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论对色尔古藏寨民居平面要素分析

2020-03-21 13:44高雯婷
建材与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居平面要素

高雯婷 刘 冲 成 斌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21010)

0 引言

色尔古藏寨位于黑水县东大门,嘉绒藏区的边缘地带,处于汉羌藏的交汇区,不仅具有传统藏族的统一特征,由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地理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旅游业发展,当地村寨的生活模式有所改变,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现状,通过对民居空间要素和平面构成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传统的生活布置模式特征及成因,并讨论藏寨的变化发展过程。

1 案例选取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实地调研测绘的色尔古藏寨民居,共测绘51栋,从中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27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二层楼房、三层楼房、四层楼房三个部分,案例数分别为14、12、1。根据建筑所处位置结合调研照片,对案例进行了解和筛选。对筛选后案例平面进行细致解读并梳理统计空间要素,对基本的空间要素进行提取和统一,而后利用图论方法,简化空间序列关系,对民居平面的空间组合关系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以确定基本空间要素相互的邻接关系,从而探究内部的空间逻辑。并结合资料,推测分析其产生原因,从而增强对色尔古藏寨传统民居现存状况的了解。

2 平面要素分析过程

2.1 色尔古藏族民居平面基本空间要素提取

在藏族传统民居中,主要包括有院落、牲畜圈房、卧室、厕所、经堂、晒台等功能空间,通过对藏寨民居测绘成果的总结分析,对出现的空间元素进行梳理简化,提取基本空间要素,分述如下:

牲畜圈房Corral(C),也被称为畜圈等,位于一层,多为封闭空间,反映藏族的生产方式。

储藏室StoreRoom(SR),也称为贮藏室。一般布置较为随意,各层均有分布,一层多用于储存草料等;二三层则常用为储存生活物资。

门厅EnterHall(EH),也称为“前厅”、“过厅”等。常为室内外过渡或者空间转换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梳理统计,将“楼梯”、“走廊”等交通空间统一简化为门厅(EH)。

客厅Livingroom(LR),也称“堂屋”。多布置在二层核心,是民居中主要的功能房间,承担大部分的生活起居功能。

卧室Bedroom(B),指独立卧室,也称为“居室”等。一般作为主室的附属用房环绕其周围。

厨房Kitchen(K),指独立厨房,据资料,最早为厨卧,后单独分裂为厨房和卧室。

经堂BuddhaRoom(BR),色尔古藏寨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并且由于宗教活动日常化,故在自宅中设置经堂,用于日常念经和参拜。

晒台Terrace(T),或称为“天台”,和“院子”的空间功能类似,但不具有圈养牲畜的功能,多用于晾晒粮食,部分用于储物。

院落Yard(Y),作为区分彼此界限,承担部分晾晒功能。

其他Others(O),指其他辅助功能空间,例如:厕所,餐厅等。

2.2 平面基本空间要素组合关系分析

结合基本空间要素,对选取的典型案件平面进行仔细分析,并统一采用基本空间要素的自编代码对平面进行梳理和简化,并以此绘制空间要素的邻接关系图,以何英花自宅为例,见图1。在关系图中,每一个要素点代表一个基本空间元素,两个要素之间的连接线段反映两个空间要素之间的组合邻接关系,统计要素连接线段的次数代表出现频率,则可以了解两个空间元素之间的紧密关系程度,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某一空间要素在平面构成关系中的活跃程度。而活跃程度最高的要素,可以理解为空间转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邻接关系最少的则被认为是活跃度最低的空间要素,即为惰性要素。

图1 邻接关系分析过程 图片来源:自绘

通过对选取典型案例平面中基本空间元素的相互组合关系的梳理,简化,分析和统计,得到(图2),在整理过程中,不考虑线段的方向性,因此“LR—B”和“B—LR”视为同一线段,计数一次。

图2 基本空间要素邻接关系统计

2.3 结论分析

通过对图2的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如下结论:

结合图2和统计图(图3)可知门厅(EH)元素活跃度最高,占总体的28.4%。可以大胆推测其是建筑中空间发展的重要要素,并且是通过门厅这类过渡空间进行空间结构的组织并发展空间体系的。同时据统计经堂(BR)仅占0.004%,频率较少,推测其原因为:①地理因素的影响,藏寨位于羌汉藏交汇区,并位于嘉绒藏区的边缘地带,且嘉绒藏区是距汉族最近的农耕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②藏寨当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而越加开放的姿态则加剧了汉化的程度。

图3 基本要素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在多数的传统民居中,院落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承担部分生活起居功能,在建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但经过统计数据,色尔古藏寨民居大部分没有院子,院落(Y)活跃度仅占0.008%,且已有的院落大多是为了限定彼此界限而在门口处围合成4、5m2的小院,这样布局的原因多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藏寨地貌多山地,用地紧张,需要让地耕种,而院落并不适宜这样的用地需求。

故而为了弥补院落空间的不足,设置了晒台,以满足晾晒粮食,及部分生活功能,晒台(T)在活跃度比较中位列第五,在功能上仅次于门厅(EH)、客厅(LR)、卧室(B)。与其他传统藏寨不同,色尔古藏寨没有碉楼,而垂直方向上发展形成的晒台,结合原本的地理优势,在满足生活功能的同时增加聚落的安全防御性。

