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志(1991—2002)(二十一)

2020-03-23 07:14
广西电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供电局主变容量

(接上期)

第十三节 来宾火电(A)厂

来宾火电(A)厂位于来宾县城西南约8公里的良江乡罗村,是广西电网的区域性电厂,由广西自筹资金兴建。该厂是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火电厂,第一期工程为2台12.5万千瓦机组,1990年1月建成投产。

1997年,广西区政府对来宾火电(A)厂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当年4月,广西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受该厂。1997年,来宾火电(A)厂共完成发电量11.23亿千瓦时,是上级下达年度电力生产计划11亿千瓦时的102.15%;完成供电量10.31亿千瓦时,是上级下达年度计划的10.087亿千瓦时的102.21%,提前4天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

2001年11月,来宾火电(A)厂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完成了资产重组,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来宾火电(A)厂更名为广西来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该公司完成发电量12.56亿千瓦时,创造投产以来机组单月发电量1.88亿千瓦时的新记录;完成上网电量11.43亿千瓦时;实现3个百日安全长周期,连续安全生产657天(跨年度);实现电力销售收入2.42亿元,利润554.48万元,资产保值率为105.45%。

2002年8月,该公司的质量管理ISO 9002标准得到了北京华龙电联质量认证中心复查确认。

第十四节 来宾火电(B)厂

来宾火电(B)厂(装机容量2×36万千瓦)与来宾火电(A)厂相邻。

来宾火电(B)厂采用国际惯用的BOT方式进行建设,即通过国际上特定的BOT(建设—运营—移交)融资方式筹措全部项目资金,投资方在建成电厂并商业运营15年后,无偿移交给广西政府。1996年7月,广西来宾法资发电有限公司(FIGLEC法资公司)成立,并于1997年9月与广西政府签订了“特许权协议”。

1999年9月18日,来宾火电(B)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2000年5月1日,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同年11月7日,来宾火电(B)厂正式开始商业运营。2003年3月1日,来宾火电(B)厂取得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来宾火电(B)厂年最大发电量63.07亿千瓦时,年合同规定发电量35亿千瓦时,第一运营年净上网电量29.78亿千瓦时,第二运营年净上网电量34.53亿千瓦时,第三运营年净上网电量39.15亿千瓦时。

希诺基公司为运营维护服务公司。2003年7月,希诺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中国方圆认证中心和法国AFAQ机构依据 ISO 9001:2000,ISO 14001和OHSAS 18001标准进行的认证,并于2003年9月28日获颁ISO 9001,ISO 14001和 OHSAS 18001认证证书。

来宾火电(B)厂有280名员工,其中希诺基公司257名,来宾法资发电(业主)公司14名。

第六篇 供电

1991—2002年期间,广西加大了电网建设力度和加强供电各项管理,不断改造和完善供电设施,增强供电能力,扩展供电范围。广西境内500千伏岩滩—柳州—来宾—玉林—南宁—平果—岩滩和平果—来宾输电线路已呈“日”字形网架结构,并形成“西电东送”南通道“三交一直”超高压大容量输电格局;220千伏电网已形成由主电网构成的主环网和由此向外延伸的多环网或辐射网络,覆盖了广西9个市和90多个市县。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已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城市电网普遍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有效加强了供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2002年末,全广西共有35~500千伏公用变电站1080座、主变压器(简称主变)1526台、容量2207.65万千伏安;拥有输电线路1847条,长度3.23万公里。主变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比1990年增长3.32倍和0.93倍。2002年,全广西总供电量达338亿千瓦时,比1990年增长1.55倍。广西电力工业局(广西电力有限公司)供电量261.53万千瓦时,比1990年增长2.06倍,线损率为5.12%,比1990年减少0.8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西供电企业通过“上等级” “双达标”“创一流”和开展“安全文明建设”等活动,提高了企业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供电设备健康水平和服务质量,供电量稳步增长,供电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广西电网安全经济稳定供电。

第一章 供电机构与设施

1991—2002年,广西电力供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五”计划期间,电力供应由缺电局面逐步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九五”计划时期,由于广西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需求增大,供电形势也曾出现阶段性短缺或缓和,但总的供应始终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广西电网不断发展和延伸,供电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全广西统一的供电管理机构逐步形成。为了适应供电量大幅度增长的需要,广西电力企业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和城乡电网改造,重点解决电源送出和电网“卡脖子”问题;在不断改革、加强、完善供电生产管理的同时,对供电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城乡的供电水平。

