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研究

2020-03-16 03:25冯双龙林丛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冯双龙 林丛

摘要: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践教学中,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本文以河北旅游学院为例,分析其在高职院校校风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探究促使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的合理途径,以期为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风建设;校园文化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校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促使高职教学工作的健康合理开展,需要在实践教学前,明确高职院校校风建设问题,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以期改善目前高职院校出现的校风建设问题,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职院校校风建设问题

(一)校风建设观念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点的讲解与培训。校风建设是高职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学工作人员缺乏校风建设观念,将教学工作全部放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环节中,导致学生校风建设工作的严重不足。同时,高职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中,未能对校风建设进行合理融入,使得校风教育的实际价值未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学生教学工作的高效率进行[1]。

(二)校风建设管理问题

针对校风建设的管理是当前高职院校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校风管理,然而,其管理方式缺乏现代化手段、校风管理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校风建设的科学有效管理方案。二是高职院校相对于高中,对学生的管理较为放松,学生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有关校风建设的管理方法未能得的落实。总之,高职院校校风建设中,管理方面的問题成为制约校风建设的主要阻碍。

(三)不良校园文化影响

校园文化是校风建设的助推器,学校在构建校风体系时应坚持文化教育的指导作用,注重利用科学、先进的校园文化引导校风建设。然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部分院校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职业规划方面,未能做到兼顾学生的文化素养,由此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未能形成,影响校园文化构建工作的合理开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

(四)教风考风不端正问题

教风和考风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校风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实际教学中,部分高职学校的教风与考风不够端正,相关的教学培训内容不合理,影响校风建设进程。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够,学生的自觉、自律意识较差等等,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利用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手段,改善教风与考风不端正的问题,在高职校风建设中亟待解决。

二、改善高职院校校风建设问题对策

(一)统一认识,强化建设观念

高职院校校风建设中,需要统一认识,强化校风建设观念,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用应明确校风建设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落实校风建设。在此过程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应统一思想,认识到校园风气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并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风气构建需要结合新时期教学理念,注重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强化相关教学工作人员的建设观念。实践中,还应做好校风建设的现状调查,注重分析新课改背景,校风建设的主要目标,以此为基础设计科学有效的校风实践方案,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条件。

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先进意识会推动实践发展,在开展高职学生的校风建设时,应认识到校风建设意识的形成是改善相关问题的关键,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在实践教学中,寻找校风建设的具体方法,为进一步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中,校风建设不足的问题现状,需要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与方向,通过实际教学方案,将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促使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同时,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使得校风教育的实际价值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学生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求真务实,加强管理水平

为改善校风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学校方面应培养求真务实的管理作风和工作态度,并且注重师生在校风风气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校园风气的构建成果。在管理工作中,应改善以往的统一方式,善于利用多样化、多元性的管理方式,提升校风建设工作效率。为提升学生参与校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应改革学分评定标准,将校风校纪的遵守纳入到学分系统的评比中,以此活跃校风管理形式。

针对校风管理工作,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创新管理技术,善于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升学生管理效率。例如,校园平台的应用,在校园平台系统中,学校方面可及时发布校园风气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以及校风建设中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实践中,强化高职院校校风管理工作,可规范校园工作,促使学生在更加和谐有利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鉴于校风建设的直接受益人为学生本人,因此,校风建设管理工作中,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关的管理条例,促使学校的校风建设工作得的合理落实,为校园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实际管理工作中,校风、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制约的关系,教风主要指教师的道德修养,学风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因此,加强校风管理,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制造舆论,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风气的构建中,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都对构建成果产生影响,实践表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文化背景中,其学习效率更好,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注重发挥文化育人效益,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对校风建设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校园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高职教学实际情况,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丰富与完善,注重在文化体系中融入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理念,以此提升校园文化的作用于价值[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