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初的温度

2020-03-12 12:34文|
岭南音乐 2020年1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厅奏鸣曲

文|

10月10日晚,张昊辰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初秋夜晚,秋天的凉意还没有及时赴约,空气里盘旋着丝丝闷热,心悸中夹杂着些许不安与焦躁。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来到星海音乐厅,望着路上的霓虹闪烁与车水马龙,身边的行人步履匆匆,不由得对即将欣赏的音乐会充满了一种奇妙的期待。在当代科技发展迅速、物质极为丰富的社会中,古典音乐的存在到底会对人们有什么作用?起源于工业时代的它会对现代社会有所启示吗?来不及思考,我坐进了高雅舒适的音乐厅。

张昊辰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之一,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是首位获得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亚洲人。比起很热衷于炫技的钢琴家,张昊辰的演奏总是充满哲理和思考,这与他博览群书、知识涉猎广泛密切相关。因此,他的音乐是高度内省的。

整场音乐会,张昊辰总共就演奏了四首曲目。虽然这四首曲目并不是贯穿西方音乐史的经典教案,也未对每位著名作曲家都“雨露均沾”,但不得不说,每首曲子都是演奏家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体现出他对音乐整体掌控独到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第一首曲目他并没有像很多钢琴家那样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庄重肃穆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而是以德彪西的《意象集》作为开场,纯净轻盈的印象派音色就像一股清泉,一下子驱散了闷热,让全场屏住呼吸,将人们杂乱无章的心灵洗涤地干净又澄澈。它是想象中的那样静谧,细雨流光从指尖淌出,从容优雅,恍若一段被光影编织的梦。很多音乐评论家都认为德彪西的音乐是治愈的良药,把它选为开场曲目也是使人沉心,彻底进入音乐世界的最佳选择。

接下来是长达20 多分钟的舒曼《幽默曲》。舒曼是一位极致的浪漫主义者,如果说印象派在音乐史中是20 世纪的一股清流,那么浪漫主义则是席卷19世纪欧洲文艺界的一股热浪。它既迸发出铺天盖地的力量,也曾书写过满纸温柔的战曲,浪漫主义的诗人和艺术家们一个比一个胆大,仿佛都曾预感那些戏剧性的故事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忘我地创作,纵情地歌唱。舒曼是浪漫主义的一颗火红的骄阳,他将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化成了诗。通过钢琴家细致入微的演奏,我们听见了透过纯净音符下的缜密心思,炽热而圣洁。这种直觉与激情被冰封在黑白键中,跨越百年,却依旧是如初的温度。

中间的布列兹是个有趣的小插曲。现代派的音乐总是充满着讽刺、冷漠和无穷无尽的疑惑,它被插在中间就像钢琴家给我们玩了个小游戏,仿佛故意不让我们明白,但又在冥冥之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接下来的重头戏——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做了结构上的铺垫。布列兹的奇异怪诞透露出一种不屑入世的态度,而随即奏响的李斯特又马上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去触摸那个年代里旷世的爱……

李斯特的这首奏鸣曲堪称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奏鸣曲,其技术和思想性极高,是西方钢琴音乐史上罕见的一部剧作。全曲长达30多分钟,仿佛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天堂与地狱的搏斗,最终看破尘世,灵魂安宁的全过程。如此题材宏大的作品,自然把我们的心揪紧了。跟着音乐的律动,钢琴家试图用最大的努力将他所理解的作曲家的内心展现出来,我们随着他的步伐,一点点潜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窥探其心灵的角角落落。无疑,此曲是整个音乐会的高潮,它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到了最顶峰,我们的灵魂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完全被音乐俘虏了。李斯特的人文修养太丰富,他所写下的爱恨情仇绝不是世俗的小情小调,曲子中的每一个音符、现场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如此地神圣而崇高,让人们相信人类的所有情感都来自于上帝,人生中经历的每一次欢歌、每一处磨难都是上帝赐予的修行。

听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思考: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体验,古往今来伟大的音乐家一定都体验过过常人所经历的一切复杂情感。但在这些纷沓而至的情感中,有人麻木无感,庸碌过掉一生;有人受不住情感的力量选择离开和逃避,但音乐家却将情感体验谱成不朽的作品,后人听到这些作品都无一不受到启发,哪怕只是一些短暂的、瞬间的心理刺激。这一切的原因,只因为差了一种激情与天赋,或者一种自发的意识,还是一颗伟大的心呢?

依旧是带着疑惑,我走出了音乐厅。虽然最后返场了三首曲目,但李斯特奏鸣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圣洁的天堂之声在我心中久久回荡,难以抹去。从音乐厅出来,马路上的汽车依旧排着长长的队鸣着笛。我却有了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好像刚过去的两个小时给了我很多东西,即使还是满载疑惑,但不得不说的确饱食了一顿精神上的飨宴,那种难言的富足感是平时生活中极难捕捉,以后的平静日子里也甚少遇见的。也许,这就是音乐独特的力量吧。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厅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一座史诗级音乐厅的前世今生
武汉一音乐厅用激光笔照射提醒不文明观众:规范观赏礼仪
汉堡音乐厅漏水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天籁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