第一节 供电管理机构及供电区域

20世纪60年代,广西各地均为小电网,电力调度、供电业务由各电厂或当地承担。1964年西津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建成投产后,与南宁火电厂并网运行,形成了广西电网的雏形。70年代,随着合山火电厂和麻石、大化水电站等一批电厂建成发电,工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增长,电网建设加快,供电范围也逐步扩大。80年代,广西电网已发展成为百万千瓦级的中型电力网。至1985年底,广西电网供电范围覆盖广西5个市(南宁、柳州、梧州、桂林、北海)及58个县,占全广西县(市)的70.8%;1990年底,广西电网的供电区域已扩大至63个县市,占全广西县(市)的81.93%;至2002年底,广西电网的供电区域已覆盖广西所有县、市。

一、供电管理机构

1984年,广西电力工业局及其所属企业上划水利电力部管理以后,广西供电管理机构也随之分属广西电力工业局(中央)和广西水利电力厅(地方)管理。

20世纪90年代,广西电力工业局设立“供用电处”作为局机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广西电网供用电业务。1998年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为适应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供电业务划归该公司生技部管理,新成立“市场开发与营销部”,负责广西电网用电业务。此间,由于广西部分地、市地域管辖划分变更,供用电业务及供电范围也随之改动、分合。

1989年10月,梧州市电业局分为梧玉(梧州、玉林)供电局和梧州电业局,梧玉供电局上划广西电力工业局管辖;1990年9月,组建玉林供电局的协议签署,梧玉供电局分解为梧州供电局和玉林供电局;1993年8月,钦州地区供电局上划广西电力工业局管理,钦州供电局成立;1997年4月,梧州地区撤销,设立贺州地区,梧州地区供电局更名为贺州地区电业公司;2002年5月,由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控股的贵港供电有限公司成立。

至2002年底,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直属供电局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河池、玉林、钦州、防城港、北海供电局等9个供电局,担负着所辖供电区域的电力供应。

广西水利电力厅于1985年成立地方电力局,对地方供电企业进行行业管理;1998年广西水利厅(原广西水利电力厅)组建水利电业有限公司。至2002年底,广西水利厅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担负着所辖供电区域的电力供应。

2002年,广西供电管理机构主要有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广西电力工业局)、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二、主要供电区域

(一)南宁供电区域

南宁供电局担负着南宁市和南宁、百色、河池地区等25个县(市)南宁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其中南宁市(不含市辖邕宁、武鸣两县)为直供,其余县(市)均以趸售方式供电。至2002年底,该局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0座,主变容量442.115万千伏安,其中非全产权的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台容量50万千伏安,全产权的220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17台容量204.3 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0 座、主变62 台容量180.8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16台容量7.015万千伏安;拥有500千伏线路1条94.9公里,220千伏线路21条、1291.17公里,110千伏线路67条、1684.08公 里,35千伏线路23条、295.01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2066.26公里(其中电缆线路335.71公里);拥有的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容量为24.057万千伏安(不含代管供电企业资产)。南宁市总用电客户14.51万户,其中营业用户4960户、动力用户7797户、照明用户13.23万户、趸售用户25户。

(二)柳州供电区域

柳州供电局担负着柳州市、来宾市以及河池地区罗城县等14个县(市)柳州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对13个县(市)实行趸售方式供电。至2002年末,该局管辖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518.71万千伏安;拥有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925台,变压器总容量26.395万千伏安;拥有500千伏线路2条、312.80公里,220千伏线路20条、694.2公里,110千伏线路50条、915.4公里(其中电缆线路6.46公里),35千伏线路12条、99.52公里(其中电缆线路 0.57公里),6~10千伏线路长1237.22公里(其中电缆线路307.29公里),0.4千伏线路5296.04公里(其中电缆线路171.78公里)。

(三)桂林供电区域

桂林供电局担负着桂林市、桂林市郊区及12个县桂林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对各县(郊)供电企业实行趸售方式供电。至2002年底,该局拥有220千伏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7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2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拥有220千伏线路8条、601公里,110千伏线路32条、805公里,35千伏线路11条、119公里,10千伏线路73条、1172公里(其中电缆279公里);拥有直供客户9.7万户,趸售大客户13个。

