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在颈型颈椎病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0-03-22 13:25胡灿槐姚斌彬杨宇田川赵坤岩坚少寸雨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颈型曲度康养

胡灿槐,姚斌彬,杨宇,田川,赵坤,岩坚少,寸雨婷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云南西双版纳 6662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1 颈椎解剖结构的认知和治疗作用

1.1 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颈椎椎体较小,椎间盘厚于其他椎体,其椎板不会交叠,这种结构使得颈椎可以在稳定的同时取得最大的活动度,这也是颈椎的生物力学功能较为特殊之处。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平衡的前提就是颈椎稳定。 颈椎的稳定性由椎旁韧带、椎体、椎间盘、椎体附件等内源性的稳定结构以及颈附近肌肉组成的外在结构共同保持,两者起到了协同作用的效果[1]。颈椎的形态和结构对维持颈椎稳定性起关键性作用。

颈椎的使用频率较高,且活动范围较广,但因体积原因,其稳定性并不好。 人体在进行复杂运动及维持稳定时,主要依靠脊柱的韧带和肌肉[2]。 颈椎关节、肌肉、颈部神经能确保颈椎保持稳定,还能使头部保持多方向的活动度。 如果人体保持一种姿势不动,使得脊柱椎体受到载荷,椎体周边的肌肉群能够通过收缩这一方式以增强拉力来缓解椎体负荷的应力[3]。 脊柱周边的肌肉能够使得脊柱保持稳定,而强化颈椎肌肉的力量不仅能够减少颈椎病的产生,还能提升颈椎稳定性,改善生活质量。 维持颈椎正常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人体脊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是颈椎曲度异常,叶国栋等[4]的研究表明,颈椎曲度异常后会导致颈椎结构发生破坏,颈脊柱发生生物力学功能失调,导致颈肌损伤、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对脊髓、椎动脉以及神经造成刺激,引发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检查可有颈椎曲度变直。 颈椎骨骼和韧带是静力平衡的表现,肌肉是动力平衡的体现,其中浅层肌比深层肌更为重要。当颈椎动力平衡发生失调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和纠正,会对颈椎静力平衡造成影响,进而导致颈椎发生功能紊乱,其生理弧度发生变化,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5]。因此,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关注的重点应是颈椎生理曲度,只有生理曲度恢复正常才能有效地治疗颈椎病[6]。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在《证治准绳》《普济方》《内经》等书籍中均有对颈椎病类似的描述,如“项背强”“夹脊痛、项痛、手痛”“肩似拔,臑似折”“颈项强”等,这些症状和现代医学描述的颈椎病症状是相同的[7]。

中医认为颈项疾病的发生与气血失调、肝肾亏虚有关。 血和气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物质,是维持人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气血平衡失调则会对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颈肩部和十二经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十二经筋经气不利就易使颈肩产生不适,所有颈肩部的经筋疾病均可通过对应的穴位进行医治,使得经筋气血得到疏通,从而恢复经筋的功能[8]。按照颈椎病的患处和经络的走行来看,主要可分为太阳型、阳明型、少阳型[9]。 太阳经疼痛一般是头后部的正中处,症状表现为颈项无法后伸;阳明经疼痛一般发生于前额处, 症状表现为前额和颈项部位疼痛;少阳经疼痛一般发生于头两侧,症状表现为颈部无法侧屈、头两侧疼痛、活动受限、颈部疼痛[10]。

现代人大多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坐姿,颈部受到损伤,长期的肌肉僵持阻碍了气血运行,易产生颈部酸痛、活动受限等情况。 这也说明气血运行和颈部损伤会互相产生影响, 颈部使用过度会导致气血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则又导致机体不适。

1.3 颈椎病病因

人体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构成,颈椎曲度向前,胸椎曲度向后,腰椎屈度向前,骶尾椎屈度向后。 颈椎可屈曲、伸展、左右旋转、侧屈和进行多方向关节的联合活动。 颈椎是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11]。

导致患者产生颈椎病的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证实其发病机制,但颈部软组织劳损是颈椎病的主要病理体现[12]。 人体的颈部肌肉由前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组成,而颈椎病发病原因和颈部肌肉功能以及形态产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维持颈椎稳定主要依靠的就是颈部肌肉的力量,所以颈肌状态得到改善就能使得颈部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金匮要略》中认为外伤劳损好发于五、六十岁,如果问诊时发现患者脉大,后背督脉处于麻木状态,便是劳症的体现。 《张氏医通》认为,若患者体内肾气不按照常规运行方式而是通过脊背逆行则会导致颈肩疼痛, 长期伏案看书或者下棋对弈的人也会出现该症状,这是外伤劳损的具体表现。 现代社会低头族与在办公室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患有颈椎病的概率更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久坐颈部受损严重,致使气血因通路出现闭折而运行缓慢,气滞血瘀、痰凝集于颈项背部,久之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 颈型颈椎病采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的现状研究

