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目标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赜

2020-03-16 13:41袁小平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应用型

袁小平

(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自2015年以来,“双一流” 建设业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正如火如荼地推行着,这意味着“双一流” 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风向标,进一步勾勒了21 世纪中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改革目标、发展要求和宏伟蓝图,正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新时代发展的高峰。“双一流” 建设旨在培养更多拔尖人才、创新性领军人才、世界顶尖人才,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影响力。对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因此,在“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深入探索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事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迎来千载难逢的跨越式发展契机。作为发展中的高校,必须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快速转型,提升竞争力,在国家面向高等教育挥动的大旗下,实现 “弯道式” 和 “领跑式” 战略发展。

一、“双一流” 建设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将高等教育事业推向了制高点。1990 年至今,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 “211”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2015 年,国务院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为高校五年内发展计划新战略,亮出了“双一流” 建设的内涵实质,即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使我国逐步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使我国拥有更多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诚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211” 工程、“985” 工程,还是重点建设、特色建设,都会带来一些政策弊端,如身份固化、强化绩效、竞争缺失等问题[2],注重马太效应和短板效应,而忽略长尾效应[3],不利于高校的均衡发展和齐头并进,距离世界一流水平尚有差距,距离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宏大愿景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现如今,“双一流” 建设已在各大高等学府中大刀阔斧地进行,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支点和源头活水,为推进高等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面对已经扑面而来的新形势、新要求,各高校需回归理性和现实,重塑办学理念,科学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在坚持传承特色的基础上,抓住“创新” 这一核心竞争因素,加强“人才培养” 这一核心建设点,勇于自我革新,做到有破有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本校特色的发展势头和办学成效。

二、“双一流” 建设与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交融

1.“双一流” 建设的发力点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成就一流大学,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是推进高等教育向深、向实、向国际、向世界发展的 “两翼”。早在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4]因而,稳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发力点和有力抓手正是一流的人才队伍建设,即建设且建成“双一流” 的核心在于 “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则成为撬动一流人才队伍建设的双臂,也自然成为撬动“双一流” 建设的聚力点。

2.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核心

2014 年至今,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号召,且出台系列政策性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彰显了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创业时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创新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源动力,其中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体与根基。创业作为一种具象化的概念,已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融入了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中,集中了更多的人力、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投入到各个领域,并为此投入知识和技能,且配置相关资源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及个人创造价值和财富,其中人才是助推创业梦想实现的战略资源。

“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则是从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角度加以高度诠释。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国家进步的战略需要,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换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动力转换新局势,高校务必将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而培育的核心在于不断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智力、人力支撑,这也是高校无法推卸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成为时代赋予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3.“双一流” 建设与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交融的契合度

“十三五” 规划明确提出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使高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足以证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5]。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旨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汲取营养和水分又离不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教育。“双创” 教育、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高等教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是 “双一流” 建设的重要特征和实现这一重大教育工程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内驱力,是有效支持和不断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建设创新驱动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核心链环。“双一流” 建设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正是借助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智能、才能和动能,实现高校自身的飞跃。因此,高校对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塑造与 “双一流” 建设唇齿相依,深度融合。

在百舸争流的新时代背景下,在综合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必须顺势而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调革新整发展路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推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实现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双一流” 目标下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育路径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靶向” 发展

以“双一流” 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成为提升教育供给高度的需要、提升社会发展高度的需要[6]。一是在课程目标设定上,顺应 “双创教育” 和 “双一流” 建设的时代要求,重新调整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办学定位和教育内涵,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致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7],让更多大学生在未来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找准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向。二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创建融入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创业课程群,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在渗透创新创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同时创建由理论转化为应用、由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群,确保两个课程群无缝对接和合理统一;另一方面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在课程体系上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育目标和内容,真正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在课程教学模式上,主动对接 “互联网+”“人工智能” 等新时代概念,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采取供学生自由灵活选择的学习模式,如金课、慕课、网络视频课等,将其纳入课程学分管理。课程更多体现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如采取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更主动融入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和创业灵感。鼓励资深教师或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将科学研究作为课堂呈现的有效培养方式,深化课题研究开发和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完善已有的思维模式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始终怀着一种探究意识和刨新精神去学习和生活。