(四)河池供电区域

河池供电局担负河池市、宜州市等8个县(市)及大化县岩滩区河池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至2002年底,该局拥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5台、容量6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9座、主变29台、容量68.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5台、容量2.85万千伏安;拥有220千伏输电线路8条、719.8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6条、833.3公里。

2001年,该局供电区域中南丹县北部区域转由贵州电网供电。

(五)玉林供电区域

玉林供电局于1990年12月成立,供电业务划归广西电力工业局。玉林供电局前身为玉林地区供电局,担负该地区5个县玉林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玉林供电局成立后,担负玉林地区7个县(市)供电任务(其中贵港市由南宁供电局供电);1997年7月,贵港供电区域划归玉林供电局管理,管理范围为玉林、贵港等12个县(市);2002年5月—2003年6月,玉林供电局分两次将贵港市境内的电网资产及业务移交给贵港供电公司。

2002年底,玉林供电局担负玉林市7个县(市)区的供电任务,有直供客户15万户,趸售客户10户,同时代管2个县级(市)供电企业。该区域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台、容量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0台、容量114.3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3座、主变16台、容量54.05万千伏安;拥有500千伏输电线路150.34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533.93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347.82公里。

(六)梧州供电区域

梧州供电局始称梧玉供电局,成立于1989年10月,随着1990年12月玉林供电局成立,更名为“梧州供电局”,供电范围也随之改变。2002年,该局担负梧州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主要向岑溪市、贺州市和3个县及梧州市电业局趸售电量,直供电用户有桂新钢铁厂1家。

至2002年底,该局共管辖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总容量69.3万千伏安;拥有220千伏输电线路6条、262.4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6条、201.65公里。

(七)钦州供电区域

钦州供电局由原钦州地区供电局和原钦州市供电公司合并而成,1993年1月22日上划广西电力工业局管辖。该局担负钦州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直供区为钦州县城区及近郊8个镇,趸售区为灵山、浦北县,钦州县的5个乡镇供电所。1994年,钦州地区撤地设市后,供电行政区域划分为钦南区、钦北区、港口区,并新增了港口区。

至2002年底,钦州供电局共管辖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总容量57.6万千伏安;拥有220千伏输电线路181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55公里。

(八)防城港供电区域

1987年6月,防城港区供电局成立,1994年2月正式更名为防城港供电局。该局负责防城港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供电范围为东兴市、上思县、防城港口区、防城区。至2002年底,该局直供电营业用户18846户,趸售用户3户。该供电区域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压器1台、容量12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变压器7台、14.25万千伏安,拥有220千伏输电线路1条、52.62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8条、245.048公里。

(九)北海供电区域

北海供电局于1985年1月成立,属广西电力工业局代管供电企业。2002年,该局整体上划广西电力有限公司。该局担负北海供电区域的供电任务,供电范围为北海市1县3区。2002年末用电客户5.81万户,其中市区4.90万户,铁山供电所9182户。该局管辖区域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容量36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容量29.55万千伏安;拥有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2条、390公里,35千伏线路9条、116公里,10千伏线路70条、1245公里。

(十)地方供电区域

广西水利厅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辖的地方供电区域的电力供应。截止2002年,共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354座,主变压器517台,总容量246.93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62649公里。

第二节 供电营业区的划分

一、营业规范管理

由于广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原电网构成及供电情况比较复杂,存在以广西主电网直供至主要地市和部分行署所在地用户及部分县(市)大用户,以购转售为主,辅以地方小水(火)电,以自发自供为主,辅以电网补充的地区电网,以小水(火)电厂对近区域供电的供电方式。

1997年5月29日,广西电力工业局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供电营业区划分实施方案》,经电力工业部供电营业区划分办公室批准,由广西区经贸委与广西电力工业局联合颁布实施。该方案坚持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供电营业区进行分类。

(一)省级供电营业区

广西区内跨地(市)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是广西电网经营企业占有,向2/3以上地级行政区供电的区域,即广西电网覆盖区域。广西电力工业局作为广西电网经营企业可依法申请省级供电营业区,其范围为所属各供电局直供范围的直供营业区、趸售县(市)的趸售营业区及趸售县(市)内的直供用户。

(二)地级供电营业区

地区内跨县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是自发自供的独立电网经营企业占有并向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划供电的地域。该独立电网经营企业,可依法申请地级供电营业区,没有趸售只直供至用户的可申请直供营业区,对县(市)实行趸售的可申请趸售营业区。