2.1 颈椎病的现状

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脊柱疾病就是颈椎病,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排名第四[13],平均每3 人中就有1 人患病,且呈现上升趋势[14]。2017 年的大数据显示,颈型颈椎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 发病率高达40%,且平均年龄越来越低[15]。 谢兴文等[16]的研究发现,电子产品不断普及、人们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逐渐由年轻化转为低龄化,且女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数量。颈型颈椎病具体表现为:肩部发沉、背部有压痛点、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以及酸胀痛等。

2.2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

2.2.1 运动疗法

利用不同肢体运动,起到强筋健骨、通筋活络的作用,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颈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是比较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方法[17]。 通过运动治疗可缓解颈型颈椎病的疼痛感以及功能障碍, 在关节和肌肉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肌肉痉挛得以缓解松解,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止痛消炎的效果[18]。

2.2.2 颈椎牵引

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中最有效的是颈椎牵引,采用正确的牵引角度、牵引重量以及时间,将纵向且持续的力量作用在患者颈椎,减少颈椎活动,调节颈部水肿,促使炎症消退,而牵拉过程中,可有效调整肌肉韧带的痉挛情况, 促进颈椎排列方向与弧度的恢复,恢复脊柱内外平衡[19]。 舒磊等[20]的研究发现,通过牵引治疗颈肩痛,可促进患者体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以及同工酶水平出现变化,这说明颈椎牵引可修复颈肩部的肌肉损伤。

2.2.3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借助电、光、磁和声波等因子进行治疗,重在改善颈部的气血循环,缓解颈肌高张力与肌肉挛缩,加速渗出组织液与炎性物质的细胞吸收,从而起到止痛的效果。 常见的物理疗法有中频电疗、红外线频谱照射、磁疗、中药离子导入以及超声波等。

2.2.4 PNF 技术

PNF 治疗可有效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避免肌肉挛缩变形,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神经修复。在颈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通过PNF 技术治疗肌肉、神经,可有效优化特定肌肉的功能与柔韧性,并增强肌力与肌肉耐力,进而提高协调、控制能力以及稳定、平衡能力。

2.2.5 中医正骨技术

通过中医正骨对颈型颈椎病展开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于患者颈肩部的患处采用正骨、 理筋手法,通过调整颈椎来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治疗重点在矫正颈椎关节, 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以及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加强内源系统的稳定性,促进颈椎动、静态平衡[21]。

综上所述, 物理疗法与西医药物治疗相结合,能够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运动疗法通过拉伸颈部肌肉开展运动治疗、 通过抗阻训练加强颈肌的耐力和肌力,将恢复颈部肌肉的正常生理能力作为主要治疗原则。在颈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通过PNF 技术可对肌肉、神经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治疗手段。 正骨技术则负责矫正复位颈型颈椎病、颈椎关节等,促进颈椎正常生理能力的恢复,缓解颈部疼痛。 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可以对颈型颈椎病进行较为全面有效的治疗。

3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在颈型颈椎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和改良空间

3.1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在颈型颈椎病领域有显著优势

临床实践发现,颈型颈椎病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效果显著。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方法多样且有针对性,能够做到对症治疗。 另采取“评估-康复治疗-再评估”等系统的治疗方案,能够科学、准确、有效地针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展开治疗。综合利用牵引疗法、运动疗法和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2 未来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空间

不足:康复治疗技术旨在解决疾病和症状对人体的困扰,侧重于“已病”,因此对于“未病”阶段的康复养生,运用及推广力度尚且不够。展望:康复运动训练具有科学性、有效性、非损伤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但是,颈型颈椎病贯穿于各类型颈椎病的始终,成为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基础。尽管许多治疗方法在发病早期都是有效的,但因该病易反复发作,并且疾病不断恶化,故其后期治疗成为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基于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中“低头族”不断涌现,不正确的姿势会引发一系列的颈椎疾病。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若在治疗颈椎病领域得到推广,便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康养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4.1 康养概念介绍

大部分学者认为康养是健康与养生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康”代表的是“健康”,而“养”则代表的是“养生”,其关注重点在于如何养护生命,利用健康与养生的双重概念作为康养的重点内容。 在产业界,则倾向于将康养等同于大健康,重点将“养”理解成“养老”。就目前来说,对康养的理解主要是健康和养老,大部分人认为“康养”代表“健康”与“养老”。 相比来说,无论是学术界“健康与养生”的观念,还是产业界“健康与养老”的观念,均将健康作为主线。人的健康离不开脊柱的康养,脊柱的健康关系到人体健康,进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4.2 未来康养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康养已经渗入到包含健康、养生、养老等多个大健康领域。 未来康养大健康产业将会走向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和国际化。

猜你喜欢
颈型曲度康养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颈椎不宜太直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