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演唱好声乐艺术作品

2020-03-16 03:25张智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言性声乐艺术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它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语言结合音乐的旋律来表达丰富真实的情感艺术。演唱者想要将声乐艺术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那么就需要有扎实的声音技术和情感表达能力。只有演唱者在演绎音乐的过程中,让听众对音乐产生共鸣和认同,才是对演唱者的声音和情感处理最好的肯定。因此,声与情在音乐表达中显得非常重要,这就对我们演唱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声与情;声乐艺术;语言性

一、声乐艺术的概述

声乐艺术是通过演唱者用声音和语言结合来表达丰富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与音乐的高度结合。现代歌词的创作在押韵方面是特别讲究的,读起来琅琅上口,歌词诗意化的语言形象有着较强的押韵性,这为作曲家创作歌曲奠定了旋律美的基调,歌词的韵律结构、内容、风格等又约束着旋律的创作,因而歌曲的旋律美取决于歌词的意韵和风格,这就使得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完整一体,特别是一些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浓郁的民歌几乎可以认为是其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的延伸,也赋予了民族语言、地方音调以艺术的生动性、艺术性。因此聲乐艺术既是一门语言化的音乐艺术,也是一门音乐化的语言艺术。

二、声乐艺术作品在演唱过程中基本的技巧

声乐作品在演唱时演唱者应该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一般来说歌者在演唱时应该身体挺直,自然放松,保持一个积极的状态。眼睛向前看稍微向上,胸部自然挺起,腹部收紧,两肩微张。保持一个正确的歌唱姿势和良好的歌唱习惯。

呼吸是我们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我们在歌唱时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掌握一个良好的呼吸才能使我们发出的声音响亮悦耳,而且有强有弱。在演唱歌曲时才能进行一个良好的发挥,才能够发出具有穿透力的、能够打动人心的声音。

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演唱者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关注自身腔体之间的联系,并且对于自己口腔,头腔以及胸腔之间的共鸣状态进行掌握,保证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能够对口腔,头腔以及胸腔能够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保证听众们也能感受到一定的共鸣技巧。

三、声乐艺术作品的语言吐字

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这就决定了歌唱语言在声乐中的重要地位。歌唱中的咬字不但要求字音准确,而且还要求声音明亮高亢,优美动听,要求把咬字吐字和歌唱技巧结合起来。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每个字的字头不能咬的太死,咬死了会卡主喉咙,又不能咬的太松,咬松了没有撑住字,必须要咬准,不紧不松,恰到好处。在歌曲演唱中,了解歌曲演唱中的吐字、咬字是十分重要的。在歌唱时口形变化不能太大,太大容易破坏惯性,关键是前字尾与后字头的衔接,在利用口腔的惯性动作去衔接时,必须严格保持前一字尾的共鸣位置,因为字尾在轻收时比较容易失去共鸣位置,导致使后一个字头失去依据,从而使乐句中断,甚至出现字的变形。所以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是歌唱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它也是歌唱艺术完整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充分了解声乐作品

声乐作品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一首歌曲的创作是对生活的感悟,是通过音乐形式进行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声乐基础,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理解,在演唱时将情感进行表达,让观众产生共鸣。只有对作品有充分理解,感同身受的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声乐作品。例如,南方的声乐歌曲如同婉约词派,温婉细腻、含蓄优美。陕北的声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信天游》是最具有代表性、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首民歌。他的内容、曲调、节奏都比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响亮、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表现出了陕北地区人民开朗乐观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我国的声乐艺术是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是各族人民的情感寄托和表达。没有亲身的经历体会很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很多演唱者不能将民族声乐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感丰富的表达出来,原因是因为生活经历不足,文化修养还不够。因此演唱者需要不断地学习,要了解一定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习俗,这是演唱者理解作品情感需要做的功课。同时演唱者还要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整个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并且根据自身的演唱技巧才能够展现出一个好的声乐作品。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演唱者有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表达出我国声乐作品的风格,推动我们国家的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宁.基于审美想象的声乐作品演唱分析[J].北方音乐,2019.

[2]彭霜,刘婷.声乐演唱审美艺术的表达——评《声乐演唱技术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9.

[3]邢倩文.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培养分析[J].黄河之声,2019.

[4]李翊靖.论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与演唱者之间契合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9.

作者简介:张智辉(1994.11-)男,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音乐,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语言性声乐艺术
语言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研究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