(三)县级供电营业区

县(市)内跨乡、镇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是县(市)内供电企业占有并向若干个乡级行政区内用户供电的区域。趸购转售的供电企业以及电网未覆盖地区独立运行的兼营电能的发电厂,可依法申请直供营业区。

(四)其他供电营业区

(1)历史形成的跨省供电的,按现有电网结构维持跨省供电营业,由负责供电营业的供电企业持营业区所在省电力工业局书面供电营业许可的证明,向广西电力工业局申请,取得批准后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

(2)对跨县供电且电网未交叉的按现有电网结构,由负责供电营业的供电企业向广西电力工业局申请核给直供营业区。

(3)在一个县(市)级行政区域内,历史形成多家供电格局,电网未形成交叉的,按现有电网形成的格局划定供电营业区;电网形成供电的,有关双方应从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避免重复建设出发按经济合理、安全供电的原则,平等互利、协商调整供电营业区。

双方不能就合理调整营业区达成协议时,广西电力工业局在听取当地政府意见后,在保证供电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有权按地形、地貌、电网结构或行政区划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4)电网已覆盖区域内向外转供电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企业自备发电厂及其他发电厂,不得申请供电营业区。因公用供电设施尚未达到或历史原因形成已向外供电的工矿企业或发电厂,由供电企业按委托转供电规定办理委托手续,其转供营业范围属于当地供电企业的营业区。

(5)对电网尚未覆盖的无电区可根据电网规划、供电能力和就近供电的原则,由广西电力工业局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指定某供电企业承担无电地区的供电义务并核给供电营业区。

(6)乡(镇)级电管站不划供电营业区。

(7)广西电网经营企业所属的供电营业分支机构已进入到趸售营业区范围内直供售电的用户,划分供电营业区时,原则上不做调整;但双方都要求调整时,广西电力工业局在充分听取当地政府意见后,可予以合理调整。

(8)根据电网结构和分级管理需要,广西电网经营企业可以在核准的直供营业区内设立供电营业分支机构,并向广西电力工业局提出供电营业分支机构“供电营业许可证”申请,核准后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

二、地市级供电范围

地市级供电范围由地市级供电企业进行划分管理,基本按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划分为:南宁供电局、柳州供电局、桂林供电局、河池供电局、玉林供电局、梧州供电局、钦州供电局、北海供电局、防城港供电局、百色地区电业公司、梧州市电业局、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在广西电力有限公司代管县中原有的668个乡镇电管站,已撤销635个,相应建立起524个乡镇供电营业所,制订了《代管县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启动了代管县供电企业公司制改造工作。

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分3批对趸售或控股的县(市、区)供电企业实行委托代管。

(一)第一批委托代管供电企业(23个,1999年4月8日签订)

平果县供电公司、隆安县电业公司、扶绥县供电公司、上林县供电公司、田阳县电业公司、武鸣县电业公司、马山县供电公司、宾阳县供电公司、横县供电公司、大化县电业公司、田东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邕宁县电业公司、凭祥市供电局、柳江县供电总公司、来宾县供电局、宜州市电业公司、浦北县供电局、灵山县供电局、北流市供电公司、灵川县供电局、永福县供电局、阳朔县供电局、桂林市郊供电所。

(二)第二批委托代管供电企业(19个,1999年11月2日签订)

防城区电力公司、东兴市电业公司、合浦县供电公司、兴安县电力发展总公司、临桂县供电局、柳城县电力公司、罗城县电业公司、武宜县电力公司、合山市水电电力工业公司、忻城县供电公司、象州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鹿寨县电力公司、融安县电力公司、陆川县供电公司、平南县电力公司、桂平市电业公司、环江县电业总公司、河池市电业公司、东兰县水电公司。

(三)第三批委托代管供电企业(2个,分别于2000年12月19日、2001年4月5日签订)

钦州市郊区供电有限公司、贵港市供电局。

第三节 供电设施

20世纪70年代末,广西初步形成110千伏网架,80年代加快了220千伏电网的建设与发展。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电力供电设施发展迅速,各种电压等级的供电设备大量增加,供电范围扩大,供电能力不断增加,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也在不断增强。

