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

2020-03-16 03:25刘彩霞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儿童作文

刘彩霞

“这一年你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2天,这22天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短暂又珍贵,我珍惜这段时间,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可是你还是要走,我要怎样才能把你留下来。妈妈......”这是一个四年级孩子写的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中的一段。看过以后,我的心酸酸的。当我语带哽咽地讲评作文时,她听着自己的作文,在座位上默默地流泪,我停下来了,不忍触碰她脆弱的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甚至老年人外出务工,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乡村小学校里的学生十之八九都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亲戚代管,有的甚至无人看管,这些孩子缺失了父母的爱和引导,对他们在校内接受教育形成了阻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大体上有这几种类型。

一、天王老子型

这类型留守儿童多是父母不在身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对于孩子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养成孩子天王老子似的性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要求还不断加大,不满足就拿不去学校上学为要挟。在校内的表现一般是懒散的,上课不听,作业不交,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班级中是“老大”,欺负同学,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无所畏惧。对这一类型的学生老师通常很头痛,说不听,骂没用,打不得,跟爷爷奶奶沟通,他们说得很多骂得很响,不得其法,到底还是不起作用,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老师也无奈,只能教育再教育,真真是苦口婆心,只要他在学校,老师就要时刻盯着他,提醒他,哪怕收效甚微也要这么做。

二、懒惰无谓型

这类型留守儿童也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他们没有形成要风得风的性格,只是非常懒惰,上课时靠着椅背神游太空,手不拿笔嘴不张,作业不写,放学回家甚至自己的文具都不收拾,扔了一桌。当然这懒惰也只是在学习上,对娱乐、游戏他们可是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这一类的学生常常把老师气得脸红脖子粗,又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总是嬉皮笑脸,无所谓的样子,颇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对他们我会采取人盯人战术,上课时神游就点醒他,作业时陪着他,发现他们一点点优点就无限扩大,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学习其实不是无聊的,是有意思的有干劲的。当然,这个方法要有恒心,得坚持,否则老师一放松,学生也就放松了,继续他的无所谓了。

三、渐行渐远型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挡,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在外务工父母有的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才联系一次,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互相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这不仅影响了亲子关系,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外务工父母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对孩子学习却不闻不問。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身着时装,大把花钱,在家里吃烟喝酒、出口成“脏”,还做出了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他们利用周末时间,趁着学校协管员午休或回家吃饭时翻墙入校,撬门进入老师宿舍,虽然没有拿走财物,但是行为本身是不对的。还召集村里孩子打架斗殴。这些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恐怕将来他们会渐行渐远,走上违法之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共同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老师们采取的办法都是果断的,首先要求他们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来到学校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能有了钱丢了娃。老师会利用晨会夕会、品德课和法制专题课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集中开展“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等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做到自尊,学会自立,能够自律,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增强学生们的是非观,提高学生们法制意识。当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除非个别谈话,否则不会把详细的事件摊开来说。跟学生个别谈话时,一定要让他认识到事情的性质,不能让他越走越远。同时挖掘他的闪光点,引导他往自己的闪光处发展,发挥作用。

四、孤苦无依型

我班有个女孩,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扔下她不管了,爸爸一直在广东打工,几乎不回家。她一个人跟着伯父生活,伯父至今单身,过着找到一口就喝一口的日子,喝多了就蒙头大睡,家里没有囤粮,这女孩常常是有家回却没饭吃,实在饿得慌了,就跑到学校协管员家,也不说话,安安静静地跟其他孩子坐着,协管员夫妻俩知道她家的情况,再三追问,才把她拉到自家饭桌上一起吃饭。面对这样孤苦无依的孩子,老师真是很心痛,可怜可叹。学校非常重视,为她申请贫困生生活补助,积极联系她的父母亲,解决她基本的生活问题,衣、食、住、行等由学校托管,成为了家离学校最近的住校生,解决了实际问题。

五、积极向上型

以上几类是留守儿童中少数的比较典型的,大部分的孩子还是积极向上的。他们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能尊老爱幼还助人为乐,非常的阳光、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做事认真负责。这类学生往往成为学生中的榜样,还能成为老师的助手。究其根源,会发现他们虽然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不在身边,但父母经常会回来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尽到父母的管束引导职责。爷爷奶奶虽然疼爱他们,但还是有原则的,不是一味的宠溺孩子。虽然在学习上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作用,但能在思想上行为上约束和引导他们。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成长环境,言传身教首先来自于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不可缺失的,不要让自己和孩子留下遗憾吧。这只是我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仅与同行们一起探讨。最后以这个孩子作文中的另一段为结尾吧,“妈妈,我今年又长大了一岁,您也老了一岁,我想你回来,想让你看着我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成长,多想您能天天陪着我......”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儿童作文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