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转辙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16 08:26柳笑卫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监测系统运维管理城市轨道交通

柳笑卫

摘  要: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对设备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转辙设备的运维管理实践,对运维管理过程中考虑不周而造成的运营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转辙设备在新线建设设计选型及运维阶段管理实施的问题。并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转辙设备监测系统,以解决转辙设备履历、维护记录、设备状态等管理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道岔转辙设备  运维管理  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1(c)-0009-03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Switch Equipment

LIU Xiaowei

(Shanghai Metro Maintenance Co., Ltd.,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The super-large scale network operation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switch equipment in Shanghai urban rail transit,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risks caused by improper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switching equipment for new 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ge. Throug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switch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to solve the switch equipment history, maintenance records, equipment status and other management problems.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Switch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nitoring system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設的快速发展,根据规划,到2020年路网运营总里程将达到800km,届时上海地铁转辙设备总量将达到3600台左右。而确保转辙设备运行正常是保障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因此,运维过程中做好转辙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  上海轨道交通转辙设备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目前拥有15条线路,已形成网络化运营格局。其转辙设备总量达2116组(3021台),其中正线道岔转辙设备901组(1783台),基地道岔1215组(1238台)。由于线路建设周期不同,道岔转辙设备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按转辙机型号,可分为ZD6-D型、ZD6-E/J型、ZDJ9-A/B型、ZDJ9-C/D型、ZYJ7-GZ型、ZYJ7-侧式型;按安装方式,可分为长角钢安装式、整体道床短槽钢安装式、轨枕式、三开安装式;按锁闭方式,可分为内锁式、外锁式。

2  上海轨道交通转辙设备运行现状分析与对策

2.1 道岔转辙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道岔转辙设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和电气指标调整不当。一是随着新线路的开通,各线路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被摊薄,检修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二是检修作业未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检修质量不过关。

(2)作业过程把控不严、施工交底不清。一是作业人员不了解和掌握该作业项目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存在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故障的可能,二是未开展作业预想,使得作业过程风险识别不彻底,三是作业过程未严格执行两人互检制度,弱化了互控机制。

(3)工电结合部整治难。一是线路条件制约,未能及时彻底整治,二是道岔整治过程中沟通协调难,作业效率低,整治效果差。

(4)设备器材工艺质量问题。一是供应商器材选型问题,二是工艺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

(5)设计缺陷问题。一是轨枕式电液转辙机前、后机长油管的径路都是穿越转辙机底部基坑安装,基坑开挖深度不够,大量基坑处于积水、油污状态,使油管长期浸泡在油水混合物中,腐蚀严重,且不易日常检查。二是轨枕式电液转辙设备由于其外锁闭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受外界工况、环境及调整不当等因素影响,易引发机械卡阻等故障且比较频繁。三是部分车站震动较大。

2.2 对策措施

(1)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技术人员占比。一是建立并健全员工职业发展制度,做好分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工作;二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做好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体系,为分公司适应网络化建设做好人才铺垫工作。

(2)转辙设备检修维护,加强作业组织工作。一是对于转辙设备检修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加强作业组织工作,明确分工;二是开展作业预想,细化完善现场作业流程,制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变能力。

(3)加强落实设备包保制度。一是针对检修作业不符和规范、作业质量差的问题,要求严格按照维规、作业指导书组织检修作业;二是落实设备包保制度,要求任务明确、责任明晰、措施到位、监督有效,全面提高分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

(4)制定设备器材内控标准,盯控供应商设备选型。一是通过制定设备器材内控标准,要求供应商为上海地铁选用稳定、可靠的相关设备器材;二是对全网络整机备机、关键性零部件等进行全面梳理,定期跟踪使用及库存情况,及时申报采购以确保现场班组使用。

(5)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消缺。一是推进ZYJ7型转辙设备改进型外锁闭装置安装,实施轨枕式电液转辙机油管的径路改造;二是研究ZYJ7-GZ型转辙机改成内锁、侧式安装的改造项目可行性,组织进行现场改造条件确认,尽快实施改造。

(6)探索道岔工电联检区域化管理。道岔工电结合部是工务、信号两个专业在设备和技术管理上的接口部位,也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道岔工电结合部整治难的问题,在原有工电联检基础上探索联合工区作业方式,完善工电结合部标准化作业,加强现场岔区隐患应急处置和有效沟通,减少道岔整治过程中沟通协调的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3  道岔转辙设备管理实践

3.1 新线建设道岔转辙设备选型建议

上海地铁由于线路建设周期不同,道岔转辙设备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按转辙机型号,可分为ZD6-D型、ZD6-E/J型、ZD6-G/F型、ZDJ9-170/4K型、ZDJ9-A/B型、ZDJ9-C/D型、ZYJ7-GZ型、ZYJ7-侧式型;按锁闭方式,可分为内锁式、外锁式。设备类型多样性继而导致管理难度大、问题多。

根据我国现行《铁路轨道设计规范》规定“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的道岔,应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目前运营速度均不超过120km/h,采用内、外锁闭装置均能满足地铁安全运营需要且符合规范要求。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道岔转辙设备内、外锁闭装置近年来运用情况,对故障率、运营操作、设备维护、应急抢修、运行质量及维护成本等综合评估,发现内锁闭装置均优于外锁闭装置。

