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20-03-16 03:25刘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校发展的历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体制也发生一定变革,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应将传统的运行模式作为基础,考虑读者的阅读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保证图书馆的管理更加贴近读者的使用和借阅习惯。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逐一阐述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策略,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味延续传统的工作思想与方式,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安静和谐的氛围才是图书馆应有的环境,尽可能为读者提供安静地空间。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导致图书馆内的氛围死气沉沉,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高校发展的历程中,图书馆属于重要的文化设施建设,其服务模式也应紧跟高校的发展进行改进完善,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因此,完善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还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措施。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部分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直接降低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二)满足管理创新的需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也进行了必要的拓展与扩建,部分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以往的扩大规模向着提高教学质量过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当前实际发展情况,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出具规定,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满足图书馆管理今后发展的需求,并促进图书馆的推陈出新。在信息技术飛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与服务质量呈现上升趋势,更取得了质的飞跃。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建立图书资源数据库,为读者的借阅需求以及图书的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不仅能够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规模与范围,还能以原有的工作方式作为基础进行规范,满足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需求。

(三)降低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相比较,国内高校图书馆与其存在一定差距,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国内的高校图书馆中,习惯性将读者作为中心,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国外高校的图书馆当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全面,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在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当中,这一服务意识相对较为欠缺。其次,尚未将专业人员的价值凸显出来,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当中,含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人员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工作相对较为机械化,缺乏技术含量,使得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价值,只是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更严重者则会影响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改革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满足向先进国家靠拢的需求,从根本降低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策略

(一)强化服务管理意识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实际发展情况,对图书馆的服务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完善,强化信息技术服务体制。因此,在平日的工作中,高校应加大人力与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在图书馆内部,设置自助服务系统,为高校内部的师生提供一系列的自助服务。使用信息化的服务管理系统,还能够帮助高校师生节约时间,发挥自助服务系统的优势,教师与学生根据实际需求,所搜相应的文献与资料,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搜索到与文献相似程度较高的相关资料。因此,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合理应用信息自助服务系统,真正提高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

(二)完善人员管理机制

为完善高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体制,首先,高校人员资源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工作内容,根据高校实际发展情况,重点招聘优质的图书管理人员,并对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进行重点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其次,完善相应的人员培训体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在后期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将培训效果纳入到最终的考核标准中。最后,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现阶段的图书馆人员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工资制度,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互结合,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展现自身价值,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管理体制的改革,两者之间有着必然关联,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改革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将图书馆的潜在功能和优势充分激发出来,发挥其知识职能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创新,增强自身适应能力,满足高校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磊.《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背景下的阅读推广模式探析——以日照市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为例[A].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C].2018

[2]管玉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以河西区图书馆为例[A].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C].2018

[3]崔丽,肖厚忠.管办分离 共同治理 服务读者——浦东图书馆法人治理探索与思考[A].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6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6

作者简介:刘琳(1985.1.11)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职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称:助理馆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