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阻击疫情党员先行

2020-03-20 10:04麦婉华范敏玲
小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埔区新冠防控

麦婉华 范敏玲

在广州市黄埔区何棠下村,24个经济社实行了“党员拍门”行动,党员上门了,群众放心了。在岭头社区,村里第一书记胡燕华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郑太俊、胡柱燊等退休党员干部纷纷主动请战:“只要组织需要,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在火村,党员钟雪芬主动放弃休假,每天坚持上班,做好外来人员情况统计上报、防疫物资调配发放等工作。

“初心使命不是说出来的。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不上,谁上?”这是广州市黄埔区街镇和社区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基层一线发出的心声,他们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干的。连日来,当地广大党员纷纷主动请战,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黄埔区党员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黄埔区广大“两新”组织积极响应党委政府抗击疫情号召,在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人才、技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在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时刻彰显黄埔“两新”组织担当,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出台“激励8条”关爱疫情防控一线铁军

前方英勇奋战,后方组织撑腰。广州市黄埔区的党员干部奋战抗疫一线,同时也需要后方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在广州市各区首个出台激励疫情防控一线铁军八条措施(简称“激励8条”),从八方面激励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联防联控基层工作人员冲在一线、干在实处、英勇奋斗。

“激励8条”明确,对已作为党组织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本人一贯表现良好、符合党员条件并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表现特别突出的,经审批可及时吸收其为预备党员。

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培养干部。对在疫情防控斗争中不辞劳苦、不畏艰险、表现突出、条件成熟的及时提拔重用、优先晋升职级;业绩突出的事业单位人员、雇员和其他聘用人员,可按规定在职称评聘、岗位竞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经受考验的村(社区)干部和青年人才,优先纳入村(社区)组织换届推荐人选。

“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在给公交司机测量体温。

表彰先进、绩效激励向一线倾斜。对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进行宣传表彰,评先评优活动时优先推荐,重点表扬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岗位人员;对奋战在疫情防治工作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奋力筑牢疫情联防联控安全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以及坚决扛起疫情全面防控责任的一线人员,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给予绩效激励。

关心、保障一线工作人员。对长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和心理上及时给予关怀支持;统筹安排一线人员轮休调休补休,有针对性地为其减压释负,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快速认定因履行疫情防控处置职责导致的工伤,强化工伤保险服务;及时落实相关补助政策。

此外,“激励8条”还特别强调,对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弄虚作假、失职渎职行为开展专项监督,严肃处理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党员干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将容错纠错机制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为敢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特别是在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撑腰鼓劲。

疫情在哪里,党员就战斗在哪里

当公共医疗物资告急,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时,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力量和所能抗击疫情。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广州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最强工作力量,迅速召集300多名党员及员工回到工作岗位进行赶产行动。由党员带头,启动24小时工作制,供应链员工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确保药品物资的生产供应,2天内的出货量约为平时1个月的出货量,春节期间日产能达5000件以上。1月21日晚,香雪制药党委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连夜筹备价值28万元的200箱、1万人份抗病毒口服液,1月22日上午送达至武汉,定向义捐给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香雪制药65岁的党委书记麦镇江,带头加入了包装工序的队伍。他说:“关键时刻,党员肯定要上!”

刚在科创板上市的洁特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公司,在党支部的大力号召下,由董事长袁建华带领40余名员工紧急进行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产品的生产,并紧急预订两条生产线,尽全力提高产能。公司董事长袁建华承诺,就是亏损,生产的口罩也绝不涨价一分钱。

春节期间,获悉一线亟需消毒类产品时,蓝月亮高层多次召开紧急会议,系统部署公司内部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党委火速召回30名业务骨干和近百名工人,党委书记带领党员业务骨干全力投入到消毒类产品的规模生产与调集工作。在盘点协调全国各大仓储库存资源后,蓝月亮第一时间调集了512万余元抑菌洗手液、含氯漂白水等产品,作为首批救援物资捐赠至武汉等地,为一线医护人员及广大民众提供消毒保障。

