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炼马石山十勇士精神的思考

2020-03-16 03:25崔峰硕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群众

崔峰硕

摘要: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在胶东地区发动了大规模扫荡,企图消灭胶东抗日武装力量,摧毁抗日根据地。两万多日伪军把6000余名群众和指战员圍困在以马石山为中心的包围圈中。为掩护群众突围,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多个英雄群体拼死战斗,4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提炼马石山十勇士精神对于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历史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对英雄烈士的深切缅怀,同时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

关键词:马石山十勇士;突围战;掩护;群众;扫荡;牺牲

1942年底,日寇为进一步打击抗日根据地,消灭胶东抗日力量,纠集日伪军两万余人对胶东革命根据地发动拉网合围式大扫荡。11月“21日,莱阳、栖霞、福山之敌全部出动,与投降派赵保原、秦毓堂等部相勾结,兵分多路向以牙山、马石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扑来”[1],11月23日傍晚到24日上午,以马石山为中心的包围圈里有6000多名根据地群众和党政军干部战士,为了掩护群众突围,执行其他任务路过马石山附近的十勇士、执行警戒任务的十八勇士、同样被敌人围困的十六团、隐蔽行军的十七团七连和寻找接应主力部队的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等几个群体,在没有上级命令和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自觉地担负起掩护群众和伤员突围的重任。他们放弃独自突围的机会,毅然选择杀向穷凶极恶的敌人,掩护群众先突围。六千余名群众和机关人员艰难突出重围,四百多名八路军指战员血洒青山。马石山十勇士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他不是专指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十名战士身上的革命斗争精神,而是所有在马石山突围战中为掩护群众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指战员身上展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乃至是全体胶东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提炼升华马石山十勇士精神的时候,要着重分析几个含义和层次,进而提炼十勇士精神,为便于表述,依然以十勇士代表整个英雄群体。

一、爱党爱军,英勇顽强

十勇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胶东军区小股部队,是山东抗日战场的一个角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机动灵活地打击日伪军。这些英勇的战士信仰共产党、热爱共产党才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击侵略者。也正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威胁了日寇的后方和交通线,才使得敌人深恶痛绝、痛下杀手。作为军人,他们面对的是穷凶极恶、装备精良、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自己手中武器简陋、弹药极为有限,而且都是小股部队,与敌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没有一个八路军战士选择逃避,十勇士最后三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十八勇士拖住敌人战至最后一人;十六团三连全部牺牲在突破口高地上,一营只有五六人突围成功;独立团二连一排在东北山坡全部牺牲;十七团七连与敌展开白刃战仅15人幸存。看着战友一个个一片片倒下,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简陋的武器凭借地形优势抗击敌人、拖住敌人,用自己的鲜血捍卫军人神圣的荣誉,不可谓不英勇,不可谓不顽强。

二、忠于使命,人民至上

十勇士本来执行的是运送物资的任务,路过马石山。但是当他们发现群众被围困后,坚定不移的留下来掩护群众,把人民群众的生死放在个人安危之前。虽然没有上级的直接命令,但救护群众本就是他们至高无上的使命,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无声命令就是对他们最响亮的召唤。其他几个英雄群体同样也可以利用夜色掩护和灵活的战术巧妙突围,但是为了履行军人的使命,为了掩护群众突围,他们依然放弃独自逃生的机会。十勇士已经三次带领群众艰难突出重围,但是发现还有被困群众,毫不犹豫再次冲进包围圈;十八勇士为了拖住敌人给群众赢得转移时间把自己逼上绝境;(十六团)与鬼子短兵相接……终于形成了一个突破口……干部群众向突破口冲来,为保住突破口掩护大队人马突围,张海峰副政指率一个排横在突破口左右阻击敌人[2];独立团二连一排主要任务是接应主力部队,发现被困群众也是义无反顾的数次带领群众突围;十七团七连干部甚至说过“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今天晚上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突围,置群众生死于不顾,即便我们有幸活着出去,不知将来七连有何面目见胶东父老”这样的铿锵豪言。人民军队为人民,八路军把使命担在肩上,把人民放进心里,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的时候,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在生与死的艰难考验面前,他们没有任何的犹豫,坚定不移的履行着军人的使命,抗击侵略者、保护人民,十勇士群体也是抗战300英烈名录中著名的为掩护群众牺牲的英雄群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党爱军,英勇顽强,忠于使命,人民至上”的十勇士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党领导一切,党指挥军队,一切行动听党指挥的思想深入每个解放军指战员的脑海;英勇顽强是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国内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还是国际维和与亚丁湾护航,他们面对的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武装暴徒,从没有退缩;忠于使命,使命在我,勇往直前,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在任何时期,人民子弟兵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至上的信仰和信念;人民至上,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无数的解放军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利益高于自己的生命,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有这样的觉悟和行动。

综上所述,我们把马石山十勇士精神归结为:爱党爱军,英勇顽强,忠于使命,人民至上。这是对抗战时期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胶东八路军崇高的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的概括,也是对胶东军民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写照,更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有力的思想助推。

参考文献:

[1]郑适之.日本侵略军在胶东的暴行[M].山东省初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192.

[2]张克勤 刘学艺.胶东子弟兵(上册)[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358.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