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2020-03-11 03:00陈星梁丽霞李家桦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

陈星 梁丽霞 李家桦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也给各行业企业发展带来了较之以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我国在经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新常态以后,原有的发展优势不复存在,企业唯有通过革新自身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呈现的变化,继而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趋势,以期为国内企业发展形成一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新常态 国内企业 管理模式创新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中国经济在这几十年内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民经济的提升,以往所采用的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无法符合目前的发展需求,也必将被时代淘汰,全新的经济常态已经到来。在此种大环境之下,如何充分明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对企业管理进行优化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值得广大企业管理人員深思。

1、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呈现的变化

新常态主要是相对于原有常态而言,而原有常态指的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即1979-2009年,这一阶段我国GDP年增速达到10%。作为世界范围内的超大经济实体,国家经济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应该说是一个奇迹,也为各行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助力。国内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是在这一阶段发展与成长起来的,因此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的形成都与这一社会背景直接相关。然而,针对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分析时,我们必须要明确,其发展方式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却无法始终保持可持续性。而这种不可持续体现在:原有发展常态太过依赖于国外技术与国内的低成本优势,发展模式太过粗放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日益健全,国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并且对节能环保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我们无法永远保有低成本这一优势。而且,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也不能依靠他人的技术来实现我们自己的现代化。

1.1我国经济增长内部与外部因素变化

在经历过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原有常态以后,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的内部与外部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1要素成本快速增长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完成了对“刘易斯拐点”的跨越,这也造成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此外,能源、土地以及环保成本都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状态,这使我国原有的成本优势成为了历史。成本优势的消失将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形成非常大的影响,以往那些依赖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行业与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应无法展现出应有的实力。甚至有部分产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将发展重心逐步转向一些综合成本投入更低的领域。

1.1.2技术来源问题频发

几十年以前,我国各领域产业发展都与国外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将成熟(甚至是已经淘汰)的技术出售给中国企业,而这一过程并不会对外企形成多大影响。然而,经历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后,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我国企业需要引进的技术通常是外企正在研发和使用中的技术。国外企业一旦将自己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出售,在市场中的生存便会遇到困难,因此很多国外企业并不愿意转让自己的技术优势。这一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对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会形成非常大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都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国内的资金并不少,但是我们却很难找到好的项目,而其所隐含的意义在于没有新型技术。

1.2对于国内企业的新要求

上文所述的两种变化具有实质性与不可逆性,这也表示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以往的低收入国家转化成中等收入国家。这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开始逐步下移,也促进了对中国经济要求的变化。

1.2.1企业要重构自身竞争力基础

原有经济常态之下,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低价格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在原有成本优势被削弱以后,企业必须要着力于竞争力基础的重构,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的方式研发出新型产品,持续开拓市场,亦或是依赖品牌建设逐步提高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外部技术来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创新系统是否可以有效承担新产业、新产品发展责任,属于当下中国制造业面对的重要挑战。

1.2.2企业要贴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在原有的经济常态之下,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在进入新常态以后,出于制造成本和技术来源等方面的限制,制造业发展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带动作用也开始低于第三产业,特别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服务业,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所以,新常态属于国内服务业优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即使是制造企业,同样应该增加自身服务比重,结合“制造+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持续拓宽利润空间,提升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

1.2.3企业要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

在原有经济常态之下,国内市场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结构性短缺,主要依靠引入国外技术及产品的方式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这在那一阶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之后,国内市场已然趋于饱和,甚至有些行业已然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国外市场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发展领域,而若想实现对境外资源的充分利用,必须要通过国际化经营或者并购国外公司的方式实现。基于此,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国际化经营意识和能力,了解在不同社会制度及法律环境的经营策略,充分避免由国际化经营带来的风险因素。

1.2.4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原有常态之下,中国经济一直处在持续扩张的时期。而此种经济环境之下的市场发展趋势判断难度较小,企业能够找到许多发展机会,其利润空间非常大,所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小。而新常态的到来使市场全面转向产能过剩,企业竞争逐渐步入白热化阶段。在此种状态之下,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难度较大,企业拥有的利润空间正在缩小,市场发展问题突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面临更多的风险。而此种变化的出现对于企业决策机制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要完善自身制度建设的有效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以此规避重大决策失误,这也成为中国企业在优化自身制度建设时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趋势

若想实现对经济新常态的充分适应,企业不仅要着力于技术创新及业务能力建设,还要加强管理创新,必须要强化自身管理基础,持续优化管理水平。唯有如此,才能良好应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带来的挑战。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2.1推动信息化和经营管理间的深度融合

时至今日,信息化水平成为了企业融入全球竞争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推动企业由传统管理过渡至现代化管理,革新国内企业管理粗放化的尴尬局面。比如,徐工集团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全产业链要素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企业核心业务实现同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提供强大支持。而在企业外部,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从而与供货商、经销商、客户各方实现高效业务协同,完成了对全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2.2建立健全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各种现代高新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传统层级组织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将客户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持续开拓组织边界,建立起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的组织形式,深入开发与利用全球资源,并积极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性与自发性,成为现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新趋势。比如,娃哈哈集团积极打造干部员工团队,将激励与竞争作为队伍建设核心,以完善组织能力提升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设岗位竞聘平台,并出台富有特色的薪酬与福利待遇保障体系,助力员工队伍活力的发展,促进人才系统的优化建设。

2.3探寻市场化经营核算与分配机制

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对于自身经营机制,应该充分依据所处环境所呈现的变化形成调整。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很多企业逐步开始探寻更具市场化特征的管理机制。比如,广东省移动公司切實将“价值”与“品质”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导向,明确“市场化”与“契约化”所应有的核心地位,通过分层方式对企业服务进行重构,将其具体划分为不同的标准化产品,在针对产品和资源之间具体占用关系加以明确的基础之上,确定市场发展定位,为企业运行机制市场化发展形成强大助力。

2.4加强集团管控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天然的特殊性,许多国内的大中型企业都是依靠行政划拨和收购兼并等方式逐渐发展壮大,这也导致“集而不团”的情况较为突出。如今,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体现在自身管控能力及效率方面。近些年来,中电投集团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充分分析电力市场所呈现的深刻变化,明确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建立起全新的集团化管理控制体系作为基本目标,通过信息化、标准化以及专业化建设,积极捋顺产权关系,并针对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关键问题进行持续优化,提高所获经济效益。该做法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为企业健康发展形成了良好促进作用。

2.5建立以风险预警与过程控制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模式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持续恶化,企业所需面临的风险问题数量和严重性都在逐步增加。基于此,企业不仅要积极完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风险管理朝着规范化、制度化以及体系化方向发展,还要充分关注有可能出现的各类重点风险,做到提前预警和防范,将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比如,神龙公司为了确保企业运行的稳健性,提升自身供应链竞争实力,积极树立起面对全供应链风险的防御策略,建立新型风险组织与管理机构,并针对具体推进实施过程配置完善化机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识别出上百项风险内容,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使主机厂及上下游企业物流绩效呈现出显著提升的状态。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对各种重大供货危机的应对,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但也不失为一种机遇。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事迹情况,革新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促进企业发展,对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加以借鉴,继而与自身所处管理实际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在助推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国家整体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志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7):128-130.

[2]葛文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5):16-18.

[3]李芳菲.新常态下责任会计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74-75.

[4]姜兰竹.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0):30.

[5]肖帮伟.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241-242.

[6]张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20):58-59.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2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