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批评视阈下《家》的解析研究

2020-03-10 03:48韩光辉
雨露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种族主义弗兰克白人

韩光辉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家》于2012年问世,对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批评理论进行全面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这篇小说将这样一幅画卷描绘了出来:美国最为盛行的就是种族主义,不论是在美国的南方,还是在美国的北方,白人都拥有着绝对且至高无上的控制权,间接剥削和压迫黑人。而主人公意识到自身属于黑人,而且进一步的明确了白人至上的社会空间剥削本质,因此,从以往居住的南方乡村迁徙到了北方的城市之中,在整个过程中,试图寻求改变,与此同时,与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和博弈,最后主人公又回归到了南方。属于黑人的社区之中,所有的黑人都团结聚集在一起,基于种族主义的背景下,构建了属于黑人自身的家园。本篇文章主要对空间批评视阈下《家》的解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空间批评;家;解析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当时的美国,她是第一位黑人女作家,也是被大众公认为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莫里森发表的《家》,是其第十篇小说,发表时间在2012年,在该篇小说中,频频变换了空间场所,对哥哥弗兰克和妹妹茜在人生不同阶段经历的故事进行了深刻的讲述。空间批评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期,属于一种文学批评的方法。空间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就是亨利·列斐伏尔,其将“空间转换”的序幕拉开,在对空间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但将经济、政治、意识情态等纳入了进来,还将空间社会性赋予了进来。在实际的空间中,蕴含的社会关系非常繁杂,囊括了生物性生产的关系,还包含了物质性生产的关系。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对后继哲学家思考和研究空间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使空间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宽,也将理论来源提供给了20世纪末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

一、南方乡村——空间侵略下的压迫与挟制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除了作为一种生产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控制的工具 ,因而也是统治和权力的工具”。在《家》这篇小说中,当时的美国南方存在极为严重的种族主义,白人对黑人进行了大肆地土地掠夺和驱逐,还将暴力方式应用进来,威逼镇上的黑人居民,要求黑人必须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全撤离。美国由于盛行种族主義,面对白人的公然威胁时,黑人不得不屈从,只有如此,黑人才可以活命,如若不然,就是死。例如,在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老人,名为克劳福德,其在自家门廊上坐着,不论如何都不离开,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最后却被白人活活打死。所以,即使黑人们心有不甘,有非常大的愤怒,但还是不得不妥协,收拾行李,远离自己的土地,放弃所有的财产,踏上逃亡的征程。由于黑人遭受到了极强的空间侵略,自身的容身之所不复存在,南方的这一乡村也彻底成了白人的统治空间。主人公弗兰克,他的继祖母名为丽诺尔,她的前夫在通往乡下的岔路口位置开设了一家加油站,但是白人为了获取丰厚的利益,枪杀了她的前夫,还将侮辱性的字条贴在了黑人的胸前。美国当时正处于最为黑暗的阶段,不论是黑人的生命,还是黑人的财产,均无法得到保护。警察在调查的过程中也非常敷衍,言语上推卸责任,只是口头上说要对其进行调查,并且将纸条拿走,在此之后毫无消息。由此可见,在美国白人的控制权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肆意抢占和掠夺黑人的财产,黑人则无法伸张自身的正义,只能被迫接受残酷的现实。

当时的白人除了侵占黑人的土地,谋取黑人的利益以外,还会剥夺黑人的空间使用权,肆意践踏黑人的尊严和人权。比如,黑人要想进入到白人的家中,不可走前门,只能走后门,因为前门是留给身份尊贵的人行走的,也就是白人,而黑人的身份过于卑微,则禁止通行。长期以来,不论是空间的占有,还是对于空间的使用,白人的主动权都是绝对的,使黑人心目中对白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不可置疑的固化,进而成了一种规训的手段,对黑人进行训斥。还有一个主人公,名为茜,其工作的地方是博医生的家,而博医生是一个白人,在博医生的家中,有着两层小楼,无比的宽敞,在这个小楼中,厨房非常大,甚至比烤肉店还要大很多,主人的起居室比电影院还要华丽。但是对于茜而言,由于其是黑人,因此,不可以进出主人的起居室。与此同时,茜所处的栖身之所非常狭小,还非常的憋闷,因为属于地下室,没有窗户,这样的空间让人窒息,充斥着一种极为强烈的压迫感。通过空间的强烈反差,对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映射,也正是这张具备权利关系特性的大网,牢牢地罩住了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应该平等,但是在这里却被异化,成为被剥削和被占有的关系。但是茜却非常满足,她可以做白人医生的助手,对这份工作非常热爱,而且对白人医生极力配合。即便自身成为医学实验的牺牲品,仍然对医学事业的崇高奉献精神进行坚信。在这样一种政治理论中,所谓规训,其隶属于权力的类型,也是一种对权力行使的轨道。这一权力类型的代表就是博医生家中的“空间霸权”,此种权力机制建立在空间上,通过空间的作用,进而使规训的功能进一步实现,简单来讲,就是将有用的主体制造了进来,要求其服从同一种标准,达到顺从的目的,更加方便驾驭。显而易见,白人将空间上的压制实施到了黑人的身上,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黑人自身受到了规训,长此以往,导致黑人自身的反抗能力丧失。