进入90年代,广西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电网各主干网架及受端网架。随着红水河大型水电及火电机组的投产及其配套送出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广西电网由220千伏网架向500千伏网架发展并实现了与南方电网联网。“八五”计划时期出现500千伏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广西电网供电电压提高一个等级。“九五”计划时期,广西50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发展起来,电网供电能力迅速增强。

一、输电线路

“八五”计划时期,全广西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由1990年923条、16783公里增加到1995年的1253条、23315公里,5年中线路条数增长35.75%,长度增长38.92%。其中新建投运500千伏输电线路3条、408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由21条、1922公里增加到37条、2624公里,条数增长76.2%,长度增长36.52%;110千伏输电线路由105条、3500公里增长到172条、5084公里,长度增长45.26%。

1991—1995年先后建成投运500千伏岩滩—平果、岩滩—沙塘、沙塘—来宾3条线路,建成投运220千伏西津—北海、北海—钦州、平果—南宁、来宾—玉林、柳州电厂—杨柳等输电线路。

“九五”计划期间,全广西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条数和长度增加到2000年的 1653条、28520公 里,5年中条数增长31.92%,长度增长22.33%。其中新增500千伏输电线路1条、150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增加到63条、3834公里,条数增长70.27%,长度增长46.11%;110 千伏输电线路增加到236 条、6351 公里,条数增长37.21%,长度增长24.92%。这一时期,新投运500千伏来宾—玉林输电线路及220千伏天生桥—百色、沙坡—平果、平果—马头、贵港—玉林、长望—北流、钦州—防城、北流—容县、柳州—荔浦、恶滩—河池、天生桥—平果、博白—合浦等输电线路。220千伏输电线路增长较快,500千伏及22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已成为广西电网主网架。

2001年,全广西有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706条、30228公里,其中500千伏输电线路4条、558公里(不包含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在广西境内的输电线路),220千伏输电线路74条、4424公里。

2002年,全广西有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847条、32283公里,其中220千伏83条、4719公里,当年没有新增500千伏输电线路。

2001—2002年, 新 投 运220千伏百龙滩水电站—河池车河、梧州—贺州、来宾—南宁琅东、田岭—档村等输电线路。

1991—2002年,广西境内新增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924条,总长15500公里。其中500千伏输电线路4条、558公里(不含原国电公司南方公司在广西境内线路),220千伏输电线路62条、2797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222条、4435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636条、7710公里。

1991—2002年广西输电线路统计见表6-1-1。

二、变电站

“八五”计划期间,全广西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公用变电站由1990年的505座、主变772台、主变容量510.78 万千伏安,分别增加到1995 年的697座、1117 台和1045.78万千伏安。5年间变电站座数增长38%,主变台数增长44.69%,主变容量增长104.7%。其中220千伏变电站由11座、主变15台、主变容量135.6万千伏安,分别增加到1995 年的17 座、30 台和298.05 万千伏安,增长率分别为54.55%、100%、119.8%。这一期间220千伏北海平阳、钦州龙湾、南宁沙田、林村、贵港太华变电站等变电站建成,百色地区首次投运220千伏隆林、平果、马玉岭变电站等变电站,新建投运500千伏沙塘变电站和平果变电站共2台主变,主变容量共125万千伏安。

“九五”计划期间,全广西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公用变电站增加到2000年的809座、主变1240台、主变容量1658.46万千伏安,5年分别增长16%、11%和58.59%。其中500千伏变电站主变由2台增加到3台,主变容量增加20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31座、主变49台、主变容量540.75万千伏安,分别增长了82.35%、63.33%和81.43%。

表6-1-1 1991—2002年广西输电线路统计 单位:公里/条

2001年,全广西有35 千伏及以上公用变压器836 座、主变1346 台、主变容量1839.41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3台、主变容量20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37座、主变55台、主变容量633.62万千伏安。当年没有新增500千伏变电站和主变压器。

2002年,全广西有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公用变电站1080座、主变1526座、主变容量2207.65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4台、主变容量2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40座、主变64台、主变容量723.60万千伏安。当年新增1台500千伏主变、主变容量75万千伏安。2001—2002年,新建投运220千伏塘步、合浦、博白、桂林大丰、兴安、南宁琅东、容县、柳州静兰、岑溪、车河、大新下雷、田东等变电站。

