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物理学科的人文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价值

2020-03-16 03:12徐殷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美的

徐殷

中文“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西汉淮南王刘安等著《淮南子》亦见“物理”一词。晚清,物理学包括在所谓“格物学”之中,“格物”二字是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格物致知”的简称,当时的格物学是指除了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以外的所有自然科学。从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学知识开始传到中国,最初曾由希腊文音译为Physica,把物理学音译为“费西伽”,物理学理论从清代晚期,废除科举制度后,系统地传入我国。1900年,日本人藤田丰八把饭盛挺编著的《物理学》译成中文,并由江南制造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具有现代物理学内容和系统被称为物理学的书。现在“物理”一词含义有二,一是泛指事物的道理,二是“物理学”的简称,无论哪一种含义,都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一、中职物理学科的人文性探析

中职物理学科有其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理学科有人文性的根基

物理学科与人文的统一有其内在基础,物理学科人文性的根基就是真、善、美。物理对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精神、求善精神和求美精神。人文主义中的“真”可视为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种求是的态度,一种永不枯竭的创新意识与锐意进取精神,勇于批判,敢于怀疑的精神,这些都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探索自然的活动中“科学精神”侧重于理性思维,逻辑判断推理,而“人文精神”侧重于非理性思维,情感意志。这些都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活动中体现出的由内到外的本质精神,是深层次的内在统一。历代的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界中无不实践着这种内在统一的精神。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历时四载做了几千次实验,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终于提取了镭。“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花了26年的时间反复研究导师第谷·布拉赫遗留资料,思考、计算、穷其一生,终于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基础。尽管开普勒在天文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一生在贫困中度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用坚定的信仰、绝对的忠诚、默默的奉献实践着求真求是的伟大人文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才有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辉煌。

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的“善”彰显着一定的道德色彩,而西方文明的发端——古希腊哲学认为“善”就是智慧(wisdom),西方的近代哲学更侧重于强调人文关怀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善”的认识已经全面深入了,不仅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关注,更体现对社会、对他人,乃至对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深层次的关注。在热爱真理过程中更热爱人类与自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是不够的。这充分表达了人类在探索自然中的求善的精神品质。

美,一种真与美交融的和谐意境,是一种对自然鉴赏时愉悦的感受,是主客体相互协调的一种最高境界。科学求真的最高境界就是真与美的和谐统一,正如彭加勒所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研究它,因为它是美的”。正因为自然界的美的驱使激发人们去探索,这种美既有感官之美,形式之美,更有科学之美。人们总是按照科学之美(简单、和谐、对称)来探索自然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从电与磁应该有对称之美的假设基础上建立的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是从宇宙的和谐之美、简单之美信念出发,潜心研究,动摇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创了天文学上的革命。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非常强调美学在探索自然中的作用,他曾说:“薛定谔和我都有非常敏锐的对数学美的鉴赏力,并且这种对于数学美的鉴赏支配了我们的全部工作,这种鉴赏对于我们来自一种信念的举动:描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方程必须包含伟大的数学美,它对于我们就像宗教。”

2.物理知识与人文知识彼此相通

早期,科学与哲学是一体的,如牛顿的经典著作冠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早期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科学与人文的同根同缘的关系。物理学家对自然的探索中表现出的思辨和对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和谐性的哲学信念无不表现了人文与自然科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杨振宁教授在北大演讲所言“对物理学的研究,高的境界是哲学,再高的境界就成了宗教”。当然一般的科学知识隐含着人文内涵,从语言形态的描述到求真,求美的精神内涵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包含着人类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精神。从现实形态上观察,物理与人文有互渗互补的一面,物理与人文的沟通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良性循环。

二、中职学生人文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堪忧

从学生层面上看,该年龄段大多在14—19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中考失利的阴影还时常笼罩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职业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同,有的人由于学习成绩欠佳,或是由于一次偶尔的发挥失常,导致中考失利,被迫就读职业学校,被家长、同学看不起,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有的学生在学校由于自控能力较差,经常违反校规校纪,老师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失去了耐心,被老师所放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由于其学业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由于成绩差受歧视、受排挤,入学后又面临社会甚至自身家庭对职校学生身份的偏见,从而形成自卑、无所作为、自由散漫、迷茫失落、内心压抑和封闭等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中职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竞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等缺失。

2.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重视不够

从学校层面上看,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对于人文教育淡漠的问题。通过职校教师对学生人文素質的判断评价与学生自我陈述,发现目前中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观念陈旧,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养培养等。在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提高职校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挖掘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素材,寻找适合中学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职业学校物理学教师的内在追求,可以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法,探索在职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

三、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从2017年9月开始,笔者面向本校300多位移动通讯软件工程、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维修与驾驶、航海驾驶、焊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和综合高中班的学生做了题为“遵循历史轨迹,沿着历代物理先贤们探索的轨迹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以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探索,主要做法有才下几方面。

1.拓宽物理课教学思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各种新媒体资源,对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家知识进行检索,收集了大量的物理学史图片、文本、录像资料等,从而为开展“遵循历史轨迹,沿着历代物理先贤们探索的轨迹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教育和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一手材料。

2.构建物理学人文课堂

笔者查阅大量国外的物理学教材,尤其是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具体、翔实,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使之本土化,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

3.组织开展物理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营造充满中职物理文化的课外环境方面,笔者即在课内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又在课外引领学生广泛涉猎物理学家艰苦卓绝的探索物理世界的优秀事迹,编写了相关的校本课程,笔者以机电班和施工班进行对比研究,进行量化分析。

4.总结提炼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体会与心得

所有这些实践成果,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写心得体会,并对实验成效展开讨论。所有这些举措,对理科教师开展科学史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职校生对物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就像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学生智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学生是教育的主角,老师所做的,是帮助他们主动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物理学人文美的
美食物理学
好美的雾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