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基于乐视网的案例分析

2020-03-22 10:00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胡佳妮
营销界 2020年46期
关键词:贾跃亭视网盈余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 胡佳妮

一、引言

在资本市场日渐完善和成熟之下,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各类代理问题日渐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解禁股的上市交易,大股东的获利途径,从依靠公司的分红,更多的偏向于股票市场交易上的交易差价获利,而获利的多寡也逐渐由市场行情和公司情况共同决定。

由于公司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使得大股东有强烈的动机,在提前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情况下选择处于高位的时机抛售股票,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更有甚者通过盈余管理手段影响公司经营状况信息的披露,推高市场对股票的定价以配合其减持行为。所以,本文认为有必要进行对大股东减持前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对大股东减持的规律做出详细阐释,有助于中小股东加深了解,提升信息对等和信任程度,降低投资风险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理论基础

对股东行为动因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资本市场动因盈余管理、契约动因盈余管理和监督动因盈余管理(Healy and Wahlen,1999)。在不完全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不能有效地获取所有信息,通常只能从定期财务报告,特别是会计信息中了解公司的状况。这使大股东可以进行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盈余管理手段操纵。一旦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发生改变很有可能抬高公司股价,大股东可以直接通过减持的方式从中获益。因此,本文对资本市场背景下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

李宁、刘玉红(2009)发现通过负向盈余管理的方式可以降低股改的成本,一旦股改完成,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明显增加并高于没有被减持的公司的平均水平。蔡宁、魏明海(2009)研究发现,在原非流通股股东减持其所持股份之前,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同时盈余管理程度和减持的规模显著正相关。

三、案例分析

2004 年乐视网成立以来以内容、视频以及智能终端作为基点,为视屏网站打造了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的生态系统。2010 年上市以来,乐视网的扩张速度不断增加,2015 年市值一度突破1500 亿元,独领创业板的潮流。然而短短两年后,公司经营危机全面爆发,最终惨淡退市,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我们可以从公司年报中,寻找出蛛丝马迹。

表1 近六年主要财务数据情况表 单位:亿元

从表1 可以看出, 2014 年乐视网的利润总额较2013 年出现大幅下降,下降比率高达 70.41%。根据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由于可抵扣亏损增加,公司上缴的所得税费用大幅下降。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与年度利润相关的项目总金额基本持平,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成本和费用却仍然大幅上升,这是2016 年度利润总额从盈利转为亏损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缴纳的所得税费用不仅没有对公司的净利润带来不利影响,反而还增加了公司的净利润。根据数据资料显示, 2014 年、2015 年乐视网在利润总额为正数的情况下,反而产生了负向的所得税费用,这直接给公司带来了更高的净利润。正常情况下,一家公司的利润总额为正时是需要缴纳所得税费用的,而乐视网利用递延所得税在盈利的年份反而产生了负向的所得税费用,这直接导致其净利润远高于利润总额。

通过研究乐视网所得税费用项目的构成情况,不难发现从 2014 年开始所得税费用总额小于零,即当年递延所得税费用负数的绝对值开始高于当期所得税费用,在后面的一个年度递延所得税费金额用达到了负数的3.05 亿元,可见所得税费用小于零的原因主要在于递延所得税费用。在这几年中,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迅速提升,2014 年末较上年同期上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625.93%。2016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更是达到了最高值7.63 亿元。我们摘录了乐视网年报披露数据,对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勾稽。以2016 年为例,2016 年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0.06 亿元,而期末余额为0.03 亿元,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为-0.03 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5.07 亿元,期末金额为7.63亿元,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为2.63 亿元,所以当年递延所得税费用合计为2.60 亿元。根据以上的计算过程, 我们发现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所得税变动的关键因素。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可抵扣亏损的占比最大,占比均在70%以上,2014 年甚至达到了90%。公司在2014 年、2015 年、2016 年三年计提的可抵扣亏损分别达到了1.8 亿、4.2 亿、6.51亿。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可以通过可抵扣亏损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形成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而这是一项公司的资产。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可抵扣亏损的金额难以确定。企业对子公司亏损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只有在同时满足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以及未来很有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就是说公司预计子公司在亏损发生之日起5 年内可实现盈利,才能产生未来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根据乐视网的经营状况,管理层在可抵扣亏损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对报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方面,乐视网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对非全资子公司的亏损过度进行账务处理,粉饰母公司的利润表,使其股票价格和公司市值一路攀升;另一方面,以贾跃亭为核心的大股东和控股股东则通过高位减持乐视网股份实现其掏空的终极目标。

表2 列示了乐视网大股东的减持套现情况。可以看出,2015 年6 月1 日和6 月3 日,创业板指数接近4000 点的历史高位,贾跃亭分两次减持乐视股份合计2,524.03 万股,此时两次的减持股票均价分别为68.50 元和73.33 元,对应的金额分别高达119,943.50 万元和130,016.29 万元,合计近25 亿元。之后,在2015 年10 月30 日,贾跃亭以协议方式以每股32元的价格将l 亿股转让给深圳鑫根基金公司,获得32 亿元的收益。2016 年贾跃亭没有进一步的减持行为,主要原因是其持6.82 亿的股份中,有6.14 亿股处于质押状态,质押的股份难以转让套现。2017 年1 月16 日,乐视网引入融创作为战略投资人,贾跃亭转让1.7 亿股获益60.41 亿元。自2015 年6 月至2017 年1 月短短的18 个月间,除去其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单贾跃亭个人就套现达到117.41 亿元。

大股东的大幅减持,给中小股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2015 年6 月大股东减持公司股份导致股价由74 元一路下跌到64 元,跌幅达到13%以上;同年11 月第二次减持时,股价由55 元跌至50 元,跌幅近8%;2017 年乐视网经历虚假财报被媒体曝光、贾跃亭突然出走美国、多家银行起诉并挤兑和财报预亏116 亿元的重重危机下,乐视网股的股价狂泻至5.08元/股。2018 年度经审计后,公司期末净资产为负数,公司股票自2019 年5 月13 日起被强制暂停上市。5 月14 日,交易所下发通知,正式终止了乐视网股票的上市。2020 年7 月20 日成为了乐视网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天股价收报0.18 元,此时公司的总市值仅为7.18 亿元。这不但让众多中小股民以及机构投资者承受了巨额的损失,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造成的明显负面影响。

表2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套现情况

四、研究结论

乐视网利用盈余管理手段调增利润,造就了非全资子公司大额亏损和母公司净利润大于利润总额的怪异现象,粉饰了财报,振奋了投资者的信心,使中小股东们满心期待一个引领科技潮流的创新企业,却不曾想迎来了一个被减持掏空的结局,这也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准则的修订,和大股东行为管控提供了一定的案例借鉴。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我们应当将递延所得税项目进行关注,令其对外界释放出更为合规公允的会计信息,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可以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也会为管理层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机会,这就要求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处理方面时刻保持谨慎。

3.在资本市场中大股东的股权变动情况可以视作重要的信号传递,我们可以进一步要求加大股东股权异动的披露强度,对其变动的理由和承诺进行持续的跟踪与问责,从而加强监督力度。

猜你喜欢
贾跃亭视网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乐视网、贾跃亭 被处“天价罚单”
乐视网因财务造假被罚2.4亿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贾跃亭:戏如人生
探究关联交易背后的乐视网
贾跃亭,你还欠A股一个重要承诺没有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