1991—2002年间,新增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公用变电站575座、主变754台,主变容量1696.87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4台、主变容量2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29座、主变49台、主变容量58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40座、主变205台、主变容量635.5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404座、主变496台、主变容量198.31万千伏安。公用变电站座数、主变和主变容量均不包含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国电公司南方公司)在广西境内的变电站座数、台数和容量。

1991—2002年广西公用变电站、主变压器统计见表6-1-2。

表6-1-2 1991—2002年广西公用变电站、主变压器统计

第四节 城市电网改造和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供电负荷密度越来越大,用电量急剧增加,城市电网网架结构和配电网设置在供电能力、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方面暴露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诸如主网有电送不进的“瓶颈”问题等,制约了城市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广西电力工业局根据广西区政府关于搞活经济、振兴广西的决策和电力工业部关于城市电网改造的指示,与当地政府、城建部门密切配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采取远近结合、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布局,实施高压进城,扩大城市110千伏供电线路和变电站,形成了城市110千伏环网,并建设了一批技术先进、深入市区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在整体结构改造和建设的同时,配电网的改造、重组亦同时启动,广西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1998年,国家决定加大投资,使城网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南宁、桂林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城网建设项目新开工计划,工程动态投资9.43亿元,柳州、梧州、北海、玉林、钦州、防城港、河池等市的城网改造也于1999年列入新开工计划,2002年全部完成。南宁市等9个城市的城网建设和改造项目,共计投入21.54亿元。

各城市供电企业在城网建设与改造中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实行全过程管理,对计划、生产、安全监察、设计、施工、财务、审计、物资供应等部门进行协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进度。至2002年底,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累计完成城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18.3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85.4%。新建与改造35千伏变电站38座、主变容量12万千伏安,输电线路499公里;新建与改造城网10千伏输电线路1710公里,新建、更换老旧10千伏断路器796台、开闭所72座、环网柜及分电箱共760台;新建与改造城网380伏线路1998公里,更换高损耗配电变压器6460台、40.9万千伏安;新装和改造“一户一表”13万户。通过此次改造,城市电网供电质量、能力及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初步适应了结构调整及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变化。

一、南宁市城市电网改造

南宁市电力主网架布局,除担负外围扶绥、东罗、宁明、凭祥地区的110千伏变电站送电任务外,还承担向钦州、北海、防城转送电力的功能。原有西津、大化2条220千伏电源线以及南宁电厂所供电量已极不适应需求,为此,主电网在南宁建设了220千伏沙田变电站(1992年7月投入运行),并从500千伏平果降压变电站取得220千伏平果—林村、平果—沙田2条电源线进入南宁,在南宁形成北、中、南3个220千伏受电点,3个220千伏变电站都有来自不同电源的2条进线,向外转供电力不影响城网运转功能,缓解了“卡脖子”问题。

为了解决南宁市城市中心用电量急剧增加、负荷密集、电能质量低、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电网完成了五里亭、津头变电站升压改造和中尧、北湖变电站增容。在建设变电站过程中,按照分层补偿、就地平衡原则,配置了一批无功补偿电容器,并将城区变电站主变压器改造和更换为有载调压变压器,提高了城网电压调节手段,城区的供电能力、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电力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了GIS、六氟化硫断路器、微机保护等先进设备,地调自动化和通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南宁市110千伏网架中已有朝阳、城东、石柱岭、五里亭、玉洞、中尧、北湖、津头8座变电站以及220千伏石西变电站以无人值守方式投入运行;按照城市规划相继设置了凤冠、朝阳等多处开闭所及其联络线,“手拉手”投入运行;在城区的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已全部更换。1999年共完成建设改造资金3078.7万元,完成了桃源路4回路电缆线路敷设及开闭所、分支箱环网供电;完成教育路、青山路架空线路改造成电缆线路供电;完成了中尧变电站7回10千伏出线电缆线路更换和凤冠开关站2回10千伏电缆线路更换工作以及琅东开发区电缆线路敷设工程;充分利用线路走廊资源,采用窄基铁塔,完成了沙井南站东路4回架空线路架设;完成了沙田金象商住三区、衡阳路、教育路、园湖路、民生路、边阳街、望州岭等26条街区的低压线路改造以及北湖路、桃源路、滨江路等54台公用变压器的规范安装;完成了华东路、华西路、东葛路延长线、民族大道延长线、煤气管道段、金浦北路等地段市区配电网电缆沟建筑工程。

