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决策的负面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2020-03-16 03:25吕冰彬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摘要:领导决策是为了实现领导活动的目标而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予以实施的活动过程,是领导活动的主线,贯穿着整个活动,可谓是领导过程的核心,而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负面因素对领导的决策进行影响。因此分别从影响领导决策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最终目的是使领导决策达到高质量、科学化、民主化、动态化与高效率运作。

关键词:领导决策;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引言

在团队或者政府以及其他各个组织中,领导决策都处于核心地位,一个活动最终结果的好坏在于领导决策,并且也反应领导决策的成败,而决策的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因素也会对决策结果有相应影响,因此分析各种因素并且找到解决措施,最终保障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运行。

一、领导决策的负面影响因素

(一)领导者个人主观因素

(1)領导者的气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领导者在遇事决策方面会有性情急躁冲动情感发生迅速难以控制,影响决策过程的动态化的现象;领导决策会有对于突发的情况经常不能把握,会使局面失控,出现对于高层决策与中层决策的宏观性决策把握难度较大的情况。

(2)领导用人决策心理

领导者对于学历、资历等的才有一定偏爱,对于某些人才的第一印象也会影响到领导采取决策时的态度,并且该印象会扩大化成为领导选人用人以及决策的固定思维;有些领导会对自己的亲属、朋友、辈分、年纪高的人以及曾给予自己恩惠的故人进行特殊任用待遇,并且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任用弱者的现象。

(3)决策时的私利心理

领导在做出决策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会与某些政治、经济利益以及人情关系相关联,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会存在某种自私自利的企图,从而在决策过程中影响到整个团体或者人民群众的利益。

(5)领导素质与能力

在对于下属提出的某些建议不能谦虚谨慎地思考并接受,而对于一些批评和意见不能宽容大度,做不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领导在决策时看不到问题的长远性以及后果,对于问题的重点难以把握,不能够统领全局,并且在执行决策时发生突发情况而无法及时作出相应对策,且事事“躬耕”。

(二)决策过程的自身因素

(1)决策体制机制

民主参与意识弱参与度低,民主化相对较弱,对于某些地区的某些领域的决策可操作性弱,实践可能系数较低。

某些领域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制度不够完善,科学化程度有很大提升空间,决策过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明显且严重影响决策的执行结果,内部集体参与决策的参与度低下,决策程序缺乏相应对方案的评估优选和追踪反馈与优化。决策的权力决定者与决策确定的负责者分离,不同的领导决策权没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决策失误的责任追查机制不够完善。

(2)决策静态化

领导决策如今面临的问题是在决策制定后会坚定不移地执行,没有动态化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低,在遇到各种环境的情况下难以改变原有的决策进行方案,决策不能灵活运转,决策的动态性较弱。

(三)领导组织决策因素

(1)领导组织均衡性

领导在制定决策和备选方案中所作出的抉择中,组织的控制群体决定程度较低,其维持贡献没有超过激励的正向平衡或者不处于两者之间的均衡,决策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感相对较弱,对于决策的积极程度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领导现实目标战略选择

领导现实目标方案没有自己的特色,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突出,与自下而上的组合度较低,掌握信息的全面程度较低,战略实施的空间协调性与同步性较弱,各种要素的分配组合配合缺乏默契,且目标实施的途径单一,目标的整体效能感弱化。

二、领导决策消除负面影响的举措

(二)领导者个人主观原因方面:

(1)气质

领导者自身要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自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气质修养,通过有效手段调节自己的性格品质,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自身的逻辑洞察能力,观察与想象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对于决策所需的记忆力,全面培养自己的全才性与通才性,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能力,对于领导自身的意志力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以及自制力严格要求,养成努力自我评价并改良的习惯;领导对于风险决策有一定的理智冒险的掌控能力。

(2)心理

领导者要有意识地控制决策时的悲观心理与侥幸心理,有意识地避免干扰决策优化的心理因素。努力提高领导者的自身责任感对于决策立场的重要性的意识。在组织中定期对各个阶层的领导者进行责任心理的培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对领导进行责任认识训练,不定期使领导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领导决策监督要以法律为依据与保障,监督领导者决策权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透明化。

(3)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

领导者对于自身的性格品质严格要求,加强自我支配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危机时刻有从容冷静应对的能力,在诱惑面前保持沉稳的态度。面对上级领导以及其他人的善意建议、意见以及批评可以虚心接受并且有意识地改正。领导决策时时刻保持自己头脑清晰,立场坚定;拥有一定的魄力去纵览全局;政府相关领导更进一步提高乐于为人民服务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

(三)决策过程自身方面

决策时充分运用“智库”的智慧结晶以及咨询公司的信息,适当决策权下放,自上而下的决策与自下而上的决策相结合,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鼓励下级参与决策的思考。在沟通信息的输出方面进行双向交流,相互补充印证。

推动领导决策规范化与程序化发展,决策之前进行调查取信,宏观决策制定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实际做出具体的策略,提高决策的可实施性,努力提高决策的效果,坚决有意识杜绝得不偿失的决策。

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给予相应外部监督一定的权力,并且在监督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外界对于内部领导决策的内容要献言献策,积极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加强决策确定失误的责任追查机制完善,使领导的权力与义务相匹配。

参考文献:

[1]李成言.领导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1.

[2]赫伯特 A.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吕冰彬(1999-)女,汉,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本科,东北农业大学,学生,专业: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