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个皮影匠

2020-03-18 01:13王天抒
新少年 2020年2期
关键词:影人皮影戏皮影

王天抒

皮影匠,胡子长/古老故事里面藏/灯光下,掐嗓唱/手中影人晃又晃/拿大刀,去打仗/阵前杀敌名声响/张灯结彩喜洋洋/乡土文化放光芒!《爷爷是个皮影匠》这首童谣,出自凌源市实验小学六年八班的崔涵硕之手。别看她只有13岁,去年凭借这首童谣荣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一等奖,与全国知名作家和教师同获殊荣,成为凌源人的骄傲。

谈起这首童谣的创作,还要从崔涵硕和姥爷的故事说起。姥爷在世的时候是个皮影迷,每周都带她去看皮影戏。那时她年龄不大,但凡看过的皮影戏,却都倒背如流,还能完整地把场面、道具、景物讲给小朋友们听。记忆最深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影窗上有大面积的山水花鸟布景,而且都是活的,水能流、云能飘,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更新奇的是,孙悟空吃桃,清楚地看到把桃子咬下半块儿……无论是台前精彩的打斗场面,还是幕后琳琅满目的道具和神奇的操作技术,总让崔涵硕心驰神往。

多年以后的一天,崔涵硕从整理箱里翻出来姥爷收藏的皮影道具,想到过世的姥爷,她便无法控制思念,一边哭一边写了起来。

童谣创作并不容易,它需要一定的写作功底和国学素养。崔涵硕所在的凌源市实验小学在2002年把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希望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因为郭秀艳校长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孩子不会写作文,主要原因是积累的太少。崔涵硕从幼儿园一直到六年级,在学校学了七年的国学经典,可谓是被国学泡大的孩子。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她打下了坚实的写作基础。

崔涵硕在写作方面始终认真对待,每次她都会用心去写,把内心最想表达、最想流露出来的感情融入到作文里。她从不放过每一个展示的环节,平时报刊征集文章,她都会参与,所以,童谣征集的通知一下来,语文老师姜艳梅第一个就想到了让崔涵硕参赛。

把皮影戏写进童谣,不仅需要了解皮影文化,还要对皮影有深厚的感情。崔涵硕看着皮影戏长大,对皮影唱腔、韵律特别喜欢,而且皮影戏作为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她还跟着68岁的国家级传承人刘景春学艺。所以,《爷爷是个皮影匠》看似简单直白的话语,背后却蕴藏着很深的玄机:

“皮影匠,胡子长” ——皮影技艺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等艺术为一体,不学个三年五载根本没法登台,可谓难学难演,能稳定系统地静下心登台表演的大都是老艺人。

“古老故事里面藏” ——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场皮影戏,虽然只是短短二十几分钟,但都经过选故事、编剧本,对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生动演绎,展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灯光下,掐嗓唱” —— 一盏灯,就是舞台。纸窗为幕,借光投影。过去唱影的没有女的,男的只有掐着嗓子唱才能反串女声。

“手中影人晃又晃” ——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每一个影人的动作情绪都能表现得出神入化,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拿大刀,去打仗” ——打斗剧目在传统皮影戏中较多,常为灭国兴邦、战争兴废的故事,比如《英雄会》《西游记》《薛超征西》等。

“阵前杀敌名声响” ——为了表现武打场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的效果,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控制锣鼓。以声带画,声画统一,是皮影戏中重要的表现特色。

“张灯结彩喜洋洋” ——皮影戏中的故事都是惩恶扬善的内容,歌颂正义、忠勇,针砭奸邪、狡诈。总之教育人们多做善事,善有善报。故事结尾都是正义终究战胜邪恶,人们载歌载舞欢呼庆祝的场面。

“鄉土文化放光芒” ——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剧目繁荣,是中国民俗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颗璀璨明珠。皮影匠人常年四处巡演,足迹遍布大小乡村。正是这些人的坚守,文化才得以传承,古老技艺才得以延续。

一篇优秀的童谣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儿,孩子们感兴趣;三是讲究押韵,简洁明快,适合少年儿童传唱。经过专家评审、学生试唱评议等环节,《爷爷是个皮影匠》最终从六万多首童谣中过关斩将,最终摘得桂冠实至名归。

崔涵硕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学习。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注重平时的积累,抓住生活中、学习中的一点一滴,也许下一个文学大奖得主就是你!

猜你喜欢
影人皮影戏皮影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影人姚晨
皮影的来历
皮影戏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