2000年,南宁供电局的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快,主要工程有朝阳变电站负荷调整、10千伏配网改造,市区0.4千伏低压改造,机场高速公路及富源新区10千伏配电电缆沟改造,衡阳北巷居民区配网改造,北大路10千伏配网改造,南站西路10千伏4回路架空线Ⅱ期,古城路东925、926电缆线路环网,星湖路转盘10千伏架空线迁移,菠萝岭居民小区配电网高低压改造等工程。

2001年,完成茅桥变电站升压改造工程、110千伏南湖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沙南输电线路工程、茅桥线Π接入林村—城东1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等,七一变电站已基本安装完成。南宁市区110千伏南湖、七一、茅桥等变电站的竣工投产,有效地解决了南宁市区供电“卡脖子”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南宁市区的供电可靠性。截至2001年末,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75亿元,新增10千伏架空线路82.23公里、电缆线路75公里、开闭所18座、电缆分支箱69台、配电变压器30台、柱上开关119台。

2002年,重点改造城市公用变压器合表户,逐步延伸至对企事业单位宿舍区、原有物业管理小区的改造,并大力推进新建住宅小区“一户一表”工程。2002年全年累计完成“一户一表”新装1.56万户, “一户一表”改造2.57万户,完成工程总投资3820.56万元,圆满地完成了当年的“一户一表”改造任务。

经过城网改造,南宁市区110千伏南湖、七一、茅桥变电站和南宁火电厂升压站等输变电工程相继竣工投产,南宁市电网的主网架得到了强化,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主网架、220千伏环网、110千伏双T内桥的供电网络。10千伏配网在新市区(如南湖区等)实现了电缆化,相当部分实现了环网“手拉手”供电,老市区的电缆化率也在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基本解决了南宁市已开发新区的配套用电问题。此外,通过“一户一表”改造,有效地解决了合表户居民的用电纠纷,减轻了居民的用电负担。

截至2002年,累计批复资金6.69亿元,实际完成城网改造项目106项,完成投资5.88亿元。通过城网改造,2002年南宁市负荷较上年增长8.2%,市区未出现限电,有效地缓解了南宁市区的供电“卡脖子”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市区的供电可靠性。

二、柳州市城市电网改造

柳州市城网改造重点是把110千伏引入市区。1995年,500千伏沙塘变电站7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投产后,加上4座220千伏变电站,形成了总容量96万千伏安的多环结构、环网运行的格局,进入城网的电源得到有效保证,解决了电源点不足的问题。随后利用城网建设改造资金逐年滚动发展,建设了一批技术先进、深入市区的110千伏变电站。在结构上相应调整市区网架结构,使其形成多环连接,开环、局部闭环运行,即大部分公用110千伏变电站由1条220千伏变电站主供电源线,另1条为相互联络线,专用110千伏变电站基本上以单端供电为主,不进入主网,以确保调度、操作运行的灵活性。同时,配套了一批无功补偿电容器,至1998年共安装14个站25组,总容量为12.8万千乏。各变电站的主变全部改为有载调压变压器,提高了城网电压调节手段和电能质量,积极推广应用GIS、六氟化硫断路器,实施遥信、监控及调度自动化、通信装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装备。

1995年7月,广西第一座无人值守110千伏箭盘山变电站投入运行。1997年城网线损率为4.06%,电压合格率93.3%,供电可靠性达99.7%,技术指标已接近《城网规划导则》的要求。至1998年,箭盘山、马鞍、鹿山、三中、基隆、新凤、鸡喇、河北、八一等9座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月山变电站,以无人值守方式投入运行,柳州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城网,拥有110千伏输电线路31条、总长229.3公里,110千伏变电站22座,总容量135万千伏安:110千伏容载比2.6,超过国家标准。城网中尚存在少量的35千伏线路和变电站,将采取升压或转移负荷方式逐步取消。已有的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228台、总容量9.7万千伏安,绝大部分已更新为节能变压器;用户专用配电变压器1627台、总容量54.3万千伏安。

2000年,柳州市城网改造完成了柳州火电厂—八一变电站110千伏线路(电缆线路部分)、跃进路10千伏配网工程、八一路和三中路配网改造工程、110千伏鸡喇变电站改造工程、110千伏新凤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工程。

