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020-03-16 03:25王琦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

王琦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化学课程中的起始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学习化学的兴趣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对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有效性;化学;初中

当今时代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追求日趋强烈,教育行业成了全社会关注点较高的行业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它也是衡量教学成果与教学发展的关键指标[1]。为了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本文为此从备课、预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个内容入手,探究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展开高效的备课

教师在教学前只有提前进行精心的备课,做好积极的准备才能够让课堂更加高效。因此,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需要从备课上进行着手,高效的备课需要从以下三个内容着手:

(一)准确好教材

教材的准备包含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努力研究教材。当教师在对一个课题展开备课时,不能够立马看教参,而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阅读教科书,分析课程标准,并按照自身的理解对本章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予以明确,之后再参考教参展开对应的调整补充,并对教材展开有机的整合[2]。

(二)准备好习题

利用针对性的习题训练,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从而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利用练习展开自我反思,还能够增强学习积极性,改进学习策略,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让习题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在编写习题时需要与课堂知识紧密相连,使得习题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习的重难点。除此之外,教师在下课后也需要展开对应的训练,增强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三)让学生作好学习准备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学成效最终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前让学生作好学习准备。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了解情况,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如此在教学中才能够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学生,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能够利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到不同的问题,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

二、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预习

高效的课前预习不但能够让学生提前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发现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主动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化学式与化学价”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内容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就能够予以熟悉,例如不同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式的含义、质量分数的计算等。同时,教师为了让预习变得更加高效,还能够提前布置一些难度不大的预习任务:如根据课文内容计算出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课文中的H2O的含义,分析P2O5与CO2的含义。如此,学生就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能够化解的问题提前解答出来,在课堂中也就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那些重难点内容,再通过教师的指点与引导,合理的拓展知识面,就能够让学生教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笔者发现通过这种提前预习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兴趣有着重要的内驱效果,可以化低效为高效,变无效为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从以下几个内容着手:

(一)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兴趣

虽然在学习化学课程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但在化学计算与化学原理的学习上还是十分的枯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按照对应的教学需求,逐步转变教学方法,让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富有趣味。例如,在进行知识复习时,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复习化学概念,讲解作业,那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乏。而教师如果使用小组对抗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之后再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抢答的方法来获取分数,并挑选出优胜者予以一定的奖励。这样下来学生在整节课堂中都十分兴奋,兴趣盎然,为了争夺集体荣誉,大部分学生的复习效率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稳步上升[4]。

(二)展示化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能够为学生讲解一些高科技材料与内容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化学方式制作出来的药物能够治疗大部分的人类疾病、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化学合成纤维得到了大量的使用、通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作而成的破冰斧柄、利用透气隔水的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的鸟笼等等。以上新型材料的使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5]。再比如,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还能够利用进行趣味实验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魔棒点灯、无中生有、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都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不但满足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对中学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同时,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學习知识,对学生之后的发展、学习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逐步增强中学化学的教学有效性对中学教学十分重要,化学教师需要对此予以重视,从多个内容入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刘生.教育学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珂.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C]//2012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0.

[3]李苗.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 (Z3).

[4]陆恒霞.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6 (5):45-45.

[5]祝方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8):2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行动研究(FHB180580)。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