根据统计图(图4)可知,与OUT关系最为紧密的是门厅(EH),邻接次数为19,有极其重要的室内外界限划分和过渡功能,同时可以发现“OUT—C”线段数目仅为3,作为以农业生产和畜牧为主的传统民族,现行的平面构成关系和以往底层、畜牧、二三层人居活动的传统方式不同,大部分的牲畜房改为储藏室等功能或者直接废弃,原因有二:①首先体现了色尔古的藏民主要以种植为主,放牧为辅的“半农半牧”生活生产方式;②人居环境的改善,改变了人畜共居的生活习惯,同时,旅游业的推广进一步加快了生活模式的改变。

图4 OUT元素紧密关系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K—OUT”线段数目为9,根据分析图(图5)可知在厨房(K)的亲密程度统计中,室外(OUT)最高,而“LR—K”邻接线段数仅为4,“LR&K”频率仅为0.014%,可见,主室与厨房多为分离关系,起居生活多位于二三层,而厨房则多位于底层邻接室外的原因猜测主要与色尔古藏寨发达的水系布置有关。色尔古藏寨依山傍河而建,为河谷寨且寨内的天然溪流水质较好,流量稳定,为了便于日常需求,水渠多流经民居,且和厨房相连,即能保证村寨充足的用水需求,又形成了极具特点的水渠景观。

图5 K元素紧密关系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LR—OUT”线段数为10仅次于门厅(EH)和卧室(B),结合统计图(图6),传统的藏族民居的主要起居生活发生在二三层,不仅因为防御功能和原始自然观,也因为大部分地区气候潮湿,底层不宜居住。但是民居部分客厅空间和底层产生较多的邻接关系,推测原因为:藏寨是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带,风大干旱,且色尔古的土壤属于灰褐土,其土体干燥,故底层环境可以承担一定的生活起居功能。

图6 LR元素紧密关系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图7 BR元素紧密关系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图8 T元素紧密关系统计 图片来源:自绘

通过对比分析,在客厅(LR)要素中,中柱,火塘、神龛出现次数占总案例的62.9%,说明在藏族民居中,三者仍是人居生活空间的核心,作为神的象征。且神龛形状多为三角形的木构小木柜,置于房间某一顶角处。统计总结中发现,三者构成制约屋平面的对角轴线,影响其他家具布置,无特定方位归属,以一进门看见为准,故作为堂屋的视觉中心,体现了藏族传统民居及其特殊的平面关系。

经堂(BR)的整体活跃度不高,是典型的的惰性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邻接组合关系不强,且唯一的邻接元素为“T”(图7),体现了民居的平面构成特点。经堂承担了家庭宗教信仰的作用,多位于顶层,交通距离最远,一般外人不可接近,多结合晒台共同布置。

“T—B”线段数为11,远高于“T—LR”线段数为2(图8),同时发现,部分空间组合序列关系为“客厅/过厅-晒台-卧室”,这种晒台和卧室的母子空间关系体现了晒台不仅承担了以往粮食晾晒的生产功能,且现在作为部分过渡和室外活动空间,具有一定的交通空间过渡衔接转化的功能。原因多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增大,从而将和晒台紧密结合的储存空间改为卧室起居空间,使晒台功能进一步多样化。

3 分析结论

3.1 色尔古藏寨民居平面要素特征

门厅(EH)作为最活跃的空间要素,是民居组织空间结构和发展空间体系的重要环节。

由于色尔古藏寨地貌多山地,用地紧张,为了让地耕种,藏寨民居大部分没有院子(Y),且已有的院落多是为了限定界限而在门口处围合成4、5m2的小院。

为了缺失院落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增加晒台(T),满足生活生产需求,同时,由于色尔古藏寨无碉楼,故结合地理优势,晒台也承担部分聚落安全防御功能。

由于色尔古藏寨出色的水系布置,途径藏寨民居厨房(K),以供日常方便所需,故传统民居中厨房(K)多位于底层和室外(OUT)联系紧密。

色尔古是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带,风大干旱,土体干燥,故底层也可承担一部分的起居生活功能。

在色尔古藏族民居中,火塘、中柱、神龛,仍为生活空间的核心。且三者构成制约屋平面的对角轴线,没有特定的方位归属,处于最显要的位置,体现了藏族传统民居中独特的平面构成特点。

经堂(BR)承担了家庭宗教信仰的作用,多位于顶层,结合晒台共同布置,交通距离最远,一般外人不可接近,主要用于供奉神佛和日常念经。

3.2 色尔古藏寨民居变化和现状

作为距汉族最近的农耕民族嘉绒藏区,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如今因为旅游业大力发展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加剧了汉化的程度,导致经堂作为家庭宗教信仰的代表,却在色尔古藏寨民居传统功能中逐渐减少。

作为藏族传统民居中重要的晒台空间,因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大,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承担晾晒粮食的生产功能,还因和生活房间的母子空间关系而具有一定的交通空间过渡衔接转化的功能。

作为主要以种植为主,放牧为辅的色尔古传统生产方式也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兴盛,生产方式也由自然经济向商业经济进行转变,传统的牲畜圈多被废弃或改造,而“畜—人—神”的空间布局模式和观念也正在悄然改变。

由于藏寨独特的水系布置,传统的厨房多位于底层和室外连通,水渠系统也形成景观特色而在村寨随处可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为了便于生活联系,厨房开始向上移动并和客厅卧室等功能空间紧密相连,原有的水渠系统被取代,导致独特的水渠景观正在逐渐消失。

4 结语

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于色尔古藏寨地区历史保护和新建的传统民居,其空间特征和使用功能正在不断变化,正是基于对传统民居实际使用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特征并积极思考民居现状状况和问题,在面对未来藏寨的开发和发展时,仍需要秉持以人为本、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更好的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民居平面要素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