2001年,城网改造工程投资5209万元,完成了110千伏河北、河西、洛埠变电站改造工程,完成了0.4~10千伏河西片、飞鹅路、文笔路、各埠路、东环南路、柳邕路口配网工程,改善了市区供电范围的供电质量。

2002年是柳州供电局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最为繁忙的一年,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严格执行工程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资本金制及监理制,加强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当年,城网部分完成投资3.51亿元,完成了河东变电站等5个110千伏变电站的改造工程、河北110千伏变电站的更换主变工程。

三、桂林市城市电网改造

“八五”计划时期,桂林电网110千伏网络逐步完善。1991年10月,柳州—桂林Ⅱ回220千伏线路180公里及侯寨变电站投运,形成了220千伏半环形网架。1995年,桂林供电局筹资400多万元对桂林市新区110千伏变电站进行扩建,增装1台40万千伏安主变;筹资750万元在阳朔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改变了阳朔单一线路供电状况。当年还建成投运桂林国际机场送电工程、110千伏桂林—永福县输电线路以及110千伏变电站2座,从而大大提高了桂林城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九五”计划期间,桂林市城网为已初具现代化的110千伏环形电网,建成110千伏市中心输变电工程,采用远程遥控及国际先进的GIS组合电器,投入荔浦220千伏田岭变电站,使桂林的220千伏半环网进一步增强。1998年,桂林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三批城市电网改造重点城市,国家注入3.25亿元资金用于城网改造。桂林供电局抓住这一机遇,用3年时间完成了桂林市城网改造任务。

1999年,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尚有少量的35千伏网架,计划通过转移负荷办法逐步取消;10千伏配电网按照《城网规划导则》和桂林市美化环境要求,需新建、扩建的均采用地下埋设电缆;在城区设置了能转换负荷的开闭所,实现“手拉手”运行;重要用户实行双回路供电。在城网改造的同时,增补加大无功补偿电容器。1999年,桂林城网改造完成了110千伏南洲变电站第一期基建和黑山变电站的选址、定点征地;配合桂林区改造的需要,完成6条街道的供电网络改造工程和中心广场的供电工程,总计完成投资2183万元.2000年,桂林的城网建设改造工作全面开展,自1999 年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7974.7万元,完成正阳路南北小区、三多路面北小区、篦子园小区的配网改造工程,正阳路、五美路、民主路、七星路的架空线路下地工程以及中心广场开闭所、中山北路开闭所建设工程;建成投运了110千伏灌阳胡家、资源旺田2座变电站。

2001年城网改造完成投资2.27亿元,完成南洲110千伏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等26项城网改造项目,成功实施了桂林市中心区17条路的电缆入地工程,新建成投运220千伏变电站6座,220千伏变电容量由51万千伏安增加到178万千伏安,可满足桂林市10年发展的用电需求。

2002年,桂林市完成110千伏木丰—灵川输电线路等工程验收投运工作和110千伏雉山变电站2条进线地下改造工程,年内完成投资7155.5万元。城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共完成项目86项(其中110千伏项目18项,10千伏项目68项),全年新增变电容量18万千伏安。这些工程的建成投运,有效地提高了桂林城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品质。

四、梧州市城市电网改造

梧州市城网经历由梧州火电厂供电,到与梧州地区贺州县电网连接,再到由广西电网供电的发展过程。80~90年代期间,梧州城网增建了110千伏里湖、旺甫变电站2座,同时从京南水电厂取得110千伏京南—里湖、京南—旺甫2条电源线,并将里湖—三云、三云—旺甫线路连接,形成平浪—三云—里湖—平浪线路构成的三角形环网布局。梧州市城网有发电机组11.1万千瓦,其中35千伏梧州火电厂—扶典输电线路共3回线路向市区供电;京南水电厂2×3.45万千瓦机组通过110千伏京南—里湖,京南—旺甫输电线路向市区供电。广西主电网在220千伏平浪变电站安装2台共21万千伏安主变压器,通过110千伏平浪—三云、平浪—里湖输电线路向市区供电。至2002年,梧州电网已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69万千伏安,具有较强供电能力,为梧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源保证。

(待续)

猜你喜欢
供电局主变容量
桂林临桂供电局:营配协同创典范提质增效优服务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水瓶的容量
广西电力行业送配电线路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
开远市档案局对供电局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进行复查
110kV江油变电站1#主变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
变电站主变事故油池设计施工新思考
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
小桶装水
110 kV 变电站主变风扇冷却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