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内环境控制新技术

2020-03-19 08:56葛建滕学华王培义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氨气换气猪舍

葛建 滕学华 王培义

畜牧生产

猪舍内环境控制新技术

葛建 滕学华 王培义

(山东省齐河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251100) (山东佰牧兴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与之相配套的猪舍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越发显得重要,只有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养猪效益才能得以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对猪舍内温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的科学调控是重点改善猪舍、鸡舍空气质量。

1 有害气体的危害

(1)养殖业的规模化使饲养密度不断的提高,带来的是单位面积内氨气排放量升高。若闻到有氨气气味但不刺眼、不刺鼻,其浓度大致在15~20µl/L左右;当感觉到刺鼻流泪时,其浓度大致在30~40µl/L之间。当感觉到呼吸困难,睁不开眼时,其浓度可达到70µl/L以上。氨气进入血液后降低血液溶氧量,降低畜禽的抵抗力,长期处于10~15mg/kg氨气浓度下,会明显降低动物的应激抵抗能力。(2)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睛流泪、灼疼、角膜炎和结膜炎、视觉障碍。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窒息等症状。此外氨气能升高呼吸道黏膜pH值,使纤毛丧失活动功能,不能将过滤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增加由空气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当猪舍中氨气达到65µl/L时,猪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75µl/L时出现萎缩性鼻炎,并且随着氨气浓度升高两者发病率都急剧上升。因此,如何减少氨气的排放,已成为养殖业是否盈利的一个关键控制点。

2 猪舍内环境制控技术

传统养殖方式,改善猪舍内空气环境质量措施是通风换气;其目的是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缓和高温对猪产生的不利影响,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尘埃、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气体,降低猪舍内的空气湿度。

2.1 猪舍通风换气量的确定 通常可根据不同类型猪舍通风换气的参数进行确定(见表1)。

表1 猪舍通风换气参数

注:引自《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国家标准(GB/T17824.3-2008)表中的通风量是指每千克活猪每小时需要的空气量、风速是指猪只所在位置的夏季适宜值和冬季最大值。

2.2 猪舍通风换气方式 自然通风或是机械通风方式,其目的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缓和高温对猪产生的不利影响,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尘埃、微生物和有害气体。降低猪舍内的空气湿度,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由于自然通风受许多条件制约,不可能保证在任何自然气候条件下都能达到满意的通风效果;因而需要考虑机械通风,但寒冷地区,由于冬季猪舍外的气温很低,换气时会导致舍温迅速下降,宜导致猪(禽)感冒频发,诱发呼吸道病发生。

3 环境控制新技术

3.1 新技术介绍 在养殖除臭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从源头减臭过程控臭、末端除臭:即“减+控+除”三联综合治理模式,减少臭气产生、扩散、达到综合治臭的目标。通过分析研究,化学反应机械过滤,臭气收集技术应用,模拟工业氨气反应炉。利用高温和特殊材料,将氨气无害化处理成氨气和水,解决臭氧与氨气反应产生剧烈毒性的弊端,我们研制了一种养殖舍氨气处理器,实用新型物理材料,反应温度为800~950℃。空气流速150~200m3/h,分解率超过90%,专门用于氨气处理设备上,作氨气分解使用,经过处理后,残留氨气不超过5µl/L,该材料性能稳定可靠,寿命长达3~5年。

3.2 成效与案例 在生产实际中,只要猪舍速造合理,用上养殖环境处理器直观感觉圈舍里没有氨气刺鼻了,并且该设备为热处理设备,消耗的电量带用来发热的,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布于养殖舍内。

表2 养殖环境处理器使用要点 (m3)

注:使用时尽量按照参数表设定,连续开机不解50min,关机时长不低于10min。

德州某养猪场存栏2600头,母猪300头,保育猪1280头,育肥猪1200头;安装这种氨气处理器应用后,猪舍环境净化更优良,猪舍小环境氨气、尘埃,质量更好;气喘病和呼吸道病明显降低。

(2019–10–16)

S828.4

B

1007-1733(2020)01-0012-02

猜你喜欢
氨气换气猪舍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清晨别急着开窗
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研究
运用换气技术降低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