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路径分析

2020-03-16 03:25王晓民李雅如王丽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王晓民 李雅如 王丽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重要目标,公共图书馆事业作为公共文化的关键组成要素,对其服务模式、建设路径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简要阐释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实施背景与意义,围绕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标准服务管理机制、打造全新文化服务品牌、采用多元宣传营销手段四个层面,探讨了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经营;文化服务品牌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将“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纳入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致力于依托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我国文化在新时期的繁荣兴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应着力推动自身服务与建设发展模式创新,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推广与表率作用,更好地提高其服务品质,为公民素质的提升与文化需求的满足提供坚实保障。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实施背景与意义分析

(一)实施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共同为我国公共文化领域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十九大报告中将全民阅读工作列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执行目标,并提出加快建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要求[1]。在此背景下,更应明确认识到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间的密切关联,指导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业务情况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积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与建设水平,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效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二)现实意义

公共图书馆建设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施载体,凭借其先天资源优势在全民阅读推广、推进社会教育成效深化、深度开发智力资源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的创新根植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缩小文化差距,借助低成本、共享性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达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的创新还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帮助人民群众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并有效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文化差距,进一步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与文化层面的执行保障。

二、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具体路径探讨

(一)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强化运行机制保障

1.建立“四位一体”框架

《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方式及运行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赋予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层面与文化制度层面的双重意义。一方面,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模式带有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指导公共图書馆应将党组织建设要求纳入到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构建集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党委会于一体的“四位一体”治理框架,在治理结构框架内部实现人员的交叉任职,保障公共图书馆严格秉持党组织的意识与领导制定各项决策,确保其服务模式与建设方向的正确性[2]。另一方面,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在政府的统筹与协助下完成管理、财务、人事等各项机制建设,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具体执行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的长效运转。

2.探索“共同治理”模式

鉴于公共图书馆的经营模式带有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意味着其治理模式应从传统一元管理模式朝向多主体“共同治理”模式转型,实现体制内外的协同合作。以管理层为例,应采用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完成理事会的组建,委托社会专业机构负责组织公共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凭借其专业经验与人才优势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同时由政府为图书馆运营提供资金支持,由理事会对其运营模式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借助以上权责分离的运营模式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化运营,最大限度彰显出其公益属性、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标准服务管理机制,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1.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在完成组织与治理结构建设的基础上,应从管理层面入手探索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有效实施路径。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图书馆分馆建设标准》,《图书馆分馆服务手册》等制度文件,围绕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服务标准、人员配置等层面进行管理标准的细化,实现对公共图书馆及其各分馆的一体化管理,完善人员业务知识考核、信息系统操作技巧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标准化、均等化服务,实现对图书馆运营模式的科学管理。

2.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是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由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相应对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真正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应围绕区域内、跨区域间推动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整合多家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立起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藏书体系,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数字化图书资源的远程共享机制,依托馆藏资源的平等共享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问题、系统提高图书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对区域范围内不同图书馆运营情况的动态掌握,明确各公共图书馆在图书资源配置、业务知识培训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灵活设置书籍轮换周期、实现馆藏资源的实时更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图书借阅需求。

(三)打造全新文化服务品牌,推进业务纵深发展

1.实现品牌价值定位

鉴于公共图书馆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实施载体,为有效推动全面阅读活动覆盖范围的扩大,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树立文化服务品牌营销理念,立足于全局视角兼顾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营销的社会价值与公益效益,围绕服务品质、服务定位与服务特色维度推进文化服务品牌的建构与价值定位,凸显出品牌的标志性与社会效益,配合系列主题活动的定期开展深化品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印象,便于更好地吸引目标读者,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拓宽业务发展渠道

在建立文化服务品牌的基础上,需结合不同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提升品牌服务的专业价值,全面拓宽业务发展渠道。以河北省为例,各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丰富多彩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例如河北省馆的“燕赵少年读书活动”、沧州图书馆的“狮城读书月”,唐山市丰南图书馆的“书香丰南动车组”,张家口市宣化区图书馆的“悦来阅好”等,促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与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3]。对此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借鉴其他先进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品牌创新成果,结合自身馆藏资源优势与受众群体现实需求打造独有的品牌定位,借助多种专题的设置使阅读活动走入社会公众视野中,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3.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

鉴于图书馆员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的主要执行者,馆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因此更应强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的建立提供内在驱动力。一方面,图书馆应完善现有馆员队伍培训机制,确保其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符合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需求,借助定期培训、讲座与学习活动的设置引导图书馆员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与专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应注重推动人才长效发展机制建设,拓宽现有人才招收渠道、制定新型人才招收标准,与地方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对接关系,吸纳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人才建立文化品牌服务管理梯队,更好地深化人才培育成果、开发成功活动案例,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四)采用多元宣传营销手段,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1.基于社会心理学原理提升宣传效果

鉴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与社会公众利益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应基于社会心理学原理进行文化品牌营销策划,借鉴“晕轮效应”创新宣传手段,加深文化服务品牌形象在感知层面对公众造成的冲击,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以宣化区万柳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将“公园内的图书馆”作为独有的文化品牌,借助图书馆坐落于国家五星级公园的独特优势,强调在景区内阅读使读者身心愉悦的感受,烘托出书香和美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受到了广大了市民的认可与好评。

2.运用“互联网+”手段深化宣传成效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以二维码作为文化服务品牌传播的主要媒介,可以将二维码设置在公共图书馆显著位置或公共区域予以发布,吸引读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公共图书馆最新发布的活动信息,更好地提升品牌宣传成效、精准定位目标读者,提高全民阅读活动的实际执行效果。

3.依托互动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情感营销是信息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模式之一,具有低成本、互动性强、效果好等优势。公共图书馆可借助互动营销活动吸引读者的关注,例如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以“阅读”为主题的微电影征集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关阅读的元素制作短片,运用网络平台扩大微电影的影响力与辐射范围,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以此拓展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群体、提升其文化服务品牌的知名度,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神建设层面的影响力。

结论:

总而言之,《公共圖书馆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步入一个新的里程,在此更应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意愿,围绕治理结构、管理机制、服务定位、宣传手段四个层面予以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满足,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璇慈.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8.

[2]王晴,赖永忠.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项目分析与思考[J].公共图书馆,2016 (2):47-52.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