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沙“石油战”将搅乱世界政治?

2020-03-11 04:13黄培昭王逸柳直
环球时报 2020-03-11
关键词:产油国经济网减产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特约记者 王逸 柳直

和俄罗斯进行的石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后,沙特日前宣布大幅调低油价并提高产量,引发国际油价9日创下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中东经济网”等媒体10日分析称,沙特以此向俄罗斯泄愤,但可能引发本国政治动荡,并给各自的盟友带来负面影响,引发世界政治不稳。

据“中东经济网”报道,和沙特谈判失败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从4月1日起,产油国将不再受到生产上限或减产的约束。莫斯科的举动引发沙特的报复。美国《纽约时报》称,俄罗斯的最新决定意在打击美国的石油企业。有媒体梳理称,俄罗斯认为,只要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美国页岩油企业就会增产抢夺市场。此外,美国还对俄罗斯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石油公司进行制裁。

莫斯科对此极为不满。据加拿大《金融邮报》报道,目前很多美国石油企业筹资难且负债高,俄罗斯认为现在是击垮美国石油产业的好机会。

“中东经济网”认为,沙特降价增产的做法,是想逼俄罗斯让步。不过利雅得此举是一招“险棋”,如果油价跌幅过大,沙特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稳定都将遭受严峻考验。也许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沙特政府日前抓捕了三名王室高级成员。因为对沙特政府来说,一旦出现局势不稳,这些人无疑是“一呼百应”的“危险人物”。《纽约时报》称,沙特想要重击俄罗斯,但也会伤害美国石油生产商。美国政府曾向沙特施压,要求后者不要这么做,但利雅得似乎对此无动于衷。如果低油价给美国造成严重损失,共和党在石油领域的支持者可能会向沙特讨说法,而特朗普可能拿沙特开刀。

据《埃及人报》9日报道,在沙特将把每天的原油产量增至1000万桶以上之后,其周边邻国也会跟进。不过这些国家以石油为经济命脉,仿效沙特的做法会给它们造成重大打击。《纽约时报》8日报道称,沙特针对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可能对委内瑞拉以及伊朗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两个国家已经承受着来自美国制裁的压力,其石油出口收入已经大幅降低。如果进一步下降,伊朗和委内瑞拉将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油价暴跌的情况如果持续,将冲击产油国的财政预算,给全世界造成政治混乱。《纽约时报》认为,沙特和俄罗斯仍有可能就石油减产达成妥协。据加拿大《金融邮报》报道,俄政府正计划修改宪法,这给莫斯科带来压力,俄当局需要通过石油增加收入。此外,在也门进行昂贵战争的沙特也面临获得石油收入的迫切性。俄罗斯和沙特面临的上述问题,将决定两国这场博弈的时间。▲

猜你喜欢
产油国经济网减产
日本油墨连续六年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