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

2020-03-11 13:23李维录覃志春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成活率效益造林

李维录,覃志春

(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 临夏 731100)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将苗木的培育和移植造林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技术措施,保证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综合效益。

1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

苗木培育,是林业工程的起始环节,后期的造林、营林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苗木的培育质量,只有健壮的苗木,才能在后期表现出更好的生长适应能力、抗病虫害能力。

1.1 对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的环境情况,直接关系着苗木的生长发育,因此在育苗前期,必须要对育苗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保证其符合育苗需求。如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对地方的气候、土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再根据苗木种类,优选最适合苗木生长的育苗地[1]。从整体上来讲,育苗地应当达到以下标准,空气清洁无污染、远离扬尘,最好也远离人口密集度较高的村庄,具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条件,背风向阳且地势开阔平坦,再者是交通应当保持便利。至于土壤情况,则需要根据苗木种类的需求而定,或是在选定育苗地后,对土壤进行整理。

1.2 对育苗地的整理

在选择好育苗地之后,还不能直接开始苗木培育,此时应当对育苗地进行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整理、规划,使其完全符合苗木培育的要求。例如,要对育苗地进行清理,将树枝、根茎、石块的荒草等杂物完全的清理干净,并且还要翻耕、整平土壤,使土壤保持细碎,这样才更有利于苗木发芽和早期生长。根据土壤肥力测定结果,通过底肥的施用,改善土壤营养条件,如可以使用发酵后的堆肥,施撒于耕作层。在播种前的1 周左右,对土壤进行灭菌操作,每平方土壤喷洒3~3.5kg 的1%~3% 硫酸亚铁水溶液。如果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苗木的生长需求,还需要进行土壤酸碱性调节,可使用硫酸铁、亚酸亚铁或是细硫磺粉、有机肥,来讲土壤调节为偏酸性,降低土壤pH 值;如果需要偏碱性的土壤,则可以使用碳酸钙、细石灰,提高土壤pH 值。

1.3 苗木种子的处理

在实际的播种之前,为了保证发芽率和成活率,还需要对苗木种子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不仅仅包括了对优良种子的选择,同时更包括了消毒、催芽,如最基本的操作是采用温水浸泡种子,使种子能够吸足水分,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药剂,以起到针对性的消毒效果[2]。对于一些出芽慢、休眠期长的苗木种子,应当采用层积催芽法,以缩短其休眠和出芽时间。除此之外,根据实际情况、客观条件,还可以选择使用机械破皮法、去蜡去油法等。

1.4 苗木的播种

播种的最佳时间应当选择在春季,此时的土壤水分、气候温度、空气湿度等,都更加适合种子的生长。重点是要在播种之后,做好灌溉工作,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如果天气情况不佳,气温较低,则需要进行覆膜处理,以起到保温和土壤保湿的作用效果,提高种子的出芽和生长速度。

2 林业工程中的移植造林

移植造林对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益影响同样是非常直接的,因此必须得同样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2.1 移植造林时机的把握

就全国范围来说,每年三月中旬左右,是苗木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各地可以根据具体的气候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关键点在于,这个时候的气候温度开始逐渐回暖,树液的流动加快,更有利于移植后的苗木生长发育,移植挖、栽过程当中所造成的根系损伤,也能够迅速的得到恢复,更好的吸收土壤养分[3]。此时移植到进入秋季之后,树木便能够完全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为越冬做好准备,保证存活率。

2.2 造林规格的确定

造林应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不同的苗种对种植的疏密程度要求不同,例如我国常见的矮紫杉、紫荆、小叶黄杨、猬实、太平花、紫叶小檗、圆锥绣球、珍珠梅等适宜在较疏的林下或全日照条件下生长,选择合适的造林规格,有助于移植后的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长速率、质量。因此在移植前做好待移植苗木的资料调查,通过对造林规格和造林图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经验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林木的种植合理,种植之后定期观察造林成活率,及时进行补种或者重新造林,选择相应的同龄大苗作为补植苗木,根据林种和树木的需求特点,可适当的进行修枝、整形工作,新造林之后,要及时进行封禁保护,禁止人们进入树林放牧、砍柴等等,对于易受冻的树林,造林后的当年冬季应做好林木的保暖工作,可采用覆土、盖草等保暖措施。

2.3 移植造林的其他技术细节

移植造林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要保证所有技术细节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苗木的安全,和后期的正常、快速生长。例如,在起苗的时候,需要尤为注意对苗木根系的保护,运输中需采取相应的苗木保护及保湿措施,防止其受到损坏。移植后做好保温、灌溉工作,确保温度、光照、肥力、水分适应苗木的生长,对苗木的存活情况实地调查分析,是否需要补种、重造等,若存活率小于95%,则应该立即进行补种,确保成活株数达到设计的密度,如果存活率成活率<41%,应考虑重造,否则便会使得造林的综合效益极大下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益水平。

3 结语

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两个最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造林的质量与综合效益,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实践工作当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以良好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为基础,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成活率效益造林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