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族音乐魅力

2020-03-16 03:25李秀玲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舞曲瑶族民族音乐

李秀玲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的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尤其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上,更要引导学生多去学习,不至于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失传。”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的创作音乐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民族文化的传统。

在人教版音乐课程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这节课上,围绕这些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充分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民族音乐奠定基础。

一、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周老师就用ppt给学生播放片段舞蹈,让学生们回答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使学生对这个民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接着给同学们展示瑶族跳长鼓舞的图片,通过瑶族的舞蹈引导学生进入对瑶族音乐的学习,了解瑶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背景。

二、新课教学

1、播放《瑶族舞曲》西洋管弦乐队的演奏版

提问学生们这段音乐演奏一共分成几段?演奏的是哪几段的主题?每个段落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速度上有哪些变化?情感上的变化如何等问题。结束音乐欣赏之后,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给出答案:这段音乐分别演奏了主题A与主题C,主题A是由小提琴来演奏的,音乐速度情感上比较流畅,主题C则较为舒缓,不像主题A那么流动。教师的总结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深入理解。

2、学唱主题旋律A

根据刚才欣赏的《瑶族舞曲》来唱一唱主题旋律A。教师采用逐句教唱的模式让学生学唱曲谱。

3、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版

请学生在书本上找到对应的四个主题音乐,通过对这四个主题的欣赏音乐,感受每一次主题音乐的变化,并能够分析乐队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是怎样表达音乐的内容的。(教师播放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知识点:讲解民族管弦乐队。

三、拓展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民族舞曲,对乐曲的主要旋律也熟悉了,再欣赏通过《瑶族舞曲》的各段主旋律改编成的合唱曲目《瑶山夜歌》,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并描述出来。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音乐文化知识,感受了音乐的魅力、也加深了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持续关注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能流传的更广。

本节课,周老师通过对《瑶族舞曲》作品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中国民乐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贝财富。总结听课过程,有下列些许心得:

1、本节课中,周老师运用多听、多唱、多分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瑶族舞曲》的民族特色,通过中西两种不同乐队的演绎产生的不同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周老师特别为学生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乐器,不但提升了民族音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让他们真正了解民族乐器(民乐器有其特殊的特点,它们的成形与发展,是中华古代先贤们长期智慧的结晶)。比如主题A中的第二段旋律是由“二胡”演奏的,在这个时候,运用二胡别有一番风味,它体现的是瑶族人民舞蹈时的动作缓慢、舒展。而在主題B中的旋律却用了一种特殊的乐器“唢呐”有时高兴有时悲哀。唢呐这种乐器音色非常突出,很容易辨识。周老师对乐器的分析和听辨分析的非常细致。

2、同时通过此次研训活动,课堂教学中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上,而这些细节在平时往往被忽略。但这些细节背后,却折射出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它将决定这堂课的成败。如在聆听四个音乐主题时,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情绪风格,表现人物角色是一个难点。纯粹靠一遍遍聆听,是不能突破这个难点的。这里,课前就要带领学生熟悉主题音乐(暖场音乐)为这一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当主题出现时,学生便根据音乐的强弱快慢以及情绪进行合理的想象,情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升华。

3、“目标比行动更重要,没有目标,行动白搭。”周老师在设计欣赏综合课《瑶族舞曲》的最初目标时,是以欣赏纯音乐为主,在第一次试教后发现目标过于单一;再次更改后,加入了不同演奏乐队的对比。第二次试教后发现,课程明显丰富很多但忽略了音乐的情感;最后通过反复的探讨、思考,明确本堂课应以音乐为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遂采用听、唱、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充分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民族音乐奠定基础。所以教学目标不同,导致课堂内容的组织及设计有所变化,会带来结果的天差地别。

上课非常磨人。当教师的设计和试教得不到同行的肯定、当各种资料进入大脑需要梳理提炼时都需要自己一遍又一遍的琢磨。上公开课是自我进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绝佳时机、是教师吸取各方面的意见,把别人的教学经验内化成自己教学行为的必经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每次都会受益匪浅,帮助我从实际的授课中实现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引发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自觉反思。在经历多次的教研活动之后,慢慢理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教学思路,也明晰了自己上课的风格。

在这堂综合欣赏课中,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有许多不足但同样有精妙之处,从参与教师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一致认为,要尽快成长,没有捷径可找,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地上课中不断的进取和摸索,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相信经过用心的学习与反思,定会取得进步。

猜你喜欢
舞曲瑶族民族音乐
瑶族织锦
冬的舞曲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烂漫舞曲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读瑶族经典 为盘护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