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

2020-03-16 03:25李奕霖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练习曲肖邦钢琴

李奕霖

摘要:“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在练习曲中出现的特征更是多样性的,有的有显著的美的要素,有的有技巧上的目的,更有少部分是来平衡这两个要素,练习曲---Op.10这是肖邦在钢琴演奏中的方法和手段的完美结晶。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

肖邦将12首练习曲Op.10这套练习曲题献给自己的好友李斯特,作为表达自已与李斯特的友情,同时也是肖邦对这位钢琴名演奏家的尊敬。

C大调练习曲Op.10—1

快板,4/4拍,三部曲式。全曲的构成在左手用八度音弹奏旋律之间,右手奏出琶音和弦。这是一首琶音练习曲,如果把这些琶音和弦浓缩回原来和弦的话,便有圣咏合唱的形态,有人称这是《逃亡圣咏曲》。是技巧性的练习曲。它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左手的八度音要弹得重些。要弹得壮大,雄纠纠地,而且要有优美感,才能发挥乐曲的效果。尤其是要把握住乐曲构成基础的单纯、透明的和声。

a小调练习曲Op.10—2

快板,4/4拍,三部曲式。这是半音阶练习曲。右手的第三、四、五指弹半音阶,用拇指及第二指弹其下方的和弦,以要求这些手指的独立性,这是很需要技巧的练习曲,也可以说是钢琴家必须随身携带的练习曲,弹得好会有微妙的心理活动等情绪的纤细表现。尤其是最后下行的半音阶,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

E大调练习曲(离别)Op.10—3

据肖邦的学生、钢琴家古德曼回忆,当肖邦在完成此曲后曾兴奋地说,这是他一生所作的最美妙的旋律。有一次当古德曼正在弹琴这首乐曲时,肖邦突然抓住古德曼的手臂,激动而深情地喊到:“啊,我的祖国!”这句话使后人对他的这首练习曲有了开锁的钥匙,作曲家是怀着思念祖国之情而写出这支曲子的。以作者生平为题材的法国30年代影片《离别之歌》曾以本曲为主题曲。乐曲用不太慢的缓板,2/2拍,三部曲式。这是一首发自心灵深处的哀歌。

升c小调练习曲Op.10—4

这是要求双手手指的速度及轻快技巧的练习曲,并以练习重音为目的的练习曲。也是练习曲中最难的一曲。特写是密集的指法,以及乐流的处理。这是纯粹古典的、典型的练习曲.乐曲采用急板,4/4拍,二部曲式。

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Op.10—5

这首练习曲以“黑键”而著名,右手只弹黑键,左手弹奏和弦支持旋律。全曲让人心旷神怡。肖邦自己对这首作品曾于1839年给友人的信上说威克小姐把我的练习曲弹得至为优美。她表示除了这首曲子之外,很难再找到更好的曲子。如果不知道这是一首为黑键时写的乐曲,那么弹起来必无兴趣可言。乐曲采用甚快板,2/4拍。第一段是降G大调至降大调;中段是降D大调至降G大调;第三段至尾声是降G大调。最后是双手以八度音弹出很强的下行音阶。

降e小调练习曲Op.10—6

这是近似夜曲形态的练习曲。而且有着浓厚的暗淡阴郁的情绪。乐曲采用行板,6/8拍,三部曲式。第一段在降e小调,中段为降B大调至E大调又回到降e小调,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最后短暂的转为A大调。这首乐曲是表情和技巧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曲。

C大调练习曲Op.10—7

这是一首类似托卡塔形态的明朗华丽的练习曲。它的重点是练习右手的技巧。右手平滑流畅地弹奏重音,而最高声部要能圆滑地响出旋律来,用连音来弹奏。旋律不断地从弱拍响起,重音也在这弱拍里。因此低音的弹奏必须带有断奏的性质。但听起来低音部还要有旋律的感觉。作品10号采用甚快板6/8拍,三部曲式。

F大调练习曲Op.10—8

是这套练习曲中内容轻快的乐曲,尤其是最适合于要求右手流畅的练习曲。以左手支持爽朗、坚实的旋律,右手是以各式各样音阶的结构来加以装饰。乐曲采用快板,4/4拍,三部曲式。第一段用F大調、C大调、F大调;第二段为e小调转为降E大调、e小调而到F大调;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用F大调、降B大调,F大调进入尾声。

f小调练习曲Op.10—9

这是一首很有感情的练习曲,难度极大,在相同节奏型的低音部分解和弦上方,右手奏出喘息般的旋律。有人认为这是肖邦晚年的前兆,被疾病煎熬的景象。乐曲采用急促的快板,6/8拍。带反复的二部曲式。第一段为f小调,第二段为降D大调,反复后第二段是f小调,并进入尾声。

降A大调练习曲Op.10—10

能把这首练习曲弹奏得完璧无疵的人,才称得上是达到了钢琴演奏的最高峰。在所有的钢琴曲中,像这样的如此有天分、充满了幻想的无穷动性格的练习曲,除了李斯特的《鬼火》之外,可以说一首也没有。采用甚快板,12/8拍,三部曲式。第一段用降A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第二段是从E大调开始经由各种转调后又回到降A大调;第三段在降A大调再现第一段。

降E大调练习曲Op.10—11

这是为了八度以上的开放和弦的双手琶音练习曲。其旋律并不固定在高声部,经常隐藏在各声部中,要在这些和弦中让隐藏着的旋律浮现,是相当困难的。曲中充满了幸福感,肖邦陶醉在短暂的幸福与满足之中。乐曲采用小快板,3/4拍,三部曲式。第一段为降E大调、f小调、降E大调转降C大调;第二段是D 大调、降d小调、降e小调、降C大调、降A大调;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用降E大调、f小调转降E大调。

总之;这些乐曲绝不欠缺什么,这里有被拓广的和弦,有拉长的琶音,有单音、三度音、以及八度音的半音阶的进行,还有对比节奏的同时结合等,这是肖邦的方法和手段,是他钢琴语汇的结晶。

猜你喜欢
练习曲肖邦钢琴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肖邦
绘事感言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