5.3 预案修订

二次供水单位可根据法律法规及上位预案的变化、单位应急体系的调整、应急资源和处置能力的变化、应急处置或预案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

6 结语

完善二次供水应急处置建设与强化长效运行维护管理应相辅相成。一是要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和总结,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减小事件损失。同时要加强巡查、强化管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二次供水安全。

猜你喜欢
预案供水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