基于以上情况,在满足道岔转换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转辙机参数规格。上海地铁要求对于不大于120km/h速度的新线及延伸线,道岔转辙设备全部采用联动内锁闭装置,并将内锁闭装置纳入道岔标准图集,同时既有线可结合实际运用情况逐步改造。目前上海地铁在建的14、15、18号线转辙设备选型均为内锁闭道岔:正线为ZDJ9-C/D型、停车场为ZDJ9-170/4K型。

3.2 道岔转辙设备运维质量提升举措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道岔转辙设备数量庞大,且上海轨道交通列车开行交路复杂多变,按照道岔转辙设备的使用功能可分为折返道岔、出入库道岔、越行进路道岔、非常折返道岔,道岔转辙设备在运营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在设备维护管理上应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如何根据全网路道岔转辙设备在运营中的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维护和预防策略;二是如何运用监测系统对道岔转辙设备实施有效监控;三是如何评价全网络道岔转辙设备的运营质量,制定绩效激励和质量监督。

(1)推行“一岔一长”、“一岔一档”、“一岔一策”制度。

根据全网路道岔转辙设备在运营中的重要程度,实行道岔转辙设备分级管理,将道岔按不同等级分为三级:唯一进路中的折返道岔,定为一级道岔;折返道岔、出入库道岔、越行进路道岔,定为二级道岔;其它非常折返道岔,定为三级道岔。本着转辙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探索推行“一岔一长”、“一岔一档”、“一岔一策”制度,具体方案如下:

通号分公司作为道岔转辙设备的主体负责单位,要求对每一副道岔指定专人担任“岔长”,总体负责和协调该道岔的各项工作,其他单位应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岔长”的岗位职责是工电联检作业、车工电联检作业时,由“岔长”统一指挥负责;当联检作业意见不统一时,由“岔长”统一指揮协调;若需对道岔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整改,应将施工方案、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并向“岔长”汇报,经“岔长”同意后方可实施;若发现有影响道岔转辙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且不能及时修复的,由岔长申请相关降级使用事宜。

梳理转辙设备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包括道岔基本信息、转辙机基本信息、转辙设备更换记录、转辙设备故障信息等。并通过搭建的转辙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设备履历“一岔一档”电子化管理。

根据道岔等级的不同,在维护人员技能等级配置、设备巡视频次、设备维护频次、备品备件配置、保驾值守等方面,制定不同的维护策略和管理举措,落实“一岔一策”管理要求。

(2)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工作。

道岔转辙设备监测系统是监测设备状态、发现设备隐患、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指导现场维修、反映设备运用质量、提高检修人员维护水平和维护效率的重要设备,通过对监测曲线的观察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道岔隐患,可以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维修和整治。随着上海轨道交通随着6、7、8、9号线新增道岔监测项目及部分线路道岔监测功能升级项目的启动,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转辙设备监测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为了发挥监测系统在道岔转辙设备维护中的作用,所以需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监测系统的高效运用。加强数据浏览分析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监测数据浏览分析制度,定期进行集中监测数据浏览分析,发现信号设备隐患,预防设备故障,掌握监测运用质量;

实行现场班组、维护部、运维支持部三级分析制度,调阅、分析管内监测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闭环管理;

监测报警信息,必须及时通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跟踪、监督报警信息和故障处理结果;

相关专业工程师每月总结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并针对性的发布技术通知。

(3)实施道岔万次动作故障率统计分析。

道岔转辙设备的重要度和故障频率与其转换动作频度有直接关系。全路网中各道岔的动作次数相差非常大,有些常折返道岔一天动作几千次,有些中间站道岔则很少动作。用道岔转辙设备每10万次动作故障数来评价其运营质量,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转辙设备的动作次数可从道岔监测系统中获取,也可通过运营图测算。其故障数可从故障管理平台中获取。依据万次动作故障率质量指标,一可实现不同线路、不同时间段、不同机型之间的比较,为考核激励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可实现相同动作次数下不同故障模式的分类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主要問题,及时调整维护策略;三可通过道岔动作万次的统计,反映道岔转辙设备的工作负荷,为转辙设备相关器材轮修周期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

4  结语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转辙设备运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类,既是积累经验、优化管理措施、指导现场的需要,也是充分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管理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针对性的运维管理措施,近几年转辙设备管理效果显著,道岔转辙设备故障数逐年下降,全路网道岔转辙设备质量显著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地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梦瑶,潘明,王龙生,等.城市轨道交通分布式智能道岔转辙机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5):106-110.

[2] 徐月圆,匡荣杰.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道岔[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74-175.

[3] 黄正红.简谈外锁闭道岔及电液转辙机的维护检修[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16(7):86-88.

[4] 李伟,王玉新,刘陆丰.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9,55(6):37-40.

[5] 王凌宇,张新佳,陈玉玲.ZD(J)9型转辙机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3):144.

[6] 殷豪.道岔动作电流监测曲线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S1):55-58.

猜你喜欢
监测系统运维管理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