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基于信息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2020-03-16 03:12刘涛柴建伯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技工院校信息化

刘涛 柴建伯

摘 要: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介绍了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信息化技术与德国双元制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为技工院校探索出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创新、总结实践,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技工院校 信息化 行动导向教学

课 题: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立项课题《技工院校信息化背景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RS-2019-5057)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逐渐普及,与此同时,现代企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都把信息化教学和新的培养模式放到突出位置。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把信息化技术与德国双元制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探索出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充分体现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和现状迫切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新型教学法

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科技发展和企业的技术更新,新产品开发时间越来越短,企业更需要员工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近年来,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差、课堂纪律差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吸收、理解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技工院校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行动导向教学法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被技工院校倡导并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具明显优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适应现代企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起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通过创设各种职业情境、师生互动,在职业行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中,锻炼职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构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把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作为导向。教师按照“搜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能力提升。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特别是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工作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学生手机问卷调查中,问题“你喜欢什么形式的课堂”的反馈中,回答师生互动和小组活动教学方式的学生分别占了77.44%和56.98%,显示出良好的学生基础。

三、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主要推动力,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大数据、云存储、直播平台等各种教学应用程序大量推广,为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技工院校的课堂教学,以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为载体的教学互动应用模式更适合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以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为载体的教学互动应用模式是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在教学中进行互动教学的应用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师生互动、个性化教学以及教学数据的快速统计汇总。移动学习平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面臨的不同阶段、不同学习需求以不同的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如各种教学资源、重难点测试、知识点抢答、分组讨论、微课自学等,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应用。常用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有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职教云、微助教等。这些移动学习平台具备课堂签到、课堂测试、课堂讨论等教学互动以及数据汇总等功能,以游戏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便捷的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四、信息化技术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考察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独立工作、两人工作、小组工作、增长的小组、交换伙伴、交换小组等微观方法,推动学生思考、结对、交流、展示等环节,充分发挥团队意识、开展头脑风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签到功能能快速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更重要的是能把每次的出勤情况及时汇总成考勤表,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出勤率提供快速的数据统计。签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争夺签到的“皇冠”,课堂气氛能及时调动。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利用移动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教师课前把课堂教学的相关信息发送到学习平台,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在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时,把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作为引导文的发布平台。这样可以节约大量课前准备的时间和课堂上分发引导文的时间,同时节省大量的纸张。移动终端平台还可以发布文本、PPT、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

2.分组环节的应用

移动终端平台可以实现对班级学生进行快速的分组。这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小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快速分组应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班级规模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教学实践中,学生更愿意自由组合,虽然这样分组可以形成融洽的团队,但这对于小组工作任务的完成会有很大影响。教师应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被安排在个人与小组都能取长补短、协调工作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作用。所以分组环节运用移动终端平台的强大功能就可以快速解决,极大提高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率。

3.教学互动环节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体系。教学互动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利用终端平台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广泛开展课堂互动,包括随机答题、抢答、讨论等。使用这种方法体现出了数据收集的迅速快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显著提高,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头脑风暴法的教学讨论,讨论结果以词云的方式显示出来。大家关注越多,词云就会以更大的字号显示,结果就更加直观,学生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也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4.教学评价过程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教学评价的多维性。以往的教学评价多以发放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评价表中包含自我自评、小组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这些表格在学生中因不能完全回避而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平、公正,所以客观、真实性不足,而且占用课堂时间长,教师汇总成绩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移动学习平台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具有各种评价打分类别,课堂上的每一次自评、互评和答题等互动活动,都会自动生成答题成绩和评价分数的数据表格,极大地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成绩。根据课堂教学中的答题数量、评价分数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总分,移动学习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权重赋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总之,技工院校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教学设计基础,把信息化教学融入到综合职业能力包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上,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定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插上信息化技术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2]海尔伯特﹒罗什.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刘涛,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研室;柴建伯,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技工院校信息化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