2.夯实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也关系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一流” 建设目标实现。因此,在实施“十三五” 规划和建设“双一流” 期间,高校继续深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仍然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学会借力,善用资源,广开资金渠道,出台鼓励政策,为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多元、多层次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是注重教育、教学和管理、受教育者的全员参与,植入生态思维,重视整体把握教育的生态发展,实现全员育人的生态系统良好功效。对教师而言,需将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潜能。注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双师型” 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有效促进教师的转型发展[8]。对管理人员而言,应有“为他人做嫁衣” 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加码助力。管理人员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环节,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实时了解国家政策、市场发展动向等,及时改进和提高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跟进自主创业学生,为其提供政策引导、全程指导、持续帮扶的 “五星级” 服务。对学生而言,主动参与“现代学徒制” 的教育系统训练,强化“工匠” 意识,追求卓越的探寻精神,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塑造,形成成长的自觉动力和成长自信。学生是大学这座工厂打磨的最具鲜活生命的“产品”,“产品” 质量的好与坏决定“工厂” 的兴与衰。因而高校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上,除应建立各项人才保障体系之外,还应采取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各项事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能性。“产品” 本身性能良好、动力强大,学校才能生产出优质、社会需求、人民认可的 “产品”。

三是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上,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定性与定量、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客观性、多元化和最优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实施多元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范式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的系统教育工程,作为具有中国化、本土化、中国特色为特点的素质教育,应着力打造适合本校实情和特色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集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多学科参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范式。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学生的知识面仍存在狭隘性,综合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尚缺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创业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 “双一流” 建设的发展目标引领下,高校仍需鼓足劲,撸起袖子,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9];整合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程上,可以创设更多不同学科的选修模块,在学分上加以体现和倾斜,以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划分,引导学生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做到宽知识渗透、厚领域联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将创新思维、创业活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引领他们对未来生活和事业发展的最强动力和助推能量。

课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在 “双一流” 建设目标的驱动下,高校应创设多元、多维、多彩课堂,赋予课堂生命的灵动,赋予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发展的空间,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打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形成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育载体,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实习教学、“互联网” 学习课堂四个维度的多课堂基本育人模式,即改革第一课堂,创设情景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活跃第二课堂,依托创新创业社团、学生组织、学科竞赛、学术活动等平台,打造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其成为第一课堂的 “增效器”,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活力;拓展第三课堂,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模拟创业为契机,激活学生的创新创业动能;开辟第四课堂,在 “互联网+” 时代,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学习和创造,使互联网成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驱动力,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激活每个学生创新创业的细胞组织。

4.深入推进和融入国际化办学模式

为了实现 “一带一路” 和 “双一流” 建设目标,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迈向国际,走向全球,具有国际办学理念,提升国际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高校在立足 “本土意识” 和 “中国情怀” 的基础上,还应放眼国际,主动融入全球,彰显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和国际合作,积极引导大学生达到 “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 的高境界,为建设 “双一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 “一带一路” 方案储备更多国际化人才。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与国际趋向,主动出击,学会借助海内外资源,开展多层次的海外办学、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空间,致力于构建国际教育命运共同体,实现跨界、跨国度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圈[10],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二是对人才培养实施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 “圈养” 变为 “放养”,通过设立境外研学、访学奖学金或助学金,鼓励和支持更多学生开拓眼界、出国深造,体验多元的国际文化和教育经历,同时引入国际优秀的留学生和一流的专家学者,为未能走出国门的学生引入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多元思维,为学生多元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他们日后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夯实根基。三是建设一支国际化的教师团队,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模式,打造一流的“大师”,汲取国外知名学府的有益经验,并基于中国国情和学校本色,加强优势互补、互学互鉴,探索具有中国方案的国际化办学模式[11]。

5.创建协同联合的人才培育生态系统

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单靠自身的努力和培养是行不通的,仍需系统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获得多方支持、多元渠道,创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元性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育生态系统,为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在“双创” 潮流中,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范式应呈现生态、系统、协调、循环等特点,告别传统的“圈地造城” 思维,用系统观、生态观打破思维壁垒,注重构建与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的创业“3.0版本”,并注重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与支撑[12],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创业培育磁场,从而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成功,让更多地方成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 “栖息地”[13]。一是加强校政联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政策推广和引导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校政合作的生态管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协调各种关系,筹备更多资金,在社会上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为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构建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生态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支撑,而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鼎力相助”。良性持久的校企合作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配备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资金、技术、培训、指导和实习场所等,在关键时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 “雪中送炭”。三是加强校校联合、校研联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垦更多 “金矿”,实现资源与成果共享,构建资金、技术、网络、文化协同互动且有效促进的教育生态链,促使高校建立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形成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良好局势。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