在防疫指挥部呼吁社会捐赠防疫物资支援抗击一线时,安利公司在集团党委的号召下,迅速响应,紧急从广州生产基地调拨7200瓶必速抗菌洗手液、7200瓶安利优生活浓缩多用途清洁剂、40台逸新空气净化器,总价值100万元,捐赠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前线,物资仅三天就抵达武汉,第一时间调拨至医院使用。安利各部门50多名党员和10名入党积极分子带头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加班加点生产抗击疫情所需要的各类产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后勤物资保障。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两新”组织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雪松国际信托通过广州市慈善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资金,雪松控股庆德物业强力保障定点医院正常运行;卓志集团-嘉利仓码公司党支部快速从境外采购了2万个欧洲标准N95医用口罩全数捐赠给广州市紅十字会,同时正式开通国际捐赠物资进口服务;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党委配合京东物流开通广州至武汉专项线路;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向广州市慈善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姚林轩农家菜庄党支部号召支部4名党员员工克服困难为辖内居家隔离者送饭;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积极做好服务群众及上门摸查测体温等工作。

党旗所指、奋斗所向、攻坚所在。黄埔区注重在一线发展党员,抗疫以来,已有179名“两新”组织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或提出入党申请。同时,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提出组建党组织的意愿。“党群同心、众志成城”的生动画面,在黄埔区构筑起最美风景线,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科研企业成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主力军

在黄埔区,“两新”组织党员坚守岗位,主动作为,带头站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带头积极开展检测试剂盒等产品研发,加强技术攻关、提供技术保障,立足各自岗位实际,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使命,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广州市黄埔区159家科研企事业单位争分夺秒,全方位构筑起“防、检、治”三位一体的疫情防治体系,其中包括14家设备制造商,57家防护类企业,58家检测类企业,24家治疗类企业,6家其他类型企业。广东省6个针对疫情防治的科技重大专项,黄埔区牵头承担了3个,成为全省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的主力军。

基因工程助力疫苗研发。黄埔区达博、恩宝、锐博等科技企业成为广东省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的绝对主力。特别是达博公司牵头开展“广东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疫苗开发生产专项”,研发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已进入药监快速审批通道,有望成为首批获得生产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

赛特智能科技公司医院机器人为武汉定点医院提供医疗物资无人运送解决方案,避免医院内物流带来的交叉感染。阳普医疗研发的真空采血管自动脱盖机是该领域全国唯一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具备病毒防护能力的机器,可以防止开盖过程中的病毒传播。华大生物旗下四家机构列入国务院联防联控办防护服定点名单,自1月27日以来为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口罩、采血管等防疫物资提供免费辐照灭菌处理,处理量占全国四成。

普理司公司对3C产品质量检测机进行改造,三天时间研发出全国首条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日产口罩超15万片,疫情过去后还可改成多用途药品标签检测设备,避免产能浪费。此外,洁特生物紧急恢复口罩生产,佛伦斯转产防护服,千方百计缓解口罩紧缺。

在诊断试剂研发和生产方面,达安基因诊断试剂盒成为全国6家获得CFDA批件的检测试剂盒之一,万孚生物研发的试剂盒则是全国首批获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毒抗体现场快速检测产品之一。除此以外,华银、凯普、微远等近十家科技企业都研发了自己的核酸诊断试剂产品,其中钟南山院士团队和和信公司研发出的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目前,各家企业在采样简便性、检测灵敏度、检测速度等方面还在不断优化完善,不断提高。

在新冠肺炎检验诊断方面,广东省公布的5家新冠肺炎检测诊断机构中,黄埔区4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金域医学、达安临检、华银医学、凯普医学,占广东省八成;日检测能力近3万人份,占广东省9成以上。

岭头社区老党员郑太俊(左二)在派发宣传单张。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布的第一时间里,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牵头组织黄埔区科研力量,从新药合成研发、老药新应用、靶向药物研究、ITNK细胞治疗、致病机理研究及治疗方案优化等5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

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于2月4日分离出第一株在广州本地被感染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接下来的药物筛选、疫苗研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提出的氯喹用药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此外还提出了针对过度反应“炎症风暴”治疗优化方案。科方公司用于治疗阶段关键指标检测的试剂盒出货已超过80万人份。

