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治注意事项

2020-03-18 04:31徐锋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周血粒细胞骨髓

徐锋

【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008-01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白血病中约占1/5,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降低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早期诊断该病,一旦确诊,尽早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一、什么是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种恶性肿瘤,对血液与骨髓存在一定影响,其特点在于可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聚集在骨髓内,对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至今为止,关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与BCR/ABL基因突变有关.临床上,病人可表现出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反复感染且难以治愈,伴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大便出血等,另外,也有些病人可表现出不明原因的消瘦、盗汗、脾大等症状。

二、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多发群体

慢性中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并不常见,但这些年该病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在癌症中约占0.3%,在成人白血病中约占20%,一般来说,每10万人中有1-2个人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粒细胞白血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而>50岁年龄段人群尤其突出,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5岁,且相比女性,男性发病率更高。

三、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诊断?

临床上,我们在诊断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而言,通过血常规以及骨髓穿刺活检便可确诊,其中,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为显著特点,且可见骨髓内沉积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不同分期,诊断标准不同。

(一)慢性期

1.白细胞显著增多,一般白细胞>50 × 109/L;

2.外周血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3.外周血以及骨髓原始细胞<5%,可见大量中晚幼粒细胞。

(二)加速期

1.外周血与骨髓原始细胞位于10%-19%区间内;

2.外周血碱性粒细胞超过20%(包括20%);

3.血小板持续减少;

4.伴有白血病细胞克隆进化的细胞遗传学。

(三)急变期

1.外周血与骨髓原始细胞超过20%(包括20%);

2.骨髓外原始细胞侵犯。

四、得了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

(一)慢性期治疗。

对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治疗主要包括3种形式,第一是化疗,第二是干扰素治疗,第三是依马替尼治疗。

1.化疗。化疗时,白消安与羟基脲是常用药。第一,白消安,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应用较普遍,通过抑制髓系造血与巨核系造血,慢慢恢复慢性期血象。白消安,后效应强,若是白细胞计数<30×109/L,应该适当减量,严重时,应该停止用药。慢性期病人,需持续用药,可采取口服方式用药,2mg/次,2次/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骨髓抑制,也可能表现为粒细胞缺失或者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注意。第二,羟基脲,是一种抗肿瘤常用药,通过抑制核糖核苷酸還原酶,对DNA产生干扰作用,抑制病毒繁殖,在降低白细胞方面起效快,且很少出现骨髓抑制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血象变化,调整用药剂量。

2.干扰素治疗。干扰素-a,至今为止,学者们对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机制也许是通过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提高非特异性的抗白血病细胞免疫反应,治疗疾病。除此之外,也有的学者通过研究提出干扰素-a具有促进病人来源造血祖细胞对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作用,促使造血干细胞向骨髓转移。相比间歇性用药,干扰素-a持续用药的作用更显著,大剂量用药时,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率更高,结合其他药物应用,疗效更理想。与单独应用干扰素-a相比,干扰素-a与小剂量的阿糖胞苷联合应用的作用更加显著。

3.依马替尼治疗。依马替尼,属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基于竞争作用下,取代三磷酸腺苷与BCR-ABL蛋白的ATP结合点,直接中段BCR-ABL蛋白的磷酸化作用,抑制信号传导途径,完成治疗。有研究表明,比干扰素+小剂量阿糖胞苷,依马替尼治疗的效果更好,血液学、治疗耐受性以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都有体现。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正式批准依马替尼上市,400mg/d为推荐剂量,如果治疗中,无明显进展,在用药3个月之后,仍然没有达到HCR标准,用药6个月之后,未获得MCR,12个月后,无法获得CCR和先前所得的CHR、MCR丧失等,出现上述情况的一种或者多种,可以考虑增加用药剂量,600mg/d,甚至达到800mg/d。慢性期应用依马替尼治疗,血液学及细胞学反应效果都好,但是,对于急性期的作用并不显著,有研究表示,慢性期给予依马替尼治疗,复发率15%左右,急性期的复发率高达100%。现在已经有新一代的TKI激酶抑制剂,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

(二)加速期与急变期治疗。

加速期与急变期,治疗中所涉及的药物,如干扰素-a和羟基脲等,适量增加用药剂量。具体方案有下面几种:(1)第一种,联合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羟基脲与干扰素-a;(2)第二种,干扰素-a+小剂量阿糖胞苷,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3)依马替尼治疗,相比干扰素联合化疗,400mg/d或者600mg/d剂量依马替尼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更显著,处于急变期时,一般采取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类似的治疗,效果欠佳,完全缓解率<20%,>60%病人伴有化疗反应,生存期短,一般约为4-6个月,而通过800mg/d依马替尼治疗,50%-70%可达到CHR,但生存期约为7-10个月。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其治疗地位目前因TKI激酶抑制剂的使用已有所下降,主要针对一些复发难治的患者,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抑制,需要寻找和病人相匹配的供者,既可能是同胞兄弟,也可能是无血缘的陌生人,将供者的骨髓或者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自体干细胞移植,属于备选方案,因为大多数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很难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供体干细胞,同时,移植后可能表现出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自体干细胞移植,就可以解决体外净化自身骨髓或者外周干细胞以及正常克隆性干细胞收集等问题,防止病情反复,延长生存期,但是容易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毒副作用明显,高龄病人和情况恶劣者不建议使用。

综上所述,最近这些年,很多资料都显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有所升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早诊断,并且根据病人实际病情,采取可行的方案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时机,加重病情。

猜你喜欢
外周血粒细胞骨髓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最后一个夜晚
万万没想到,你的身体也用84消毒液杀菌
7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滴鼻净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裸露
敲骨吸髓,悠着点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