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是青春啊

2020-03-20 10:05所言非言
花火A 2020年1期
关键词:韩老师日记本趣事

所言非言

十月的重庆,似乎进入了雨季,小半个月,也没见着几天阳光。窝在家里的闲散时间,我动手整理起了旧物,那一摞封印在纸箱里的日记本,终于重见了天日。

在高三之前,我是有写日记的习惯的,后来也记不清楚出于什么原因,日记本上的时间定格在了某一天,从那之后,连同这个习惯,也一并淡忘了。

久不見阳光的纸张泛着一种腐朽的味道,那是时间一点一滴死亡的证据。

随手翻阅,倒是发现了几则上学时候的趣事,笔迹尚且稚嫩,青春却十分真实。

第一件趣事发生在小学。

这则日记的主人公是我的表弟,如果不是认识他爹他妈,我会怀疑他是个混血儿,在一众白白净净的人中,只有他,黑得彻彻底底。

升入小学六年级,意味着我们成了整座小学最具有“资历”的“老人”,黑表弟也在这个时候,青春萌动,喜欢上了四年级的一个小学妹。那小学妹大眼睛、长辫子,家庭条件似乎不错,每天穿得像个小公主,谁见了都会喜欢。黑表弟是第一个付出实际行动的人。

我们那个年代,小学还没有开始重视和普及英语教育,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这帮小学生用英语来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黑表弟用仅有的英文词汇量,写了一封中英结合的情书。情书送出去的第二天,小学妹没来上学,来的是小学妹的家长。

据说,家长在校长办公室大发雷霆,黑表弟也要被开除,而我,作为亲手修改了那封情书的“帮凶”也没有逃掉处罚,不仅在班会课上诚心悔过,还当众朗读了那一封情书。

信的开头:Dear Mary(亲爱的玛丽)……

落款:爱你的Mike(迈克)……

去年春节,我见到了黑表弟,他似乎已经不怎么黑了。他已经结了婚,孩子估计已经会说话了。长大后,一年似乎也只有春节能见上一面,不过,还是希望如果在某一天,黑表弟想起了这件事情,不要觉得是我坑了他,毕竟,那时候,我也才上六年级,我也是第一次给别人取英文名啊。

第二件趣事发生在高中。

这一则日记的主人公是我至今为止都很佩服的人,暂且称他为韩老师吧。

《原来你是这样的馆长大人》出版后,我给他寄了一本样书。他那样的大学者,我没奢求过他能看我写的言情小说。没想到一周后,他看完了,还微信告诉我,他觉得有点出戏,因为他也姓韩。他怀疑我是以他为原型,我再三保证,这个绝对没有原型,他才勉强相信。这里澄清一下,真的没有原型,不然我就长五斤肉!

韩老师不是老师,这只是我们对他的称呼而已。升入高一,他是我的同桌,因为他特殊的成长经历,他和我们这帮人显得格格不入,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异类,但我总是觉得,天才总被人称为疯子,他只是太优秀了而已。

同桌后不久,我知道了他有病,很严重,他从来不刻意隐瞒自己生病的事实。因为这个病,他从小学开始便没有多少时间在学校学习,基本上是在家里学习,他的妈妈是一个初中老师,对他的教育一直很看重,所以,尽管他没有在学校学习,他的成绩却一直很好。

天妒英才或许是我在高中时候对他全部的印象,因为在高二那年,在我和他约定以后一起环游世界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医生就给他的人生下了判决书,宣告他活不过三十岁。

我不知道他从小是怎么过来的,但是在他向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并不是死气沉沉,相反,他眼里是有光的。似乎这有限的生命对于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在他的世界,时间被他重新定义,有限早就变成了无限。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生病请假了,我的旁边空了很久,在某个午后,我写了这则日记——

韩老师,你的座位已经被我霸占了,再不来上课,我就要用掉你新买的笔记本了!

韩老师果然听到了我的呼唤,不久后就又回来上课了。

后来韩老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央美院,毕业后,去了英国继续深造,满世界地学习,研究的依然是冷门的我不知道的艺术。

当然啦,韩老师现在也健健康康的,并且比我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活得充实和忙碌。他的人生,就像他手里的油画一样丰富多彩。

我曾经向他讨要自画像,他笑着说等我老了再给我画,我欣然接受。

现在我几乎不写日记了,以前的那些也写了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拼凑出我尚且有趣的青春吧。

买了一个新的日记本,打算重拾写日记的习惯了。

或许不久之后,我会从中获得灵感,从而创作出成年版的《让我先说喜欢你》。当然,对我的青春感兴趣的读者们,可以看看我的新作《让我先说喜欢你》,里面不完全是我自己的青春,但也有我的青春。

猜你喜欢
韩老师日记本趣事
独一无二的日记本
我的老师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我的日记本
街头趣事还真多
黄金搭档
小侦探南柯之三 两本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