党员先行,湖北老乡有了临时党支部

疫情无情人有情,黄埔区在流动人口集聚的社区和园区,特别注重发挥湖北籍党员的作用,营造鄂粤一家亲、视湖北人为亲人的良好氛围,展现广州的关爱与包容。近日,住在黄埔区云埔街火村社区勒竹新村一间出租屋里的冯必武接过火村社区湖北籍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旭送上门的油、大米以及慰问信,非常感动。

刚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向湖北籍党员群众落实“五个一”的防控措施和服务:打一个健康电话,进行一次敲门服务,听取一次意见,发一封慰问信,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有了这个临时党支部,社区筑起“抗疫温情堡垒”。

火村社区湖北籍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旭介绍,湖北籍临时党支部是基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辖区流动人口特点,成立的临时性党组织。防疫工作结束后,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它的功能角色是协助社区党委做好防疫工作,但比平常的社区上门服务更精准,针对辖区内的湖北籍人群开展活动。

据了解,云埔街火村社区辖内企业多、来穗人员密集,其中湖北籍老乡就有2651人,而武汉籍就有120人。刚成立不久,湖北籍临时党支部就积极开展支部党员上门服务。2月6日下午,张旭带着临时党支部的几名党员,接连走访了租住在勒竹新村的3户湖北籍人员,送上慰问品,并就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做了沟通交流。

张旭介绍,火村临时党支部重点慰问湖北籍在穗务工人员中生活有困难家庭、家有婴幼儿家庭和单身人员,约100户220人,给他们送上疫情期间急需的防护物品或生活用品。春节期间,湖北籍人员留在火村过年的仅有543人,意味着还有2100左右的人是外出,至于到过什么地方需要盡快排查。

火村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包片、包户、包企、包人落实责任,每名党员按片区建立1个微信通讯群,至少联系6个以上住户,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比如我们捷普党支部6名党员,每人至少联系6人,就是36人,然后再往下就是200多人。这样不用多久就大致摸清情况了。”张旭说。

除了火村社区湖北老乡有了临时党支部外,其他社区也有不同的举措。何棠下村村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开展疫情阻击战。

“我们村是一个大村,有8400多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就有3000人左右,占了三分之一。面对疫情,我们首先对全村情况仔细进行了摸查、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全村党员分布到各小区出入口,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应急值守、排查筛查、动态监控等各项任务。”何棠下村党委第一书记丰呈文说。

火村湖北籍党员临时党支部走访慰问租住在勒竹新村的湖北籍人员。

何棠下村党委充分依靠群众开展疫情阻击战,织密防控天罗地网。据介绍,该村位于知识城范围内的核心地带,意义重大。为此,何棠下村党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和村书记担任组长,党委班子成员为组员,设置宣传组、防控组、处置组、联防队,全方位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发动24个经济社实行“党员拍门”行动,到农户家中宣传防控意识和防控知识,同时在村主要入村口、要道设置党员先锋岗,由村党委和6个党支部日夜轮流带班上岗值勤。

“我现在还在执勤点上。我们的主要工作一是对全村疫情进行摸排,对外来人口尤其涉及湖北省、武汉市相关人员登记造册,密切跟进监控,发现情况及时处置上报;二是在5个入村村口设置监控点,对出入人员进行严密监控,测量体温、出入人员登记、派发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劝导村民戴口罩、普及保洁卫生常识;三是在村口、球场、食堂等人员密集地点派发宣传单张。每天组织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小组成员对村里容易人口集聚的場所进行消杀。”丰呈文对记者表示:“有的村民对严格的排查登记出现不理解和反感的情绪,我们通过文明劝导,反复解释,直到做通每个人的工作,确保全村疫情防控没有空白点。”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期,黄埔区各个街镇和社区党组织纷纷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根据形势不断细化疫情防控工作,发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进一步织牢防控网,坚决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黄埔区新冠防控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黄埔区青少年“展翅计划”夏令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