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方法研究

2020-03-13 07:47李志刚闫霍彤滕云鹏贾梦池盛红金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奔腾开发院吉林长春130012
汽车电器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组预案预警

李志刚,金 平,闫霍彤,滕云鹏,贾梦池,盛红金,孙 睿(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奔腾开发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广义的风险一般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那么该事件就存在着风险[1],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尤其如此。车型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的十大过程领域之一[2],同样也是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建立有效的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对汽车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概述

1.1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的定义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指在汽车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了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类型的风险,并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做出相关有针对性的预案,并监控整改过程,最终通过预案实施将风险消除而建立的一种制度。风险预警,不仅仅需要设计师识别和定性风险,更重要的是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预案,寻求横向配合部门、上级领导、项目组、供应商等,给予技术、流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以便于最快速度解决问题,消除风险。

1.2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

1)有利于增强设计师正向设计思维意识,规避以往设计问题,减少风险出现几率。

2)有利于增加设计师风险识别意识,能够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

3)有利于从开发源头进行项目管控,避免拖延,找到最有效的预防解决办法。

4)有利于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分解

2.1 识别功能

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专业组等采用点检、评审、对标、以往问题规避等手段,来识别风险预兆,明确风险的类型、程度及状态,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预警实施的基础。

2.2 监控功能

在产品开发过程,关注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和动作,也就是监控风险源头,识别其变化及发展趋势,并在落实整改预案过程中监控效果和周期。

2.3 评价功能

根据已有的信息,结合专业技能和以往项目开发经验,分析风险发展趋势,评估风险对开发过程的影响以及整改效果的有效性。

2.4 警示功能

当识别出的风险已经不能通过设计师或专业组独立解决,就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以便于从上级部门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系统的角度解决问题。

2.5 矫正功能

一方面对开发过程出现的风险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另一方面也是对以往的开发流程、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和管理方法适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以便于适应新的技术和新的要求。

3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工作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对整个开发系统及过程进行的管理,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关联因素,避免某个环节的分裂和缺失;同时,风险的预警发起者可以是整个系统的人员,风险预案的提出和制定也要全系统地参与和支持。

3.2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一方面对风险的类型、程度等要进行定性分析出来;另一方面也要对风险造成的危害进行量化分析,要把成本、周期、费用及相关的性能用工程参数明确表示,以便于决策及后续支持。

3.3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风险预警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技术评审报告、工程指标、法规标准、试验大纲和设计手册等技术文件进行分析判断,而不能仅仅是主观臆断;同时,预案的制定也一定要依托技术及经验,以工程语言来指导预防和整改工作的开展。

3.4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无论是信息收集处理还是在预案编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预警工作的可操作性,使整个预警流程可以顺利地开展下去,有效地支撑产品开发顺利进行。

4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机制实施流程

4.1 职责分工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活动,是团队技术管理活动,相关人员各自分工负责。

1)设计师进行前期的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预案实施、经验积累等工作,负责风险预警的发起、实施和总结。

2)专业组负责指导设计师对轻微风险进行技术处理,直接消除风险影响;对严重风险需制定整改方案,并负责向部门评审委员会预警通告。

3)部门评审委员会由上级经理和技术专家组成,一方面负责对风险方案进行评审及对整改效果进行验收,并决定是否解除预警;另一方面会协调相关资源,来推动风险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4.2 工作流程及重点工作

4.2.1 信息收集

信息的来源如下。

1)点检评审:通过设计师技术点检和多维度评审发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

2)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应用必然会带来技术上的风险,因此要时刻关注新技术开发过程的偏差信息。

3)突发问题:突发问题往往会带来技术、品质、周期和成本上的变化。

4)模拟分析:模拟分析是前期性能验证的主要手段,掌握此类信息有利于更快地识别风险。

5)试制试验:必须第一时间得到试制问题信息,最好现地现物进行确认。

6)对标分析:通过产品对标,可以寻求更优的方案及发现自身方案的问题。

7)方案变更:方案变更会带来开发技术、周期、成本的变化,需要全方位判断。

8)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供货经验、人员调整、产品问题、内部管控等。

9)关联零件变更:识别关联零件对自身的影响。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产品开发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4.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是识别风险的类型、程度及状态,并进行整理分类。

4.2.2.1 风险类型

1)技术类风险:技术错误或者技术偏离。

2)周期类风险:严重影响开发周期的风险。

3)成本类风险:严重影响开发成本的风险。

4.2.2.2 风险程度

风险程度判定表详见表1。

4.2.2.3 风险状态

风险识别主要是识别风险的类型、程度及状态,并进行整理分类。

1)潜在风险:可能出现的风险,有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2)即将发生的风险:随着项目的进展,如不改进必然会出现问题的风险。

3)滞后识别的风险:风险已经存在,但坏的结果还未显示。

4.2.3 风险评价

设计师通过风险识别加上风险整改难易,对风险进行分类,提交专业组评审;专业组评审后识别出严重程度的风险进行风险预案编制,轻微的风险则组织设计师进行专业内部技术处理,消除风险。

4.2.4 专业处理

对轻微程度的风险,为了提高处理问题工作效率,由专业组直接进行整改预防工作,并进行风险关闭确认。

4.2.5 风险评价

专业组设计师针对严重程度较高的风险制作风险预案,预案中对风险的起因、过程及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预控措施,明确支持方、支持动作及资源需求。

4.2.6 预警通告

向部门评审委员会进行汇报,重点是方案展示及寻求相关支持,工作重点是说清楚问题,讲明白需求。

4.2.7 部门评审

部门评审委员会负责风险整改措施确认,以及排查对关联产品及其他专业及部门工作的影响,并组织内外部资源来支持整改措施的落实。

4.2.8 经验积累

风险解除后,设计师需要在一周内将风险预防及整改内容,转化为FMEA等文件进行积累,对后续项目进行支持。产品开发风险预警参考样表详见表2。

5 总结

建立汽车产品开发风险的预警机制,一方面提前识别风险,制定措施,解决问题,消除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固化流程及采用文件传输等方式,让设计师建立牢固的风险预警思维意识,让开发风险识别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汽车开发设计师的一个开发工具,确保产品开发顺利进行。

表2 产品开发风险预警参考样表

猜你喜欢
专业组预案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海南
2016IPA年度国际摄影奖最佳表现作品选登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应急预案的编制
预警个啥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