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路上

2020-03-13 06:51策划陈金婷
快乐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陈医生小康生活茶园

策划/陈金婷

众所周知,2020 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那么,百姓们都是通过什么方法走上小康之路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福建省福鼎市硖门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对此做了一番调查了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七嘴八舌

郑 好听妈妈说,隔壁的牙科诊所最开始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诊所,陈医生一个人兼医生和老板,到那里看牙的人也不多。但陈医生总能认真服务好每一位患者,还时常去进修学习……久而久之,到他那里看牙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刘雯晴看着崭新的家和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我问妈妈,我们家是怎么致富的?妈妈笑着告诉我十个字:勤劳知节俭,全家一条心……

周锦智从前,爷爷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日子过得很艰苦。后来,爷爷发现种茶叶、黄金子草药能卖好价钱。于是便开始大量种植,他“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愣是靠党的新农村政策、靠自己的一双慧眼和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好了。

王昕怡村里的林叔叔原来是个水泥工,他砌墙很认真,深得客户欣赏和信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到一个大项目,便尝试着当起了包工头,做了几年后,又办起了建筑公司,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着他的工人们一帮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徐希媛在政府鼓励农民创业的浪潮下,王叔叔想试一试经营茶园。于是,他到处拜师学艺,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便开始行动——承包下一片茶园。由于王叔叔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足,第一年就获得不错的收益,近几年生意更是越来越红火。

林子晨我家有一大片茶园,为了过上好日子,全家人每天辛勤地采茶、制茶、卖茶。听说茶饼好卖,爷爷还特地去学习了怎么压茶饼呢。就这样,我家也慢慢过上了小康生活。

蒋素欣隔壁王伯伯家建得可气派了,可他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他告诉我:以前住在农村,虽然拼命干活,但一年忙到头,却存不下几个钱。后来,他利用手头的一点儿资金,投资了一个小渔场养跳跳鱼。有了点积蓄后,又慢慢扩大渔场规模……就这样,他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徐溢洲爸爸的朋友陈叔叔承包了几亩田地养殖跳跳鱼。刚开始并不是很成功,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断摸索、实践,终于把跳跳鱼项目经营得风生水起,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王明威村里年轻的王大哥紧跟时代潮流,在快手、抖音上发布视频来推广家乡土特产。为了做好一条视频,他常常彻夜不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布的视频点击率非常高,土特产销量也很不错。

林 嫣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虽然外公很勤劳,但家里依然很穷,每到孩子开学就要为学费犯愁。后来,外公想到家乡靠海,便去海边种蛏子。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慢慢得到了改善。

吴子轩在奔小康的路上,村里体力尚好的老人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为家里增加收入。比如,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去附近的林子里捡“知了壳”拿去卖,知了壳可以做药引,价钱可高了。

杨静怡我的三爷爷以前只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不过他会弹棉花,做棉被。刚开始,他只有一台机器,趁着农闲时节到处去收棉花加工制作成棉被来售卖。经过数年的努力,他拥有的机器数量越来越多,现在还办起了工厂呢。

教师建言

陈淑珍老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了解身边人是如何奔上小康之路的同时,一定能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小康生活。

陈金婷老师通过采访身边的人,大多数同学都发现:要想过上小康生活,没有捷径可走,它是父辈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去发现机遇,去努力拼搏才得到的。而这些发现,必将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留下印记,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校长寄语

丁宗正校长

“我手写我心”。孩子们耳濡目染身边人奔小康路上的动人故事,用稚嫩的笔触,书写了家乡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愿孩子们在《快乐语文》的广阔平台上,展现自我,收获喜悦,如校园里的百年古榕,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陈医生小康生活茶园
陈医生先生
原来这就是“小康”
原来这就是“小康”
茶园飘香
我们的小康生活 水红铁路:“90度”的危险“360度”的幸福
小康生活一定是健康生活
茶园之晨
古稀村医陈守田:健康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看我
湄潭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