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

2020-03-23 06:10张静
今日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机构事业单位管理

张静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管理工具,对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机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公共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事业单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进入实质化阶段。特别是,需要在单位内建立一套有效和系统的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各种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工具,将在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分析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全面预算管理

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特别是基金管理,无论是标准要求还是程序规范,他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规划,约束和控制预算,确保财务工作各方面的法律合规性。

(二)优化事业单位内部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全面分析公共机构的收支,优化单位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动态监督和控制机构内的各种业务活动。

(三)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的重要方式是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各部门的认识,有效促进工作的趋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收支分配。使各部門的目标和行动保持一致,以确保机构各部门经济活动的协调和相互理解。

三、开展全面预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需要进一步提高全面的预算意识和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加强整体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组织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阻力,很难在事业单位的规划管理和约束控制中发挥作用。

一项政策的实施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时刻进行管理与监督,从而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性。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要求,单位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需要不断改进全面预算系统的建设

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系统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和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方面。预测财务预算的整体效果,掌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绘制管理流程的评估结果。相对复杂和多样化的预算方法具有高度选择性。

(三)相关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存在差距

行政事业单位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以改进。特别是岗位上履职尽责意识不强,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意识认识不高。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行业竞争的压力,内部的行业监督缺失。

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办法

(一)着力提升全面预算认识与意识

全面预算的实施需要组织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全面预算和了解综合预算的执行内容和具体措施。首先,有必要加强公共机构的高层领导的管理,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培训计划。第二,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培训和学习,要求他们全面了解整体预算管理,基本了解他们需要做的主要工作。第三是建立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预算的学习机制,使机构的所有成员对总体预算有更一致的了解。

(二)注重完善全面预算制度的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机构建立一整套预算管理系统和机制,以规范全面预算管理,促进机构的总体预算管理作用。一是建立公共机构综合预算管理体系,面对公共机构综合预算的实施,可以从国家层面实现标准化,形成指导,实施公共机构综合预算。二是内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分工,制定时间表计划,加强管理和监管约束。三是建立公共机构综合预算管理全程管理机制,重点建设过程控制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预算监控与分析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是公共部门总体预算的关键,这要求各机构对总体预算提供更全面的管理流程支持。首先,在实施过程中,该机构各部门有明确规定各自的责任。第二,为了制定一个全面的预算,各部门要判断组织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长期规划,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指标和数据系统。第三,在实施全面预算时,应建立评估和评估机制,总结实施全面预算的经验教训。

五、结语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单位的财政收支效率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政府和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制度,有效地评估预算控制和显示性能,所以,一个真正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实现,从而使该机构能够真正实现有效和科学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猜你喜欢
机构事业单位管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管理的另一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