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来时半天黑

2020-03-23 06:04钱克锦
看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蝗灾东非红海

钱克锦

这次蝗灾直接波及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会有间接影响。人类应当携手对付蝗灾,何况这次是东非、阿拉伯地区和印巴近30年未遇的特大蝗灾。

又一场天灾人祸降临—蝗灾。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2月中旬,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境内,沙漠蝗虫数量就高达3000多亿只。一个蝗虫群可长达60公里、宽40公里。从现场视频看,蝗虫遮天蔽日而来,当地民众敲打铁器,挥舞衣裳,发出绝望的喊声。

有西方媒体称这是“《圣经》中的场面”。《圣经》中《出埃及记》记载,因为埃及法老不愿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上帝将十次灾难降临埃及,其中第八灾就是蝗灾:上帝让东风把蝗虫带入埃及,它们吃光了地上的一切植物和树上的果子。法老赶紧请求饶恕,上帝转变风向,把蝗虫吹进红海。

回到现实,粮农组织的信息显示,这次蝗灾起源于与东非隔着红海的阿拉伯沙漠。

2018年两次罕见的飓风给阿拉伯半岛带去降水,蝗虫开始在也门、阿曼和沙特部分地区大量繁殖;2019年蝗虫开始蔓延,并越过红海抵达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就在形势恶化之际,当年12月又有一次罕见飓风,给常年干旱的东非带来降水,让蝗虫再次获得繁殖的机会,导致灾害形势进一步恶化。肯尼亚面临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有科学家认为,过去两年连续出现“罕见”的飓风,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也导致印度洋气候异常,而阿拉伯半岛的降雨和澳大利亚的干旱以及山火,都与此有关。也有分析者认为,气候变化并非唯一因素,这次蝗灾乃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不管原因为何,最受难的总是最弱势的人。东非不发达,抗灾能力也很弱。面对千亿蝗虫来袭,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仅能以几架飞机,在空中喷洒杀虫剂。长期处于混乱的索马里更不用说。肯尼亚一位农民悲伤地说,当地几年来一直干旱,农民盼望降雨,好不容易有了降雨,却又遭遇蝗灾。

抗灾能力不足,饥荒在所难免。大批灾民将背井离乡,难民问题和偷渡问题也将接踵而至,还可能导致各种暴力事件。所以,联合国呼吁全球紧急行动,援助资金消灭蝗虫,援助粮食解救饥民。

其实,行动起来也不仅是解救东非。2020年1月以来,这些蝗虫已经向东发展,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成为灾区。如果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从而酿成全球性灾難。

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中国对蝗灾并不陌生。水、旱、蝗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灾。 《诗经》中就有关于蝗灾的记载。苏东坡也曾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向当时宰相韩绛称:“轼近在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生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他又在另一首诗中提及,“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据邓拓的《中国救荒史》统计,中国历史上,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应是世界之最。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次蝗灾直接波及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会有间接影响。人类应当携手对付蝗灾,何况这次是东非、阿拉伯地区和印巴近30年未遇的特大蝗灾。

猜你喜欢
蝗灾东非红海
需求导向下于东非国家国际产教融合对策研究
在东非,中国人不是外人
我国历史蝗灾发生与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
炎热的红海
蝗灾:至今仍令全球头痛
蝗灾又来了
春天的小船
古老蝗灾,至今仍令全球头痛
炙热的红海
第七章炙热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