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战役:大陆解放的最后一战

2020-03-19 08:12王小彬
银潮 2020年3期
关键词:昌都人民解放军骑兵

文>>>王小彬

1950 年10 月6日,解放军越过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

昌都是西藏解放最早的地区,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昌都战役的胜利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争取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大量劝和促谈的政治争取工作,但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和西藏亲帝分裂分子重重阻挠,害死劝和代表,拒绝和谈,扩充藏军并陈兵金沙江西岸。

1950 年1 月,邓小平在重庆对前来接受进藏任务的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等同志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相比政治是主要的。他指出,解决西藏问题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军事政治问题协同解决,还必须解决补给问题。后来,他又提出了“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重要原则。即昌都战役既是打军事战,也是打政治战。所谓政治战就是取得藏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1950 年8 月西南军区两次向中央军委作出当年实施昌都战役的报告。毛泽东看到报告后,电询西南局准备的相关情况,并于8月23 日批准了这一报告。西南军区于8 月26 日正式下达《昌都战役基本命令》。

9 月12 日,西南军区批准了第十八军昌都战役部署报告。次日,第十八军党委发出昌都战役政治命令,要求部队恪守政策纪律,团结藏族人民,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精神,保证“战役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全胜”。

10 月7 日,第十八军各参战部队于邓柯、德格、巴塘横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采取正面进攻与战役大迂回相结合的战法,集中主要兵力于北线,围歼类乌齐、恩达及澜沧江以东之藏军。

第五十二师主力于7 日开始渡江,12日渡江完毕。渡江后,第一五五团在右,向生达、昌都攻击前进;第一五六团(欠一个营)、军炮兵营在左,沿玉曲、都兰多之线,直取昌都。

由苗丕一指挥的第五十三师一五七团主力,于7 日至8 日自巴塘以北偷渡金沙江直取宁静(今芒康)。该团第三营于9 日在竹巴笼渡口经过激烈战斗,强渡成功,毙伤和俘虏藏军第九团一个连。11 日,当第一五七团部队进至宁静附近时,藏军第九团代本(即团长)德格·格桑旺堆主动前来接洽和解。苗丕一将格桑旺堆谋求和解的情况上报后,西南军区于12 日复电,给予起义名义,予以优待。藏军第九团的起义,对昌都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于11 日电令各部迅速前进,特别电令骑兵支队和一五四团务必完成战役迂回包围任务,切断藏军退路。担任战役大迂回的一五四团和青海骑兵支队进至青海囊谦后,分内外两翼前进。大迂回部队于17 日夺取了西藏类乌齐西北的甲桑卡铁索桥,控制了前进的要冲。走外翼的骑兵支队夺取了昌都以西要地类乌齐,毙伤和俘虏藏军第七团的一个连60 余人。

南线部队在占领宁静后,第一五七团两个营已于15 日自宁静出发,兼程向邦达疾进。青海骑兵支队以第五十二师骑兵侦察连为前卫奔驰疾进,于18 日晨按时占领恩达。第一五四团在甲桑卡稍事休息后,于19 日凌晨进到类乌齐,于20 日进抵恩达,与骑兵支队共同完成了断敌退路的任务,奠定了战役全胜的基础。

第五十二师一五六团两个营于19 日20 时进入昌都市区,俘昌都总管府军政人员200 余名。当日24 时,侦察营进入昌都,获悉昌都总管已率部西逃,立即向昌都西南方向追击。一五五团19 日晚进至昌都北郊。

10 月20 日,昌都城防司令部宣告成立,贴出安民布告。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很快就使昌都藏族群众由陌生、害怕而变为接近、支持。

昌都战役自10 月6 日发起,至24 日结束,历时19 天,共计毙、伤、俘藏军4 个团的全部、3 个团各一部,加上硕达洛松(即硕般多、边坝、洛隆)地区之民兵,共5700 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

昌都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严格执行民族团结政策,部队在行军中一律不住民房,不进寺庙,在野外搭帐篷宿营;一些部队途中断粮,由营以上单位统一采购,不妄取群众一粒粮食、一头牛羊。尽管部队指战员负重行军十分劳累,但绝无人支派“乌拉”差役。人民解放军爱人民的政治影响不胫而走,尚未解放的洛隆、丁青、波密等地的土司、头人纷纷派代表前来欢迎解放军进驻。

人民解放军以昌都为前进基地,胜利完成了和平大进军,使人民解放军在西藏站稳了脚跟。

猜你喜欢
昌都人民解放军骑兵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骑兵之败
骑兵与绿手(大家拍世界)
昌都三江流域的新风景
一个新型的昌都正在悄然崛起
(封二)
(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