黑人群体在失去了生存空间之后,还要承受白人的肆意压迫。丽诺尔的丈夫在遭受到白人枪杀之后,她继承了一些荒废房产和积蓄,她带着500块的保险金来到了洛特斯,没有多久就与鳏夫塞勒姆结了婚,也因此成了茜与弗兰克的继祖母。对于丽诺尔而言,其与其他的黑人对比,唯一的优势就是她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黑人被白人大肆掠夺空间的过程中,丽诺尔却觉得自己高于其他的黑人一等。而此时弗兰克一家人,为了可以将此种种族主义的暴行躲开,则逃到了洛特斯向她投靠,正因为如此,空间变得更加拮据,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还有夜里啼哭不止的婴儿等,都让丽诺尔极为痛苦。但是在这样一个空间中,丽诺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在两个年幼的孩子身上进行自身愤懑和阴郁的发泄。在这个空间中,她作为空间权利分配的主人,不但可以对自身的怨气肆意宣泄,还可以肆意分配空间和资源,其他人必须顺从和屈服于她。而弗兰克一家人除了感激就是感激,没有任何怨言,只能听从丽诺尔的一些安排。祖父母独自享用盐渍猪肉,而孩子们只能喝汤;茜与其父母只能在地板上睡觉,而弗兰克的叔叔则要在两把拼接的椅子上休息,弗兰克只能在房子外的废弃秋千上睡觉。弗兰克一家人寄人篱下,有着极大的苦楚和无奈,因此,对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渴望极为强烈。因此,他们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兼职多份职业,也无暇顾及兄妹二人,孩子也感受不到任何的关爱。因此,除了现实空间的厌弃,还有家人关爱的缺失,导致弗兰克想要逃离南方前往北方自由生活的渴望被强烈激发出来。

二、北方城市——空间霸权下的剥夺与欺压

列斐伏尔曾这样指出过“为了改变生活,我们首先要改变空间”。基于白人利益的进一步驱动,对黑人的剥削与压榨,将更大的剩余价值获取了进来,与此同时,通过对黑人空间的不断压榨,使白人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但是对于南方地区的黑人而言,其生活环境极为闭塞,对种族主义的迫害不堪忍受,想要对这种不知终日的生活进行摆脱。与南方闭塞落后的乡村相比,北方充满的机遇则更多一些,因此,对于一部分黑人而言,其对于自由生活极度渴望,希望自身可以真正融入相对繁华的北方城市之中。所以,大部分黑人选择逃离南方前往北方的这一方式,寻找更为自由的生活模式。但是北方仍然笼罩着种族主义,对于黑人的欺压与剥削也更为残酷。

弗兰克为了逃离南方,选择了参军,并且通过对战场的奔赴,来达到改变自己现有生活的目的,而且将为美国效力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在战场上,他奋勇杀敌,不但目睹了昔日战友的尸骨不全以及血肉模糊的场景,自身精神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创伤。弗兰克即便脱离了南方,来到了北方,也要继续在种族歧视这一漩涡中挣扎,始终无法获取平等的权利和资格。弗兰克在退役之后,在北方某一城市落脚,妄想与白人相同,能对新的生活进行寻求,但是却使自身的境地更加艰难。其中,牧师洛克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来自佐治亚,进了一支黑白混合的军队,也许你就以为北边跟南边很不一样了。别信,也别指望。习惯这东西跟法律一样真实,也一样很危险”。对于弗兰克而言,虽然拥有军功章,而且是一个退伍老兵,但是却无法租到一个栖身的房子,不仅如此,他还被当作了精神病人,进而被关进了精神病院里。当时的精神病院与如今的精神病院有着极大的不同,其是一种对滋事黑人进行惩戒的场所。在整个精神病院中,白人医生对于整个空间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不论是黑人自身的身体,还是黑人的灵魂,控制人都不是自己,也毫无任何自由和尊严可讲。大部分的黑人都死于不端的医疗行为,而黑人的尸体则应用于医学实验之中,进而将更好的救治手段提供给有钱的白人。因此,当时的教堂则成了种族主义迫害下黑人唯一的求救空间,也是唯一可以对黑人接纳的空间。因此,在听从了牧师洛克的建议之后,弗兰克来到了波兰特,并且求助于杰西梅纳德牧师。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对方的一丝关爱,反而尽是鄙夷。因为这个牧师在扶贫济危的过程中,只是针对一些穿戴整齐的穷人,因此,弗兰克并不被允许进入其中,要求弗兰克在近车道的后廊上等待,并且解释道:“我女儿们在家。”由此可见,白人对于黑人的固有印象就是野蛮和粗暴,会伤害到女人。

