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价值观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分析

2020-03-16 03:25赵妍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现代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这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带来了困扰。本文尝试以现代价值观念作为着眼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给出多要素平行评价方法和标准、核心要素权重系数评价方法和标准、扬弃观念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内容,服务后续优秀传统文化评价工作。

关键词: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多要素平行评价;评价标准

前言:

传统文化由文明演化、汇集形成,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新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随文化发展出现多种变化,呈现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特征。这意味着仍以传统价值取向进行文化评价已经不合时宜,只有寻求现代价值观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才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是指带有是指一個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意义、重要性的惯性评价标准和看法。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真理、传统伦理规范六个方面。

现代价值观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兼具我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内容的客观评价标准和观念。

应该说,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差异也较为明显:传统价值观内容较为狭窄,且带有很多迂腐内容,现代价值观更强调客观性,也更契合时代发展特点。以现代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就必须以客观、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多维度开展分析,才真正有助于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发扬。

二、多要素平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传统文化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集成,包括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其多样化的价值,这为多要素平行评价方法和标准的运用提供了空间。多要素是指对应传统文化牵涉到的各类客观要素,如文化实体保留完好程度、规模、文献记录等等。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对牵涉到文化价值的各类条目进行逐一分析,条目越丰富、越完整,表明对应文化对象的价值越突出。

如对传统工艺文化的评价,牵涉到的客观要素,包括工艺水平、产年代、代表文物稀有程度、文物保存完整程度等。一般而言,年代较为久远的工艺文化、稀有程度较高的工艺文化、保存完整的代表文物、带有铭文的文物更具价值。在多要素平行评价时,上述工艺文化价值也更高。可直接以对应条目作为评价标准,设定不同的等级,工艺水平最高的文物,等级最高,反之等级较低,借此完成传统工艺文化的综合评价[1]。

三、核心要素权重系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核心要素权重系数评价,是指对文化对象的价值维度进行分析,差异化看待不同维度的价值,根据文化对象的具体特点,选取能够体现其核心优势的若干维度,进行文化评价。如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其价值维度与思想内容存在关联,包括对人的教导、对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观点等等,以现代价值观念进行文化评价时,其核心维度应体现在“对人的教导”方面。

宗教文化导人向善,这是其得到历朝历代尊重的基本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部分宗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迷信内容,作为文化组成部分不能忽视,但不能纳入“优秀文化”中。以现代价值观为原则,对思想文化进行评价时,应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积极性,将文化内容分为积极部分、消极部分;积极部分进一步拆分为积极观念、客观事实、现代适用性;消极部分进一步拆分为迷信、落后观念等。完成拆分后进行权重排名,评价过程中,核心要素如宗教对社会道德的作用,以6-7分计算(默认满分10分)、非核心要素包括宗教文化中客观存在的各类实体,如经卷、塔楼等,以3-4分计算,根据评价后获取的总得分,得分超过8分的对象目标,可纳入优秀文化范围,得分较低的对象目标,作为一般文化或不良文化看待,完成对文化的有效评价。

四、模型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模型评价,是指将一大类评价对象纳入到统一范畴内,根据其特点,设定若干价值维度,所有维度共同形成一个模型,每一个价值维度再设定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设定不同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对待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其归类情况,纳入到不同模型评价范围内,采取专家反馈法,对待评价对象不同价值维度进行独立评析,完成所有价值维度评析后,直接将其代入归类模型中,根据其在各个价值维度的得分情况,获取定量分析成果,再根据定量分析成果,获取定性分析结论。

如对联文化,可纳入社会生活文化范畴,价值维度牵涉到生活、文学、民俗、书法、经济、其他等六个维度,均具有现代价值观下的“客观”特点,对联文化丰富了民众生活,对联中的内容也均体现了积极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和“和谐、富强”内容相同。在社会生活文化模型中,每个维度均设定三个等级,第一等级1分,第二等级2分,第三等级3分。采用专家反馈法,进行对联文化六个价值维度的探讨。如书法价值维度,含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不同字体等价值信息,具有较高价值,可记3分,生活文化维度中,对联与民众生活关联性高、传承历史悠久,可记3分。其他维度分析方法与此相同,之后结合分析结果,将“对联文化”分析模型,代入“社会生活文化模型”中,对六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统计,因不同价值维度的评价标准明确,直接对总得分进行评估即可,满分18分的情况下,得分达到15分以上,可界定为优秀传统文化。

五、扬弃观念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扬弃观念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评价,均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确定可量化、可视化的数字指标,该方法下,优先强调待评价对象的可发扬性和不可发扬性,实现其性质的界定,再进行评价,简言之,可发扬的传统文化,均总体纳入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反之则纳入非优秀传统文化范畴。

如礼仪文化,以现代价值观念作为评析依据,古代跪拜统治者、管理人员的文化,不具有可发扬性,应纳入非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古代尊师重教、文明礼让等礼仪元素,在现代社会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符合现代价值观中的“文明、友善”等要素,可纳入优秀传统文化范畴。扬弃观念重视借助现代价值思想进行评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方式较为凝练,但存在精细化程度不足的弊端,且不同文化元素辩证特点未能得到尊重和考虑,适合作为文化价值初步评估的一种方式,实际应用时,应与其他具有定量分析特点的方式并用,以扬弃观念做初步评价,再以多要素平行评价、模型评价等方式进行二次分析,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评级标准的多样性、合理性[2]。

六、商业观念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现代价值观念下,文化元素的商业作用得到更多重视,商业观念也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之一。该方式下,重视对待评价对象进行单一元素的重点评析,也即商业价值评析,包括受众范围、商业发展潜力、融资能力、当前市场规模等等。如灯谜文化,在我国各地均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但在商业发展潜力、融资能力、当前市场规模等方面不够理想。又比如回族饮食文化,其融资能力、当前市场规模、商业发展潜力理想,但受众范围相对狭窄,部分民众对回族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能力较差[3]。

具体工作中,需要对待评价对象的商业相关元素进行罗列,以定性分析的方式,评估其是否具有商业化发展的可能,核准待评价对象可借助商业模式获取理想的回报,则纳入优秀传统文化范畴,无法获取对应商业回报,则纳入非优秀传统文化范畴,该方法强调与现代价值观中“科学发展观”的契合,以更具现代意味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无法短时间内完成评价的文化对象,可暂时搁置,借助扬弃观念对其进行定性,以定性结果作为辅助,分析商业化建设的可能,获取最终评价结果。商业观念下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明确,但适用范围有限,可推行于企业、公司活动中。

总结:

综上,现代价值观念下,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较为多样,不同评价标准的立足点、切入点存在差异,只有将有效保留、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终目标,选取最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才能真正体现现代价值观念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吸收和继承。

参考文献:

[1]胡可佳.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构建与传递[N].中国文物报,2019-12-10 (006).

[2]江又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意蕴及当代价值[J].理论建设,2019 (05):91-97.

[3]秦宗财,杨郑一.论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逻辑与路径[J].中原文化研究,2019,7 (05):51-59.

作者简介:赵妍(1976.10-)女,山东曲阜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