三、黑人社区——空间抗争下的回归与博弈

白人为了对自身的统治进行巩固,则将空间上的欺压施加给黑人,通过斥逐的方式,使黑人转移到边缘地带,但是有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空间的压迫哪里就有空间的反抗。压迫是与反抗并存的,是辩证统一的,对空间的压迫越大,反抗的声音也就越大”。所以,黑人在经历了长期的压迫之后,则开始了奋起反抗,与此同时,黑人的意识也在逐步觉醒,对社会空间的剥削和压迫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之后,开始了真正的反抗。

对于白人医生而言,其对活体试验明目张胆地开展,通过对黑人生命权的侵犯,达到对所谓崇高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推进的目的。而白人医生医疗行为下的牺牲品就是茜,导致茜自身的生育能力永久丧失。此时,弗兰克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将妹妹救出,并且带妹妹回家。通过黑人同胞的帮助,弗兰克与残酷的现实进行直面面对,展开了勇敢的斗争。在途中,与白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而他也不再懦弱,恶狠狠地给了白人一番教训,他甚至停不下来,也可以说,根本不想停下来。在这样的一场打斗中,不但提升了弗兰克的反抗力,还增强了他救出妹妹的信心。弗拉克只身一人来到了白人医生的家里,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白人有着对黑人绝对的生杀大权,但是此时的弗兰克内心的反抗之火已经熊熊烧起,即便白人医生用枪对着他,他也毫无畏惧,最后顺利解救了妹妹,并且带着妹妹重新返回了黑人社区。

透过弗兰克的一系列反抗举动,可以全面反映出白人统治社会空间中,黑人开始反抗自身所遭遇的不公,将黑人百折不挠的集体精神展现了出来。弗兰克带着妹妹回到黑人社区之后,面对着茜的不幸遭遇,社区妇女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无限的耐心与热情,展现了黑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精髓。与此同时她们在对茜轮流照顾的过程中,还将这样一种价值观传达了出来“你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有义务拯救你”。最后茜得到了康复,基于黑人妇女们的帮助和引导,茜将自身独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地发挥了出来,摆脱掉自身的精神枷锁,进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独立坚强地应对挑战,其逐步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个体,而不再是以往那个处处需要哥哥保護的小女孩。在这样的黑人社区中,黑人与黑人之间开始扶持,并且创设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人们开始尊重自己,对自己进行拯救,同时对生活进行热爱和创造。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和帮助,不论是在任何人面前,都展现了属于自身的强大包容心和仁慈。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种族主义的白人统治社会中,黑人社区进一步强大和发展,使黑人的抗争和求生本能全满地展现出来,回击了所谓受过最高等教育的白人群体,对文化主流的权威性进行挑战,而且正是因为有了黑人社区,才赋予了兄妹二人文化力量,使兄妹二人得到了真正的重生,并且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空间批评视阈下《家》的解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美国社会空间中,北方城市作为白人的主导空间,凝聚了丰厚的资本,凝结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对于黑人而言,其属于受驱逐的群体,并不属于这个空间。而南方乡村的黑人社区才是属于黑人真正的空间,其展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将更多的安全感提供给黑人。弗兰克和茜最终也回归到了黑人社区之中,并且在此立足,使自身的精神自由与独立进一步实现,在种族主义如此盛行的空间中,建立了黑人属于自己的家园。对于空间理论而言,其主要对空间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产物进行了重点的强调。而黑人只有重新拾起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这样一个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的空间中抵制种族的歧视,反抗种族的压迫。只有对集体价值观进行始终如一的秉持,全面团结在一起,才能构建自由且和谐的民族家园,并且得到持续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景进红.压抑、异化与重塑:空间批评理论视阈下的路易斯·厄德里克《四灵魂》之解读[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8.

〔2〕蒋展.多重空间的投射:文学认知批评理论视阈下《天路历程》的解读[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134-139.

〔3〕邹素.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网络空间医患问答中的权势关系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88-190.

猜你喜欢
种族主义弗兰克白人
词典查不到的种族主义定义
“种族主义鱼”(图片新闻)
美国白人内部“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观察家)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后隔离”时代的骄傲与焦虑
答非所问
弗兰克与滑板
蒙弗兰克奇遇记
关于白人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